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厦门5月22日消息 好风凭借力。作为厦门市的重要经济增长极,近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不断向内蓄势,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营商环境;向“外”借力,扩大国际“朋友圈”,书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外贸合作篇章。

向内蓄势 增强内生动能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既是一个地方的名片,也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让“营商”变“赢商”,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营商环境?厦门火炬高新区巧用“加减法”擦亮火炬服务的金字招牌,企业负担“做减法”,优化服务“做加法”,护企“轻装上阵”,孕育发展“盎然生机”。

在厦门火炬高新区,企业只需打开“智慧火炬”服务平台,即可将政策“一网打尽”。企业诉求提交、政策兑现查询、网上自助申报审批……一个个便捷高效场景的背后,是厦门火炬高新区以企业需求为牵引,发挥园区企业技术优势,开发管用、好用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深化数字政府建设的具体举措。

“政策兑现智能审批系统”是厦门火炬高新区数字化服务的一个典型案例,该系统由园区企业渊亭科技研发,首创“企业申报材料能提交即通过初审、未通过无须提交”的操作方式,企业申报人员通过手机或电脑就可实现自助申报、纠错、补件,当场一次性办结事项,大幅提升了办事效率。

为园区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驾护航,厦门火炬高新区聚合“数字火炬”资源,持续推进“智慧火炬”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去年,厦门火炬高新区成立“益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以一系列举措落实落细“益企服务”行动:制定工作意见和实施方案,建立完善企业诉求分级联动机制、企业动态跟踪管理机制等八大企业服务机制,出台企业服务网格化管理等一批规范化、制度化文件,落实干部挂钩服务制度;推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企业上市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瞪羚企业培育等八大专项服务,以及火炬金融服务平台、火炬智能制造服务平台、企业创新税收指数等十大特色服务;完善“线上+线下”政企互动渠道,开通企业服务专线,优化“智慧火炬”企业服务平台,切实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调研走访企业390余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134个,举办产业对接、政策宣讲、金融对接、技术沙龙等各类活动20多场。

“智转数改”是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沉甸甸的“必选项”。助力企业向“新”而行,让“制造”变“智造”,厦门火炬高新区在全省首创“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双轮驱动的智能化升级服务模式,搭建了“火炬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牵头聚合420多家国内优质智能制造服务商,发布产品服务2266项,并以平台为载体通过“线上超市”的形式为园区企业提供从单一产品到整体方案的智能制造升级服务。截至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已挖掘智能化改造需求1297项,落地667个项目,金额超3.4亿。同时,厦门火炬高新区还联合中国电标院常态化开展《智能制造成熟度模型培训班》,累计为高新区企业培养近180名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BB厦门工业中心内的智能化生产线(央广网发 厦门火炬高新区供图)

一揽子的“智转数改”服务,让企业“腾云而起”。作为国内首家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国家标准符合性认证达到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的输配电制造企业,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在厦门火炬高新区积极协助下,对接智能制造诊断服务机构与认证机构,由诊断专家对企业“把脉问诊”,帮助其厘清智能化水平、发现不足、指明改造方向。厦门ABB开关根据诊断结果,有针对性地推进流程优化,并对精益制造管理方法进行升级,进而提升整体运营的可视化、柔性化、智能化和低碳化。

来自瑞士的ABB已与厦门火炬高新区携手并进三十余载,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便已决心在此“安家”。在1992年设立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后,ABB又陆续落子厦门,目前在厦“大家庭”成员已增至6个。

焕发向“新”力,ABB开关从“制造”迈步走向“智造”,主要围绕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协同、运维与服务等核心业务环节,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导入创新技术装备、集成全流程信息系统等多项举措,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这些抽象的文字概念都在位于火炬(翔安)产业区的ABB厦门工业中心变成了生动的科技画面:装配开关柜的工业机器人不仅能轻松抓起500千克重的柜子,也能拾取和安装直径10毫米左右的小螺丝,使生产效率提升30%;基于大数据、物联网等创新技术的应用,工厂实现无库存、接单式生产……与传统生产线相比,这条机器人装配线减少了30%的人力,并将产能提高了近50%;用缓慢移动的链板替代了叉车和人工搬运,将18个工位有序串联起来,让制品库存使用率大幅提升。

竞逐“智转数改”,厦门火炬高新区加足马力。近日,火炬高新区出台《厦门火炬高新区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措施》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对工业企业采购智能化设备、采购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资金补助,对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后达到数字化水平达到二级、三级、四级的,按照企业获得市级补贴金额的50%予以叠加配套。至此,厦门火炬高新区在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的“大考”中荣获不少佳绩,目前已有联芯、ABB开关2家企业获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评估;华电开关、三安光电2家企业获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评估;天马微电子、唯科模塑、施耐德电气、ABB开关、友达光电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科华数据、汉印电子、晶宇光电、乾照光电4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除了搭建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厦门火炬高新区还瞄准科创企业“融资难”痛点,打造“火炬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做“增值”。截至目前,厦门火炬金融服务平台已集聚本地银行、保险、担保、融资租赁等46家金融机构,当前189项产品和服务发布中,引导企业发布融资申请12422条,申请金额618.21亿元,累计服务企业2563家,累计撮合放款349.67亿元。

向“外”借力 扩大对外开放

外资是观察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也是支撑高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就以其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强大的产业吸引力,向“外”借力,吸引着无数外资企业的目光。

新能源产业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战场。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电气产业已成为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当家花旦”,拥有ABB、施耐德、华电开关、许继电力、明翰电气等一批代表企业,形成了从低压、中压到高压从元器件、成套设备制造到专业化工艺加工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上下游紧密关联、产品功能互补、资源互补的产业集群。

作为电气与自动化领域的全球技术引领企业,来自法国的施耐德电气已经落户厦门火炬高新区近20年,逐步发展成为厦门市电力电器产业骨干企业和施耐德电气集团全球中压产品核心基地。就在近日,由施耐德电气加码布局的厦门火炬电力电气产业园(一期)项目正式开工,园区定位为“施耐德电气服务全球中压市场的重要研发中心、制造中心与供应链基地”,其中部分产品将供应覆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在内的海外市场。据悉,该项目主要包括1栋研发办公楼和1栋定制厂房,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2亿元,计划2025年建成。建成后将由施耐德电气长期租用,预计未来5年内将实现产能翻倍。

“厦门是施耐德电气在中国重要的战略布局城市之一,此次施耐德全球最大中压生产基地落户厦门,是公司加强在华整体布局、深耕本地市场的重要举措之一。施耐德电气将与各方伙伴携手共进,助力厦门火炬高新区加速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能源管理中压及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徐韶峰表示。创新的沃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施耐德电气高度重视本土化创新,在厦门成立了世界级的中压开关产品技术研发团队,以创新成果反哺全球市场,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无六氟化硫(SF6-Free)环保中压开关设备就来自厦门施耐德电气工厂的精益生产。

在携手并进的日子里,施耐德借由厦门火炬高新区腾飞,而厦门火炬高新区也借由龙头企业的“乘数效应”,以ABB、施耐德等龙头企业为抓手,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路径,推动一批上下游企业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加速聚集,形成本地供应链配套圈,打造敏捷的响应能力,完成了一场携手共赢的“双向奔赴”。

这样“双向奔赴”的美好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并不是特例,即将在今年9月份迎来30周岁生日的厦门柏恩氏电子有限公司亦与厦门火炬高新区共同演绎了一段“美美与共”的佳话。

柏恩氏成立于1947年,是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电子元器件企业。1993年,柏恩氏创始人Marlan Bourns和Rosemary Bourns夫妇来到厦门旅行时,被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深深吸引,并很快做出投资办厂的决定。次年,柏恩氏落户厦门火炬高新区,成为厦门首家美商独资企业。

“落户厦门三十年来,柏恩氏陆续在此三次增资,同时也购买了生产车间,这无疑体现出公司对厦门营商环境的认可和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厦门柏恩氏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贺洪武说,厦门柏恩氏生产的产品主要服务中国市场,三十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持续发展壮大,员工已有八百多人,近20年产值提升了六倍多。

借力“智造”释放新质生产力。紧随厦门火炬高新区“智能制造”的步伐,柏恩氏积极引入自动化、数字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实现精益生产。厦门柏恩氏生产车间内,只见工人在自动化设备旁忙碌着,伴随机器的高效运转,一批批零部件从生产线上产出,产线旁的屏幕上则实时显示生产信息。

目前,厦门柏恩氏主要生产五大系列产品,包括可恢复式保险丝、电池管理系统的磁性元件、转向传感器、速度和位置传感器以及定制化先进电子制造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以及汽车等。其中,用于汽车的转向传感器在新能源汽车浪潮的带动下,成为柏恩氏近年的主要增长点。

“公司三十年来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厦门火炬高新区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贺洪武特别提到,公司几次产线扩增,高新区工作人员都第一时间帮忙协调了合适的场地,这让企业感到很贴心。“放眼未来,我们将继续扎根厦门火炬高新区这片热土,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暂借东风开紫焰。厦门火炬高新区不仅向外借“力”,还向外引“智”。顶尖创新人才的引进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有效方法,是汇聚创新资源的重要途径。面对世界产业能力竞争、高科技能力竞争、市场能力竞争空前激烈的情景,厦门火炬高新区坚持把人才聚集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实施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更多“源头活水”,让创新人才的“关键变量”转化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鹭创未来”海外创业大赛暨第七届中国厦门海外创业大赛(英国赛区)比赛现场(央广网发 厦门火炬高新区供图)

以赛为媒,向全球创新创业高地引人才。近日,第七届“鹭创未来”中国厦门海外创业大赛(英国赛区)决赛在英国剑桥大学举行,17个入围决赛的项目展开巅峰对决。厦门火炬高新区通过网络视频连线方式参会,并在颁奖仪式上推介厦门市、厦门火炬高新区的人才发展环境和政策,邀请英国优秀科技人才到厦门创新创业、追梦圆梦。此次英国赛区围绕当地优势产业,结合厦门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方向招募人才项目,报名参赛项目中有80%项目集中于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经过八年的发展,“鹭创未来”中国厦门海外创业大赛已成为厦门火炬高新区国际化引才的一张烫金名片,赛区已拓展至北美、英国、新加坡、俄罗斯、德国等国家。截至目前,大赛累计吸引项目超1000个,累计培育厦门市“双百计划”项目近150个。其中,大赛引进落地项目“韫茂科技”为国内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发展补齐关键生产环节,获得了近千万元的政策资金,估值已达20亿元。

“以赛引才”铸品牌的同时,厦门火炬高新区持续打造高能级载体,优化人才生态,提升人才吸引力。在新鲜出炉的《2023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竞争力报告》中,聚焦海外留学人才的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获评地区贡献影响力第一、海外人才集聚第二、留创企业培育第三、综合竞争力第四。目前,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已建成“2+4”创新创业体系,实现“投资+孵化”双轮驱动,打造出公共技术、科技金融、人力资源、创业辅导4大服务平台,通过完善的园区政务及商务配套满足不同类型、不同产业方向海外留学人才发展需求,已累计引进海内外科技人才3000多人,其中海外留学创业人才超1000位,占来厦创新创业海外留学人才90%;累计培育省“百人计划”50位、市“双百计划”180多位。

精细化的创新创业服务是厦门火炬高新区“拴心留人”的法宝。厦门海外人才之家持续优化人才服务模式,推动外籍人才评价机制落地,打破外籍人才引进时受到的学历、工作年限等限制,为企业引才提供“绿色通道”;着力开展“国际留学人员创业就业基地”“留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建设,推动国际留学人员创业扶持、签证便利等政策落地,搭建立体式校企沟通渠道;设立企业专人专线,建立线上实时解答、政策咨询等服务模式,为人才和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线上线下已累计服务超14000余人次。今年以来,厦门海外人才之家开展政策宣讲、校企合作、文化交流等各类活动累计近70场,向外籍人才全面展示厦门火炬高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环境,助力人才“留厦”发展。(通讯员 管轩 王秋玲 记者 邬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