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生植物睡莲(Nymphaea spp.)属于睡莲科,全球范围内均有栽培,以其多样的色彩和显著的观赏、经济、饮料、药用及生态价值而闻名。睡莲不仅在园林景观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其根、茎、叶和花等部位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药用和营养价值。此外,睡莲的花和叶还有潜力用于开发茶饮料等产品。全面了解睡莲的化学成分对于揭示其生物学功能和应用至关重要。

2024年4月,Beverage Plant Research在线发表了杭州市水生植物学会等单位题为Comprehensive study of non-volatile and volatile metabolites in five water lily species and varieties (Nymphaea spp.) using widely targeted metabolomics的研究论文。

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和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技术,对五种不同花色的睡莲种和品种中的非挥发性和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UPLC-MS/MS技术鉴定出了533种非挥发性代谢物,包括黄酮类、酚酸、氨基酸、脂类等。研究发现,紫色睡莲'侦探埃里克'中有高含量的矢车菊素糖苷,如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芦丁苷;而蓝色睡莲 '蓝鸟'中则有大量的则有大量的飞燕草素;此外,通过KEGG分析显示,黄酮类生物合成和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显著富集。在挥发性成分方面,筛选出166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芳香族化合物、烯烃类、酮类、醇类和酯类;分析表明不同样本中1,11-十二碳二烯、苯甲醇、苯甲醛、α-法尼烯和二甲硫醚等成分的含量差异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增进对睡莲代谢多样性和化学组成的了解,也可为睡莲在茶饮料研发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本研究选取的五种不同睡莲种和品种

杭州市水生植物学会陈煜初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吕海鹏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杨高中为第一作者。

研究团队介绍:

陈煜初,杭州市水生植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园艺学会水生花卉分会副理事长、国家林草局乡土专家、睡莲产业联盟名誉理事长、莲属栽培品种国际登录专家委员会专家。

https://doi.org/10.48130/bpr-0024-0005

关于 Beverage Plant Research

Beverage Plant Research是一本开放获取的期刊,致力于传播饮料作物领域研究进展,专注于发表本领域原创研究文章、综述、评论和观点。主题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饮料植物生物学、品质与化学分析、饮料植物与人类健康等。本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与Maximum Academic Press联合出版,期刊主编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院士与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张大鹏教授共同担任。目前期刊已被Scopus、CABI等国际知名大型数据库收录。

期刊官网:

www.maxapress.com/bpr

投稿链接:

mc03.manuscriptcentral.com/bevpr

关注园艺植物研究

园艺植物研究公众号专注于园艺植物(果树、蔬菜、观赏植物、饮料植物、药用植物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园艺植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