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76年3月19日,宋庆龄在参加完周总理追悼会后不久,给廖梦醒的写了一封信,信中称赞道:“我们的总理将被历史学家公认为在中国这个最重要的国度里最具伟大人格魅力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独有偶,周总理也给予了宋美龄极高的评价。邓颖超同志缅怀宋庆龄的文章中,提到周总理曾经称她为“国之瑰宝”。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一名国民革命的先驱,和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能够拥有超过半世纪的坚定友谊,是殊为不易的。然而,相交相知半世纪后,宋美龄却在周总理的追悼会上转身离开,又是发生了什么呢?

立场一致:共同反对国民党新军阀、共同抗日

1927年8月1日,在大革命失败的阴影下,新的振奋人心的消息终于出现:周总理、朱老总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在南昌《民国日报》上,宋庆龄领衔22名国民党中央委员发表宣言,严厉谴责蒋介石、汪精卫叛变罪行。此后,宋庆龄、周总理等人共同在南昌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宋庆龄还被推举成为主席团中的一员。

中国共产党人对宋庆龄的信任,源于她立场鲜明的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痛恨,以及对南昌起义等反抗行为的强烈支持。南昌起义一个月后,她再次发表《中国目前形势》一文中,高度评价了全国各地的革命暴动,评价:“表面混乱的目前阶段将要过去,中国将要得到自由。”

宋庆龄不仅在舆论方面给予中国共产党的反抗活动大力支持,在实际行动上也尽可能多地予以帮助。在“白色恐怖”时期,特别是1927年11月至1931年12月,周总理在上海进行艰难工作期间,宋庆龄冒着危险将周总理用“伍豪”签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记录藏在了自己住处,避开了国民党特务的疯狂搜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庆龄在西安事变中也尽自己所能为周总理提供了支持,有力配合了周总理在西安的工作。她自己用英文拟定了关于西安事变的声明,全面阐述了张、杨二人的主张,拒绝在谴责两人的声明上签字。

从潘汉年处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方面对西安事变的看法后,宋庆龄完全赞同周总理的主张,并在多年后称赞周总理在和平解决此事中:“表现了突出的的才干”。她对周总理的认可使得两人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七事变”当天,周总理与博古等人一同飞抵上海,计划从这里前往庐山与蒋介石商谈国共合作事宜。在上海停留时周总理专程前去探望宋庆龄,征求她对合作的意见。

对此宋庆龄十分高兴,她亲自到住处大门口将周总理迎了进来,并专门购买了丰富的食品留周总理吃饭。谈话间,宋庆龄沏了一杯绿茶,听周总理仔细讲解着当前形势,以及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方针。短暂的会见后,宋庆龄对周总理所讲述的“国共合作”已经充满信心。

到了年底,上海即将沦陷的时候,中央非常担心宋庆龄的安全。周总理特意从延安给宋庆龄拍去一封电报,建议她离开上海,前往香港。

在共同的立场以及对祖国共同的热爱下,两人的革命友谊进一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