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0日至21日,生态环境部在海南省五指山市召开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讲话。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小明出席会议并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润秋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新时代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全国生态环境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职责,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体系初步建立,全国和重点区域生态状况评估深入推进,重要生态空间违法活动监督力度不断加大,生态保护修复监管能力建设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黄润秋强调,新时代我国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国生态系统格局总体稳定,陆域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重大战略区域生态环境总体趋稳向好。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生态保护修复监管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全国生态环境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决履行好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监管职责,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强化“全过程”“全链条”监管,推动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润秋指出,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要深刻理解新时代新征程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重要意义和内涵要求,准确把握生态环境部门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职责定位和方法路径,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发现问题、交办整改问题、监督执法、督察问责这条主线开展工作。要从发现问题入手,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开展监测和针对性评估,既要用好常规生态监测方法和手段,更要用好现代化遥感监测手段,不断提高监测主动发现问题能力。要着眼推动问题交办整改,建立生态环境部门内部工作协同机制、部门间协同机制以及国家与地方协同机制,确保问题有效交办并推动整改到位。要强化监督执法和督察问责,充分发挥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用,进一步强化“绿盾”行动,严肃查处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并严格问责,推动举一反三、完善制度机制。

黄润秋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正确处理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工作。一是完善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体系,推动将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纳入法治轨道,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加快推动完善各地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体系。二是全方位推进生态状况评估和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开展第五次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三北”工程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开展动态监测和评估。三是加大生态破坏问题查处力度,持续推进“绿盾”重要生态空间强化监督,研究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外重要生态空间生态破坏问题查处机制,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严厉打击破坏生态违法犯罪行为。四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逐步建立健全生物技术环境安全评估与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好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作用和大国领导力,为发展中国家落实“昆明一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供帮助和支持。五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加强创建过程指导和常态化监管,保障创建质量和成效,打造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样板,为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六是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开展生态系统支持服务和调节服务评价及结果应用试点,支持各地依托“两山”基地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综合示范样板。七是持续夯实生态保护修复监管能力,建设生态保护修复综合监管平台,加强生态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业务培训,开展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重点专项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上,海南省、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局)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董保同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海南省副省长顾刚,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刘炳江出席会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厅(局)负责同志,自然生态保护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生态环境部相关司局、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文字 | 李欣

摄影 | 曾震

编辑 | 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