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彭博社一篇题为《马来西亚柔佛州欲携手新加坡,打造“深圳式中心”》的报道,打开了世界认识深圳的新视角——它不仅是一座“科技之都”,更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新马要联手

打造“深圳式经济特区”

马来西亚欲携手新加坡,共建“下一个深圳”,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自2023年起,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的媒体便纷纷报道,标题还经常提及马来西亚柔佛州州长的雄心壮志,即“要把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打造成东南亚的‘深圳’”。

终于,在2024年1月,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正式进入议程。据马来西亚媒体《星报》报道,5月12日,柔佛州州长哈菲兹在州议会上用了一个多小时介绍“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的初步计划,并在会上分享了3月4日访问深圳时与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的会面。

哈菲兹表示,孟书记和他分享了深圳从小渔村变身成大都市的“成功秘诀”——开展制度改革,减少官僚主义并提高透明度,以及始终对创新、技术和知识转让、政策变化保持开放态度。当时,哈菲兹就对深圳发展取得的成就表示钦佩,希望以中马建交50周年为契机,深入学习和借鉴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经验。

哈菲兹说:“我相信在‘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的帮助下,柔佛可以成为东南亚的‘深圳’。从地域构成来看,深圳-香港也和柔佛-新加坡非常相似。”

柔佛州州长哈菲兹介绍深圳考察情况。图源:《南洋商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柔佛州州长哈菲兹介绍深圳考察情况。图源:《南洋商报》

据介绍,“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计划选址在邻近新加坡海岸线上的马来西亚依斯干达经济特区和边佳兰,规划地区面积达3505平方公里。

依斯干达经济特区是2006年建立的一条马来西亚南部经济走廊,与新加坡接壤。彭博社称,该特区涵盖了柔佛州大部分的战略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项目。边佳兰则是柔佛州的重要石化产业中心,这里坐落着东南亚规模最大的综合炼油和石化开发设施之一。

马来西亚柔佛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来西亚柔佛州

深圳与东南亚国家经济联系密切

互补性高

40多年改革创新的成功经验,让深圳这座城市的名字走向世界,但深圳能吸引千里之外柔佛州的目光,靠的是一张与东盟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济网”。这是“老朋友”之间的取经,探寻一条繁荣共赢之路。

而深圳从不介意任何人想要复刻这份成功,相反,深圳还会抛出合作的橄榄枝。2024年,东盟已连续四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在这一年跃升为深圳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第一季度,深圳与东盟的贸易额达1656.4亿元,增长38.4%,占全市贸易总额的16.2%。

宏观数据之外,深圳和东盟国家的“奔现”交流频率也越来越高。2023年7月,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多个东盟国家的官员来到深圳,参加中国-东盟新兴产业论坛,探索在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能源电子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机会。

2023年9月,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带队访问越南和马来西亚,出席了中国(深圳香港)-东盟(吉隆坡)新兴产业对接会。两个月前的2023年7月,在深圳签订的《新兴产业合作倡议》在这里结成硕果——200多家来自东盟、深圳和香港的企业签署了共计22个电化学储能材料、智慧城市、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合作项目,项目总金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在深圳与东盟国家展开经济合作的诸多领域中,深圳的优势领域之一——新能源汽车,便是最亮眼的一个。据路透社今年1月报道,比亚迪成为快速增长的泰国电动汽车市场上的主要汽车制造商,在泰国占据 40% 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另据总部位于香港的研究公司 Counterpoint 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泰国市场占比亚迪国际销量的 20% 左右,保持了比亚迪最大海外市场的地位。

此外,比亚迪更是早在2022年就选择在泰国建立其第一座海外乘用车生产基地,规划年产量15万台车,预计将于2024年第三季度竣工并启动生产。与此同时,今年比亚迪也将“登陆”第二个东盟国家——印度尼西亚,在那里打造第二个东南亚地区的汽车生产基地。

从深圳走向世界的比亚迪,正是看中了泰国、印尼等东盟国家蓬勃发展的新能源市场。泰国政府于2022年2月推出了电动汽车行业激励计划,包括对各种电动汽车车型的进口税和消费税的大幅豁免,以及生产、购买电动汽车的相关补贴。尽管泰国政府于2023年底对该计划进行了一定的削减和调整,但仍将为每辆符合条件的电动汽车提供最高10万泰铢(近2万人民币)的补贴。

这项补贴计划的背后,正是东南亚地区第二大经济体的雄心壮志 ——成为东南亚地区的电动汽车生产中心。泰国是亚洲第四大汽车组装和出口中心,有着丰田、本田等传统车企的生产基地。面对新能源浪潮,泰国迎头赶上,通过减税和补贴政策,吸引外部投资,加速转向电动汽车,实现到2030年泰国国内电动汽车产量至少占机动车总产量30%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尼西亚也在追赶电动汽车的风潮,而这个坐拥东南亚最大汽车市场的国家有着自己的天然优势。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22年数据显示,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镍储存量国家之一,约占全球镍储存总量的22%,而镍正是电动汽车电池的主要成分。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印尼的第一座电动汽车电池工厂将在2024年完工并投入生产,为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铺路。

与此同时,印尼也推出了针对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等不同类型电动车的激励计划。2023年12月,印度尼西亚总统签署一条法令,将为计划于2025年之前在印尼建造电动汽车工厂的汽车制造商提供税收优惠,而比亚迪正是看中这个政策良机。据印尼方面的消息,比亚迪在印尼的投资将达约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4亿元),建设产能为15万辆的电动汽车厂,该项目将于年内动工。

虽远隔重洋,但对降低碳排放和经济繁荣的追求,让东盟国家和深圳、和中国共同走在向清洁能源转型的道路上。深圳取得的经济成就不仅让柔佛州获得启发,也向世界展示了一条新路径。当处处都是“新深圳”,那这个世界也一定处处是繁荣、创新与发展。

作者丨李佳怡,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