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的统计局最新4月数据已经公布了,可以看出来,小阳春是肯定没有达到预期的,所以大家最近才看到了如此密集的救市政策,因为价格和销量的下滑会刺激市场,而如果还没拉动起来的话,只能继续出台政策松绑了。

首先是4月房价方面,可以说一二三线目前还是保持了下跌的,一线新房环比下降0.6%,降幅扩大了0.5个百分点, 同比跌幅2.5%,也是扩大了1个百分点,除了上海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4.2%以外,其他三个老大哥的价格都是下跌的,其中广州的跌幅是最大的,同比跌幅达到了6.9%,而广州现在也传出可能要全面松绑,甚至送户口,可以看出哪个城市最急着松绑,那就说明哪个城市最急着要去库存卖房了,买家现在反而是比较淡定的,因为利好越多,大家能省下来的购房款和利息反而是更多的。

而二、三线城市的话,新房的价格环比是下跌了0.5%和0.6%,降幅是扩大了0.2个百分点的,而同比方面,二线是下降了2.9%,三线是下跌了4.2%,跌幅也是扩大了0.9和0.8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来,二三线当下的状态还是在下跌的,而且没有止住这个跌幅,因为现在还没有完全松绑的二线只有天津和海南两个了,其他二线城市几乎都已经完全裸奔了,而政策出完后,大家并没有很大的热情去持续买入,多数都是短期的回暖然后重新回到冷清的状态了,也可以看出楼市的预期还是不充足的。

而在二手房层面,一线的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是下跌了1.1%,跌幅扩大了0.4个百分点,而且北上广深的二手是全线下跌的,跌幅最大的是北京,达到了1.6%,其次是广州为1.4%,也说明现在即使是一线城市也是在加速的以价换量,因为这些业主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新房降价的动作延迟,也给了二手业主机会和窗口期;而二三线城市的二手环比是下降了0.9%,同比降幅则为6.8%和6.6%,降幅都是呈现扩大的趋势,可以看出,二三线的跌幅比例还是远远大于一线的,也可以看出来,即使是换房的资金,更多的还是流入了一线中,现在是一线虹吸二线,二线虹吸三四线进行自救。

所以咱们从数据可以看出来,现在如果说楼市已经触底的话还是为时过早了,因为从今年开始,70个大中城市的统计局数据就基本都是保持下跌的状态,这是官方数据,实际情况可能还会更加惨一些,所以像二手房虽然销量是有所回暖的,但也是建立在以价换量的前提下,想用涨价去库存的套路在这轮楼市行不通了,很多业主也意识到了,想抱团涨价无异于火中取栗,只会沦为其他业主套现的参照物和购房者的笑柄而已,包括李嘉诚都在打折卖自己香港的新房项目。而今年1-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为3.09万亿元,同比是下降了9.8%,要知道去年1-4月这个投资增速只下降了6.2%,可以看出来现在的原意投资房地产的资本是越来越少了。

当然,因为大家都不敢轻易买房了,那自然投资端的缩水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因为1-4月新房销售面积为2.92亿平方米,同比是下降20.2%,而另一方面,商品房待售的面积达到了7.45亿平方米,同比是增长了15.7%,住宅也是增长了24.5%,可以说这几个月的销量创下了历史新低,而库存已经达到历史新高了,因为咱们此次的楼市高峰期是2021年,2022年后降幅比较明显,所以同比的数据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库存的逐步高企后,如果不出刺激性的政策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如果继续快速的下探肯定不符合稳房价和软着陆的预期,数据难看的一定的地步,只会出手干预,所以即便出很劲爆的政策,其实在当前来说也是在很多人的预期之中的,当然首付的下限确实创下了新低,还有公积金的利率下调后,给后面的市场回暖带来了一丝的希望。

所以现在一线城市后续还是会挤牙膏式的进行松绑操作,而一线没有松绑完成之前,整体下跌的趋势还是很难短期结束,因为要快速逆转的话,在过去都是依靠房价暴涨和大涨后才实现的,购房者心态瞬间发生了变化,引起供求关系的调整,而现在已经不一样了,楼市的软着陆是这次调控的目的,而楼市要走新的发展模式,不会再把房地产当做短期去刺激楼市的手段,同时要防范楼市的衍生风险,不让地方对土地过于依赖,而现在的救市政策不是为了救房企,而是救项目去保交楼,所以现在房企不能轻易躺平了,暴雷和重组是很多房企面临到的债务局面。

所以这轮救市之后,房价的分化肯定会更加明显,因为国资下场收房后,保障房的供应也会更加大了,对于刚需而言,他们会思考到底租房划算还是买房划算,要是在楼市暴涨期,这个问题肯定是买房划算,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很多人买房两年反而把首付给搭进去了,而租房的只花了几万块而已,享受到了一样的居住体验,而且很多年轻人慢慢不生孩子后,对学区的需求其实就大大降低了,有个房子住就行了,不必在乎是不是天价的学区房了。

所以对还想投资买房的人来说,能够赚钱的房子价格肯定不便宜,而多数的房子虽然价格降低了,但是想升值的难度也大大增加。所以至少要到下半年,一线松绑的差不多了,再看市场的走势和详细的数据,因为下半年的重要会议会更深层次的影响后续的走势和政策,特别是房地产税,虽然在这轮楼市中仿佛消失了,但是往往就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已,真的要出来的时候,可能会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