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公元751年,中亚地区的怛罗斯爆发了一场前所未闻的战争,这就是史上著名的怛罗斯之战,这一战以大唐战败而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对于这场唐军大败战争对唐代的影响,网络上却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这场战争是大唐在中亚势力及其国力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对唐影响巨大;但还有的人则认为其仅仅是双方一场小摩擦战,对唐影响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在这场东亚霸主与西亚霸主的对抗,究竟对唐朝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大唐在中亚的转折点?

盛唐时期,唐与大食为了争夺中亚而爆发了恒罗斯之战,在这一战中,由于盟友的背叛,导致高仙芝所率领的唐军最终被大食军所击败,大量的唐军将领被俘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如果不是在这一战中,凭借李嗣业所率领的陌刀军拼死断后,唐军所部甚至有被全歼的风险。

虽然高仙芝率军成功突围,因为在这场战争过后不久,唐朝就迎来了盛极而衰的安史之乱,从此大唐盛世不再,再无中亚诸国争相朝之的盛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有人就认为怛罗斯之战是大唐帝国在中亚地区的转折点,并导致了安史之乱爆发的观点。

对唐朝来说,这场失败战争损失的不仅是数万军队和物资,而是唐朝丧失了对中亚以往的控制力,及畅通无阻的丝路贸易,更诱发了安史之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大食通过战争的胜利,在西域赢得了大好局面,怛罗斯战后,高仙芝被唐玄宗调离西域,唐朝对西域的政策由攻势转为守势,这也开始了唐朝在西域的收缩时代。

依上述学者的观点怛罗斯战后,大食方面该乘胜追击大唐,并开启在西域的扩张之路;大唐方面,唐玄宗也该重罚高仙芝大唐在中亚势力进行收缩,国力也大不如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战后大食并没有趁势继续东进,取代大唐在中亚的地位,而是双方在“过渡地带”的平衡再次得到恢复。

怛罗斯之战后,高仙芝虽被调离西域,但在安史之乱爆发时,还受到了玄宗的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足见,怛罗斯之战还不足以称为一场足以使唐朝在中亚地区转折的战役,其仅是双方一场普通的战役。

且众所周知,安史之乱爆发原因是盛唐内部矛盾激化的结果,而怛罗斯的影响也可能只间接地影响,而不能直接导致这次灾难的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而,战败的怛罗斯之战成为大唐在中亚的转折点,并诱发安史之乱就过于牵强

那么,怛罗斯之战又是否真的像某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对当朝的大唐而言,只是一场微不足道的摩擦战呢?

怛罗斯之战微不足道?

怛罗斯战前,大食在中亚不断扩张,大唐为维护其在中亚的权益也开始了“反攻模式”,两国开始了中亚角逐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大食而言,怛罗斯之战前后为其政权更替初期,750年,阿拔斯王朝取代倭马亚王朝,建立新政权后的阿拔斯王朝首要致力于铲除倭马亚家族,消除政权直接威胁。

随后,其又因边界问题同拜占廷帝国发生冲突,同时作为倭马亚王朝的取代者,阿拔斯王朝也遇到了前朝面对的国际问题,及各种国际纠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怛罗斯之战前后,建立政权初期的阿拔斯王朝对内主要平息内乱,稳定巩固政权:对外则极力争取和平,避免战争,即尽力安内以避免攘外因而,此阶段的大食已无精力与能力挑衅大唐帝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怛罗斯之战,汉文记载较少,阿拉伯史料方面,亦或是流传下来的早期历史著作都未提及此事,足见,这场战役对两国的影响不大。

怛罗斯之战爆发的原因是高仙芝攻打石国引起中亚诸国的不满,诸国遂联大食攻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尽管在这场战争中,那些中亚地区的小国因为高仙芝的做法而占到了大食这一边。

但在此战之后,中亚诸国并未与大唐因此断交,也并未与大食关系更为亲近,这取决于唐,大食对中亚的各项政策及中亚局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唐对中亚各国的管理,比较宽松,仅要求其以已制改称都督、刺史,对内依旧自为王,唐朝对其既不进行派兵驻扎,也不对其进行内政外交干涉,还对其承担军事保护义务。

显然,大唐作为依附对象,较大食对中亚诸国更为有利。作为独立国家存在的中亚各国为保其安全,需要依靠唐朝,大食两大帝国,这也使得势均力敌的两国在中亚保持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怛罗斯之战前,唐朝与大食在中亚因波斯复国、拔汗那王位、安西四镇问题发生过三次冲突,但都是小规模的军事交锋。

而在这三次冲突中,大食都在中亚争夺战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大唐发动怛罗斯之战,以挽回其在中亚的均衡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战争虽是大唐挑起,但这场战争后,中亚又回归到战前的唐食均衡局面,中亚诸国又回到大唐朝贡体系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见,怛罗斯之战仅是唐朝和大食两大霸主之间,中亚争夺战中的一场,对唐在中亚的势力,及唐与中亚关系没有大的影响。

怛罗斯之战对唐朝的实际影响

尽管怛罗斯之战中高仙芝所率军队损失严重,但这种损失并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唐朝西域军事实力,更不会削弱唐朝当时强大的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怛罗斯之战同年,唐朝不但在中亚战败,而且在契丹、奚和南诏都遭遇了空前的惨败,如安禄山在752年进攻契丹,杨国忠也在两年后再次发动对南诏的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在唐朝和南诏的战争,根据记载,在这场战争中,唐军损失更是高达二十万,这可比怛罗斯之战中唐军的损失还要大得多,但这却依然没有给唐朝国力带来太大影响。

这是因为唐朝对外几次战争虽以战败终结,但因战场都远离唐朝本土,根本不会对唐朝的经济和生产造成实质性的损失,同时唐朝又正值盛世,边疆地区的军事实力又迅速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怛罗斯之战后,高仙芝部又开始反攻,唐朝也有实力发动其他对外战争,这些军事行动都证明怛罗斯之战的军事失败对大唐的国力没有大的影响。

尽管怛罗斯之战中高仙芝所帅军队损失严重,但这种损失并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唐朝西域军事实力,更不会削弱唐朝当时强大的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无力平叛,不得已抽调西域军事力量,吐蕃趁虚而入,而唐再也无力顾及西域,从此唐朝真正退出中亚地区。

结语

怛罗斯之战仅是唐朝和大食两大势力在中亚其中一场较大的战役而已,对唐朝的影响仅是战争失败带来的军事与小部分经济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对于当时的唐朝而言,其所面临的最大威胁其实来源于内部,在怛罗斯之战结束后没多久,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的整体国力受到了极为严重的冲击。

这导致唐朝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而唐朝在西域地区的老对手“吐蕃”,则趁着唐朝忙于平定内乱的时候开始不断壮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安史之乱结束后没多久,强大的吐蕃军队就截断了唐朝中央朝廷和当时西域唐军之间的联系。

尽管西域地区的唐军和吐蕃军队依然在这之后进行了数十年的战斗,但却始终难以打破西域和中央地区之间的阻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随着这些西域唐军的不断老去,中原王朝同西域地区的联系也从此中断,直到千年之后,清朝乾隆年间,中原王朝才再次控制西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