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年,中国微短剧悄然兴起,竖屏拍摄、网文爽点、投流方式,进而向小程序发酵,在去年已经达到数百亿元的产值(据说还不止,实际流量的新一波收割已经达千亿元以上),甚至于这些“爽剧”在海外还冲进了TOP10。大量青年从业者在竖屏剧的拍摄中寻找自己的职业收入,近期还有越来越多人投入竖屏剧制作。但是在整体收入中,流量平台的收益占70%—80%,投流机构占10%—15%,制作者大约只占6%—7%。如产自西安的《无双》,收益上亿元,制作者收入只有区区几百万元。当然,制作费当时也只有不足百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短剧的兴起是现阶段制作与传播发展的必然,它与我们高度发展的信息传播技术及观众观赏需求、生活方式变化相辅相成。移动互联网、碎片时间、线上线下、手机与客厅,这些传播的时间空间、传播渠道的无障碍转换,证明了媒体融合的大势所趋;小程序、自媒体、流量平台、互联传播、智能技术的综合性融合大趋势致使中国这个人口众多、故事文化需求旺盛的大市场迅速兴奋起来;价值观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都使我们必须重视微短剧兴起这一现象,发现运用其规律,提高认识加以引导。

“热”是必然,因势利导过程中又必须冷静,否则过犹不及。我的一些分析与思考:横屏视觉构图将是主流,认识到这一点,落实广电总局规范引导的相关通知就有了基础。以《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为例,你想想,谁家的文旅大美风景与风情愿意以竖屏来表现?

今年腾讯视频播出的《繁花》对于创作剧作结构有很好的启迪作用,王家卫的创作习惯虽然是慢工出细活,但是他在把握人物、发掘人物命运和人物关系、构成每一段精彩的戏剧故事时,每段故事里人物、表演、视听、氛围,都做到了真实、细腻,达到了淋漓尽致;而在交待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以及必要的回溯人物简史方面,又充分地调动了旁白、简述、字幕等各种手段,极尽简练,构成了《繁花》这样一种体现了宏大时代、特色人物、张弛有致、引人入胜的视听叙事。从腾讯视频带广告进行会员播出的形式来看,剧集每段主戏在10—12分钟左右,之后插播30秒广告,交待事件、人物关系简史,补述要点情节,手段多样,均在1—3分钟左右,很符合现代观众的观赏心理节奏,也在有意无意之中,揭示了我们以40分钟为内容长度的电视剧结构特点:一般一集戏中,重要的主情节段在3个左右,长了就是拖冗和废白。而那些交待时间、地点、人物简史、补述的要点情节,也绝不铺张、冗余。这些也恰是观众最烦的“注水”之处,费力不讨好,影响故事叙事节奏。很多电视剧此类“注水”之处大概8—10分钟,即所谓“过渡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播出的角度来说,10多分钟一段,无论观众是在移动状态下观看,还是把3集合成1集在客厅大屏观看,都相得益彰,同时完全符合创作者创作各类题材的编剧规律。广电总局提出的“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应当是以这样的10多分钟一段的形式来创作和传播。所以,从“热”的角度来说,它会迅速成为广大创作者和制作者努力创作运用的形式,肯定能够形成创作探索的风口,并能满足各类题材的表现和当今观众的需求。

我们的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现实生活题材乃至科幻题材、文旅题材等等,均可在这样的创作模式探索实践中游刃有余地体现。当然,我们的主流价值观、文化内涵、艺术探索、美好风光和风情也都能很好地表述与发挥。竖屏剧形式也可以在这样的探索实践中,摒弃内容擦边的表述,转而进入健康创作的氛围。同时,竖屏剧形式也可以在企业品宣和商品广告的故事化表述方面发挥独特功效。

现在各界都在关注微短视频的兴起,许多投资人都跃跃欲试,制作者一窝蜂抢风口,具有盲目性。制作、传播、分配、管理须有章法,才能发展成健康产业,才能成为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满足群众的文化品种。我们应当既有热情又淡定,摸索规律以求新质,形成新的制作与传播、需求与教育、投资与收益,实现健康产业闭环的高质量发展。

(尤小刚 导演、编剧、制片人,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短视频内容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导演,享受国务院专家终身津贴。)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