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中国人真是把谦虚谨慎刻进DNA里,就连考上研究生都不敢大张旗鼓炫耀。只不过并非主观不想分享喜讯,而是实在不想节外生枝。

近几年考场举报现象层出不穷,起先是一位女大学生举报闺蜜考研时,结束铃声响起没有马上停笔,趁着老师收卷的几分钟写完了题目,违反考场纪律。虽说当时监考老师没发现,事后调取监控证实此事,该考生的当科成绩作废。

举报人觉得自己伸张正义,大义灭亲,实际上是怕闺蜜考上研究生后,与自己差距悬殊以后看不起自己。此事在网络持续发酵,掀起一波举报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生公示期过了可以发朋友圈吗?

目前已有数位大学生考研或考编公示期内,被周围同学知道后,向有关部门举报学生品行不端,导致政审或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取消录取。过来人纷纷告诫周围学弟学妹,考研或考编期间尽量保持低调,千万别乱晒朋友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备考期间要对自己的报考方向保密,别人问起来就说还没复习,志愿也是瞎填的。生怕透露太多,对方报考和自己一样的学校或岗位,加大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笔试成绩出炉,进入复试也不能声张。有太多这样的学生或家长,因为高兴得太早,复试没过,被周围人冷嘲热讽。等到复试过了更不敢高调,生怕被举报。毕竟人无完人,被鸡蛋里挑骨头,总归能找出错处。万一录取单位当真了,考生真是有理说不清。

一位准研究生小心翼翼的在网上提问,公示期已经过了可以发朋友圈了吗?毕竟自己努力了好久取得的成绩,光明正大凭本事考上研究生,居然搞得像见不得光似的,实在遗憾。但是看其他同学没有晒朋友圈的,自己也不敢发,难道要等拿到录取通知书再晒才稳妥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神回复,稳妥起见毕业再发

有的考研党毫无顾忌,从初试、复试一直想晒就晒,只要自己行得端坐得正,就不怕有人举报。大部分学生不敢如此冒险,毕竟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万一朋友圈里有人心怀不轨恶意举报,事关前途命运容不得半点闪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部分人建议是拿到录取通知书以后再发,有的高校五月初就会发,但这未必是好事,也将意味着准研一新生可能暑假前就要进组提前适应环境。大部分高校要在六七月份才会发放录取通知书,到那时录取工作也都尘埃落定,学生都毕业离校自然也就不会再去举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学生会等学信网信息更新,即使录取通知书还没到手,也证明板上钉钉,这时再晒也无妨。还有人觉得看到拟录取名单要比拿录取通知书更兴奋,那时都没晒,也就没有晒的意义了。不如开学报到时,晒一下校门或者校园更含蓄。

更有甚者为了稳妥起见,想等到研究生毕业再发朋友圈。毕业证都到手了,就不怕被人举报了。网友直呼太能忍了,有如此定力,未来必定会大有作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研考编如此小心翼翼,是好事还是坏事?

考研党们无不开始怀念高考时的单纯与美好,高中同学之间没有竞争意识,从老师到同学都希望彼此都能考上好大学。尤其是关系比较好的同学,恨不能考上同一所高校,这样友谊就能延续了。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备考,相互讲题分享经验,晒录取通知书也是光明正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如今不光要防着大学同学,甚至连中小学老同学都要防着,不知道谁就会从中作梗,就连上网发言都小心谨慎,不敢取有辨识度的网名,恨不得都叫momo,这样说错话也不会被扒出真实身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荡然无存,这也成了大学生步入社会前上的第一课。

从举报者的角度出发,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是考生没有违反纪律,平时言行有度,自然不怕被人举报,多行不义必自毙,被举报也是咎由自取。被举报者通常也是无话可说,只不过感觉被身边人背刺会十分心寒,友谊的小船也是说翻就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生之间相互监督,从某种程度来说能提高考试的公平公正性,考生没必要因此而过度焦虑,反而可以借此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做错事,别抱有侥幸心理。举头三尺有神明,周围有无数双眼睛都在相互监督,一旦东窗事发反而误了大事。

今日话题:大家考研或考编的时候晒朋友圈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