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唐晓勇 韩婷 杨睿 陈新辉

5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作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来源:国新网

近年来,新疆统筹发展和安全、开放和稳定,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2023年新疆GDP、投资、消费、进出口、财政、居民收入等6项主要指标增速均位居全国前5位,是近年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质效最好的一年。

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一幅发展、开放、自信的美丽新疆画卷,正徐徐展开。

发展:立足资源禀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祖国辽阔的版图上,“三山夹两盆”的新疆,号称“山山有金铜铁、盆盆有煤油气”。

加快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持续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球首个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开建……当前,新疆正加快油气、煤炭煤电煤化工、绿色矿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八大产业集群”建设,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3月初,中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油气开采实现重大突破:中国石油深地塔科1井钻探深度突破1万米大关,刷新亚洲最深直井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中国石油深地塔科1井。新疆能源局供图

“我们立足国家所需、新疆所能,持续推进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建设,为保障国家能源和关键矿产资源安全作出新疆贡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在发布会上说,新疆油气生产当量已连续3年居全国首位。

“西气东输”“疆煤外运”“疆电外送”,新疆能源点亮了万家灯火、温暖了千家万户。不仅如此,新疆好物产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生活。

新疆粮食面积的增量、产量的增量已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单产位居全国第二;作为国家优质棉基地,新疆棉花总产、单产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新疆海鲜成为全国人民“新宠”……“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葡萄瓜果甜又甜”的歌声响彻大江南北。

“新的起点上,我们将锚定建设农业强区目标,全力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的重要供给基地,扎实做好乡村全面振兴这篇大文章。”艾尔肯·吐尼亚孜说,“今年我们力争棉花总产继续保持在500万吨以上,粮食产量至少再增加20亿斤以上,打造‘西部粮仓’,让‘中国碗’装入更多‘新疆粮’。”

开放: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

立足资源禀赋,扩大区位优势,聚焦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新疆已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

“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以中亚五国为重点,积极主动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全面交流合作,同时加强同央企、援疆省市和周边省区的交流合作,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越来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拉山口站编组场内停靠着待发的中欧班列及其他出入境货物列车。人民网 李欣洋摄

开通双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118条,约占全国的1/3,霍尔果斯、阿拉山口铁路双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占全国六成以上,国际客运航线达16条,开放通道越来越畅;

现有18个国务院批复的正式对外开放口岸,14类56个国家级重点开放平台、产业发展平台,开放平台优势越来越大;

特别是近两年来,开放之于新疆,释放出肉眼可见的强大发展动力。

“新疆进出口总额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我们花了15年时间;从2000亿元到3000亿元,我们只用了一年时间。2024年有望再上新台阶,突破4000亿元。”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陈伟俊说,新疆自觉把自身区域性开放战略融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加快推进对内对外开放的步伐和力度。

我国在西北沿边地区设立首个自贸试验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更为新疆开放增加了底气。

抢抓机遇,趁势而上。揭牌成立仅3个月后,新疆自贸试验区新增企业便达到3000余家。不仅是新增企业,扎根新疆多年的本土企业也在这一时代机遇中找到了新机会。

“2023年,我们公司进出口易额超过105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2024年,结合自贸区的优势,将进一步拓展中亚和欧洲国家的业务。”霍尔果斯金亿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成忠对于未来,信心满满。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古丽娜尔·玉素甫表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将自贸试验区的制度优势和新疆通道基础、口岸基础、交流基础的优势进行叠加,充分释放出外贸的发展动能。

今年,新疆将围绕打造开放型的特色产业体系、构建联通欧亚的综合物流枢纽、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推动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的129项改革试点任务落地实施率达半数以上。

“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工作刚刚起步,我们相信,随着各项改革创新措施的不断落地,发展动能会持续释放。”自治区副主席孙红梅说。

自信:天山南北“处处好风光”

新疆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这是一种从里到外洋溢的自信底气。

底气源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人心——

始终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关注发展的总量和速度,更注重解决好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确保承诺一件、办成一件;

始终以增进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生动地融入各族群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生命线,天山南北涌现出一批血浓于水、手足相亲的感人事迹。

底气源自推动发展成果持续惠及民生、凝聚人心——

持续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南疆实现15年免费教育,天山南北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

托起就业这个最大民生,对就业困难人员一个不落、全面帮扶,一人一策、精准施策;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

累计建成270万套农村抗震安居房,1100多万名农牧民搬进了新家。

“19个援疆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企业每年投入真金白银170多亿元,70%投向南疆,助推新疆同全国一道迈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副主任王岿然说。

底气还源自新疆很“耐看”,在新疆不需要什么“美颜”“滤镜”,天山南北处处好风光。

近期热播剧《我的阿勒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绮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还有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都在剧中精彩呈现,阿勒泰只是新疆的一个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疆阿勒泰喀纳斯景区卧龙湾。人民网记者 韩婷摄

新疆拥有世界级文化旅游资源,这里自然景观独特,历史底蕴深厚,多民族文化交融荟萃。

“新疆通过深化文旅融合、打造高等级旅游品牌集聚区、培育特色旅游业态、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加快推进由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迈进,让旅游业成为兴疆富民的支柱产业。”孙红梅表示。

现在新疆已到了最美好的时节,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在发布会上发出真诚的邀请:请大家去新疆,感受大美新疆的魅力,感受新疆各族人民的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