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张聪

人的一生有几个五年?又有多少人能在五年间心心念念着同一件事,一如既往地等待它、期盼它?

当你有了以上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你不会奇怪,为何《庆余年第二季》的出场会来得如此热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6日晚,当“在地上躺了五年的范闲终于爬起来”时,经历第一季完结、等待编剧创作、担心原班人马是否回归、盼着它拍完制作完的观众们,也瞬时让《庆余年第二季》的收视和热度创造了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边,是酷云实时收视率峰值突破2.23%的亮眼成绩;一边,是不断刷新纪录的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值——开播首日,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值便突破32906,创首个开播日进入爆款俱乐部纪录;开播第二日热度值突破33636,创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值历史最高纪录,引发全民追剧浪潮。

热血难凉&朝堂激辩

名场面叠加来袭,熟悉的味道回来了

热度“赢”了,剧情呢?要知道,能让那么多观众等待5年痴心不改,正是因为当时《庆余年》第一季的烧脑、刺激、精彩又带感。

在豆瓣,曾有观众总结,《庆余年》的珍贵是在喜剧的外衣里包裹着深刻的底层逻辑,是“现代精神与古代制度的碰撞”,是“关注每个普通人”,也是“人生而平等不分贵贱”。

那么来到第二季,这些逻辑得到延续了吗?故事的思想内核更深刻了吗?答案,是肯定的。

顺着剧情推进,观众找回了久违的热血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日晚,原著中“朝堂激辩”的名场面正式上演,范闲以身入局、与赖名成上演了一场巧计扳倒检蔬司的好戏,而在这波诡云谲、暗流涌动的多方推拉大戏中,范闲依然是观众熟悉的那个充满理想的年轻人——他有胆识、有谋算,在等级森严的世界里坚持关怀弱小,凡事只求一个公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一集中,范闲与邓子越对峙,再用一句“我就是你的靠山”敲醒热血难凉职场人赤子心的写照,也让许多观众心有戚戚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评人周黎明在微博说,自己其实没有看过第一季,更像是“贸然闯入《庆余年第二季》世界的人”,但几集看下来,他也逐渐明白了《庆余年》剧集走红的道理:“讲的是官场和职场,但经过了网文式的爽剧处理,既满足了广大年轻观众的需求,也能引发当代职场人的共鸣。”

他提到,不管是范闲还是邓子越,他们身上都寄托着很多现代人的理想,“为什么我们看这段会感动?因为邓子越有被现实打磨后的圆滑和世故,但又能让人感受到那种适度妥协却随时能够蓬勃而出的理想主义……”

网文改编的“幸运儿”

观众等待五年,等来了范闲的觉醒

纵观著名网文小说的改编成绩,前后两季横跨5个年头却依然能打破“续集魔咒”的《庆余年》,当然是个“幸运儿”。

这幸运背后,是主创团队的用心和付出。张若昀在此前的采访中明确提到,继续在《庆余年第二季》中出演“范闲”,他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观众的超高期待,“长时间的等待在无形中拉高了观众对于第二季的期待值,作为演员来说,我内心会有一些惶恐,因为一个人无法预判一个作品的命运,我能做的,就是尽力去对这个作品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看来,第二季的故事相对第一季更长、更透、感情也更加深刻,“比如父子关系的亲情线,谁才是范闲心中真正认可的家庭?他以现代人的思维去解读古代皇权和父权森严的社会,会怎么去看待他的‘几位父亲’?他作为一个拥有现代思想的人,始终跟百姓站在一起,他会遇到怎样的冲击?”

带着这些问题,张若昀说,到了第二季的拍摄时,他又唤醒了心中的范闲,“他内心的道德底线跟那个时代的权贵是不一样的,他的价值观绝不认同将人命视为草芥,这是他与时代的冲突。所以这一季的范闲要更多去介入那个世界的事情,因为那些事非他来做不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人公的成长、觉醒、入局是演员演出来的,也是原著、编剧、导演共同“谋划”的。

在编剧王倦看来,如果说第一季是范闲融入那个世界,那第二季中的他就是“寻找真我”,“我们认识的是真实的范闲,但或许也是让我们见到真实的自己。”他提到,第二季更像是范闲走上了追求理想的道路,“是他寻找自己活着的证明。”

(图片为《庆余年第二季》公开发布物料或剧集截图)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