现实中的“商战”段子让人一笑置之,没想到国家在面对竞争时也会甩出如此儿戏的手段。

就在前不久,美国拜登政府为赢得大选,宣布对中国锂电池、半导体、电动汽车等14类进口商品提高关税,其中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涨幅最大,从25%提高到了100%。据美联社称,美国政界人士和制造商已将中国电动汽车视为严重威胁,而加征关税此举,似乎除了表现出美国“固步自封”外,什么都影响不了。

美国这次如此破防,与前不久美国拆解BYD海鸥事件脱不开关系。美国Caresoft Global公司对比亚迪海鸥进行了深入拆解,发现比亚迪在设计车辆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成本控制,比如单雨刷器设计,车身减重等,同时比亚迪还自己生产许多零部件,通过将所有这些都放在内部并进行垂直整合,这让比亚迪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优势。在保持较低售价的同时,该车的品质感也很出色,可以提供媲美更昂贵电动车的性能与质量。Caresoft Global公司总裁特里·沃乔夫斯基从事汽车行业45年,是通用汽车大型皮卡车的前总工程师,此次拆解,他表示这款车对美国汽车行业来说是一个“号角”,因为美国汽车行业在设计低成本电动汽车方面落后中国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联社称,这款在中国售价12000美元的海鸥,驾驶性能良好,其制造工艺可以与三倍价格的美国电动汽车相媲美。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期间,日系车曾靠“小排量”“低油耗”迅速崛起,给美国汽车行业带去震撼,现在中国低价电动汽车的崛起将会是美国汽车行业新一轮的“噩梦”。

这样的论调其实早已有之,美国制造业联盟在一篇论文中表示,政府补贴的中国电动汽车“最终可能成为美国汽车行业的灭绝事件”。另外,特斯拉⾸席执⾏官埃隆·⻢斯克也曾告诉⾏业分析师,中国的电动汽⻋⾮常好,如果没有贸易壁垒,“它们⼏乎将摧毁世界上⼤多数其他汽⻋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汽车加速出海走向全球的进程中,以美国的视角来看,这样经济可靠的产品实力确实是威胁,也无怪会做出加征关税,固步自封的选择。但这样的举措更像是一拳挥在了棉花上。

一方面,美国市场占中国汽车全球化市场的比例很小,据中国海关数据,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对美国出口1.25万辆,仅占国内乘用车出口量的0.3%。2024年第一季度,比例进一步缩进,出口到美国的仅有2051辆。

另一方面,中国汽车出海势如破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4月数据显示,中国乘用车销量为200.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5万辆,同比增长33.5%。出口方面,4月中国汽车出口50.4万辆,同比增长34%,其中比亚迪4月出口41011辆,同比增长176.6%。 虽然美国市场在阻挠,但欧洲电动车市场的中国品牌份额从2019年的0.4%飙升至8%,足可见中国汽车出海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过头来再看美国针对中国汽车加征100%的关税就有点“无能狂怒”的感觉了,就像美国网友说嘲讽的那样“美国只能停止进口来解决竞争”,事实上,不正视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企业所带来的全球汽车行业变革,美国汽车市场崩溃已是定局,只是早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