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吴昌华

通讯员 肖继如 宋锦峰 陶晖

5月20日,这个满含爱意的日子,民警张安正年满60岁,告别战斗了41年的警营,光荣退休

当天下午,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的同事们为张安正准备了温馨的退休仪式,回忆了一起战斗的往事,送上鲜花和祝福。张安正眼里含着泪花,“从警41年,我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付出了一生中最精彩的时光。今天,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对得起这身警察制服,不负年华,无愧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安正捧着鲜花和同事合影

同事们依依不舍,纷纷发表感言:队里有困难的时候,他总是说“我来”;他淡泊名利、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交办给他的事,总是让人放心;为了公平正义,他精益求精,力求把每一起案件办成精品铁案……

初出茅庐的夜晚只身抓获4人

1983年,张安正从武汉市人民警察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江岸区公安分局永清街派出所。初出茅庐的他一身正气,勇往直前。

刚上班没多久,一天夜晚,张安正加完班后走出派出所,穿着便服,独自来到一处路边摊消夜,点了一碗蛋炒饭。忽然,张安正听到侧后方一张小桌上,4名男青年正在高谈阔论。张安正支起耳朵,竟然听到4名男青年在谈论“再搞一票大的”。张安正假装起身上厕所,暗中观察4名男青年,看到4人都戴着粗大的金项链和大金戒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警张安正

返回落座后,张安正继续听,听着听着,意识到这几名男青年刚刚作案得逞、来到这里消夜庆功,几人余兴未尽。

“那时候,我挺冲动的。”张安正回忆,他当即冲上前去,大喊一声:“警察,别动!”竟然镇住了4名男青年,把他们全部带回了派出所。经审查,4名男青年交代,当晚在江汉路一家金店划破柜台玻璃,盗得若干金首饰。

张安正中等身材,一直偏瘦,到退休之年也未见发福。只身一人敢抓4人,这个小伙子的事迹立即传开,当时,江岸区公安分局领导听说此事后问他:“你的块头也不大,一个人把他们四个抓回来,怕不怕?”

张安正答道:“没想到怕,只想着把他们抓回来!”

领导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说:“你这小鬼还挺强呀,是个好警察!”

遇到硬骨头他总是说“让我来”

参警后,张安正在派出所先后当过治安民警、社区民警,离开派出所后,在分局先后从事预审、刑侦工作。2004年,张安正来到分局法制大队,负责分局各单位的案件审查办理。

“无论是抓捕嫌疑人,还是办理各类案件,张安正都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分局法制大队多名领导介绍。

老同事们介绍,张安正从事案件预审工作期间,隔三岔五就要出差。当年,身份证制度尚未施行,更没有电脑联网的身份信息系统。每办理一起刑事案件,要查明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获取其身份证明材料,都必须前往犯罪嫌疑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调取。当时,作为队里的“小年轻”,张安正出差次数最多、时间最长。当年道路条件差,交通工具落后,出差吃不好、睡不好,十分辛苦,他从无怨言。

一次,张安正出差去河南省,3天时间跑了10个县,从县到县坐长途汽车,从县到乡坐拖拉机,从乡到村坐牛车;饿了、渴了,就打开手提包,掏出馒头和水壶,就着白开水啃馒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安正(中)和同事研究案情(图片由通讯员唐时杰拍摄)

就这样,还是“小张”的张安正很快成了骨干,不仅是出差的主力军,而且是审讯的一员强将。老同事们回忆,张安正常常连续几个小时开展审讯,一次审讯,写下十几页、二十几页甚至三十几页的讯问笔录,直到圆满交卷,“每当破了大案、抓获重要犯罪嫌疑人,领导就会说:“喊小张来。”

“张安正从事过多方面的工作,在法制大队工作的时间最长。”分局法制大队负责人告诉记者,18年来,张安正分管过分局每个所、队的执法办案。每当一件专案要交给他,他总是说:“好的”;每次把“这个案件量最多的单位交给你管”,他总是说:“没问题”;办案民警问他:“我们单位办案遇到问题,你能否来一趟?”他总是说:“可以,马上到。”

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张安正从不推脱,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让我来”。

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负年华,无愧于心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小张”慢慢成了“老张”,张安正一如既往,直到站完最后一班岗。

5月20日早晨,张安正像往常一样来到办公室,办理一起故意伤害案案卷材料,站好最后一班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安正最后一次审核案卷(图片由通讯员唐时杰拍摄)

这是他警察职业生涯中办理的最后一起案件。张安正认真审核案卷材料、撰写起诉意见书、完成网上流转任务、移交案管接收案件。

“这个环节还差一点证据材料,请补充材料,交给我徒弟罗雪佳。”张安正一边审核材料,一边对派出所民警说。

他又对罗雪佳说:“以后有不懂的地方,随时可以打电话问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安正指点青年民警(图片由通讯员唐时杰拍摄)

与以往不同,张安正显得有点“啰唆”。同事们知道,老张的殷殷叮嘱,蕴含着难以割舍的情怀。

5月20日下午3时,张安正被同事们请到精心布置的退休仪式小会场。法制大队的领导、多年的战友、曾经带过的徒弟相会一堂,重温入党誓词。随后,大家围坐在张安正身旁,回忆曾经的奋斗时光。

张安正带过的徒弟们回忆往事,依依不舍,“当年,我是张哥一手带出来的徒弟。张哥对待我们年轻民警关爱有加。”“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他耐心、细心,手把手地指导。”“有时候,张哥还为我们背锅……”“张哥常常对我们说,法制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基层民警送的每一起案件,法制民警都要当做艺术品一样‘精雕细琢’,发扬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努力把每一起案件办成铁案。”

法制大队民警罗雪佳说,刚到法制大队时,对业务不熟悉,有时会被办案单位逼着问“为什么不批准刑拘”。这时,张安正总会出面,帮助、鼓励罗雪佳,手把手地教他审案。在张安正的帮助和辅导下,罗雪佳快速成长起来。

张安正的一位老同事说:“我2005年来到法制大队,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好的独门绝技。特别是如何防范执法风险,他说,最根本的就是积极主动、亲力亲为。队里遇到困难时,他总是说‘让我来’。他淡泊名利、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交办给他的事,总是让人放心;他总是精益求精,把每一起案件办成精品铁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安正和同事们重温入党誓词(图片由通讯员唐时杰拍摄)

接过青年民警捧来的鲜花,张安正眼中闪着泪光,他说:“在我41年的从警生涯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令人敬仰的伟业,有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民警的平凡坚守。我经历了公安民警制服从蓝白、橄榄绿到深蓝,见证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不断发展。身处其中,我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付出了一生中最精彩的时光,不论成功与失败,今天,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对得起这身警察制服,不负年华,无愧于心。”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