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吗?

桀骜不驯的李白写过马屁诗。

什么,你不信!

这首诗开头两句,几乎人人都会背。

诗名《清平调三首》:

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是李白吹捧杨贵妃的诗作,是一首马屁诗。

在天才的李白笔下,却绽放出夺目的光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李白从小就志向远大,认为自己是一只大鹏。

27岁时,他仗剑出游,准备干一番大事业。

李白拒绝考科举,走名人推荐的道路,想一步到位。

给韩朝宗写过信、和贺知章喝过酒、拜访过玉真公主……

一番操作猛如虎,可一直失望。

与此同时,李白的诗名越来越大,大江南北,都流传着李白的诗作。

742年,李白42岁了。

这一天,他终于接到了唐玄宗的诏书,召他进京。

担任高官,主理朝政,走向人生巅峰,指日可待了。

兴奋的李白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收拾行李,李白来到了长安。

来到长安,进了皇宫,李白得到了超凡待遇。

唐玄宗在大殿上召见了李白,亲自赐给他食物,还亲自端给他,给足了他面子。

然后,给李白封了个官职:翰林供奉。

李白失落了。

翰林学士,是皇帝的智囊,参与决定国家政事。

翰林供奉,是皇帝的陪玩团队,跟在皇帝后面,写写诗、作作文,哄皇帝贵妃高兴就行。

李白的目标,当然是翰林学士。

可这回没当上。

有些失落,可李白没有失去理智。

他接受了,准备跟着唐玄宗干一干,毕竟,跟在皇帝后面写诗,保不齐哪一天突然被提拔了呢?

李白成了翰林供奉。

最主要的工作是写诗。

跟李白工作类似的,还有一个音乐家,叫李龟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开元年间,宫中种了四株牡丹:红色、紫色、浅红、纯白。

唐玄宗将它们移栽到兴庆池沉香亭边。

这一天,牡丹花开了。

唐玄宗很高兴,他骑着骏马而来,杨贵妃也坐着轿辇来了。

名花在前、美人在侧。

唐玄宗很高兴,叫来梨园乐队,来,唱一曲来。

正准备演唱,唐玄宗叫停:“赏名花,对妃子,怎么能用旧歌词呢?”

唐玄宗想起李白,对一旁的李龟年说:“叫李白过来。”

李白喝了酒,还没醒,听到皇帝宣召,还是赶紧过来了。

“李白,今夜有名花,对贵妃,你写几首好词来。”

李白提笔写下三首《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李白诗写完,李龟年马上就唱了出来。

唐玄宗满意,杨贵妃笑了,她非常满意。

她喜欢诗,也喜欢这音乐。

那么,《清平调》是怎样夸杨贵妃的呢?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开头,李白说: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这句诗千古传唱。

以前,美女总是羡慕花儿,羡慕花儿的艳丽、娇美。

而在李白这里,花开始羡慕杨贵妃。

天上的云彩想变成贵妃的衣裳,艳丽的花儿,想拥有贵妃的容貌。

贵妃之美,就像那沉香亭北的春风拂过、犹带露水的牡丹。

“春风拂槛露华浓”一语双关。

既说贵妃如雨露过后娇艳的牡丹,也可理解为杨贵妃在唐玄宗的恩宠下,绽放出迷人的风采。

接下来,李白说:这样美丽的女子在哪里可以见到呢?

不是群玉山,就是在瑶台,这两座仙山,是西王母居住之地,也是女神所住的仙山。

在李白笔下,杨贵妃是女神,美丽而遥不可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一枝红艳艳的牡丹,带着露水,凝着幽香。

说得当然不是花,而贵妃。

李白想起了个典故:巫山云雨。

楚襄王梦游云梦泽,夜里梦见一位神女,两人欢会,度过了美妙的一晚。

醒来后,神女化为轻云、细雨,仿佛昨夜的美好是一场梦。

楚襄王暗自肠断。

可眼前的贵妃,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永伴君王左右,是最真实的幸福。

接着,李白梦回大汉。

想一想汉宫里谁能和他相比呢?

只有赵飞燕精心装扮之后,才能及得上贵妃一点!

果然,美人还是要比出来的。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第三首怎么收尾呢?

名花盛开、贵妃雍容,相与为欢。

李白将目光转向了唐玄宗。

唐玄宗正静静地看着贵妃,那笑意里尽是爱意。

春风消解了他所有的烦恼,此刻,他倚坐在沉香亭北,无限悠然。

赏名茶、拥贵妃,唐玄宗哪还有烦恼呢?

至此,《清平调》三首完结了。

如此好诗,谁人不爱?

《清平调》像极了杨贵妃,也像极了牡丹,华丽高贵,春风满面。

这也是盛唐的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余光中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毋庸置疑,《清平调》是马屁诗,可是,拍得并不讨人厌。

在李白的妙笔下,反而成就了一篇杰作。


美好的诗,总是在千年之后,依然打动着人们的心。

《清平调》唐时可以咏贵妃,现在可以咏任何一位美丽的女子。

中南大学的蒙曼老师品这组诗特别好,特以蒙曼老师的总结结尾。

据说,李龟年得了这三首诗,立刻交给唐玄宗和杨贵妃。

唐玄宗和杨贵妃大喜过望。

唐玄宗亲自拿了玉笛伴奏,李龟年执了檀板演唱,杨贵妃则拿了琉璃七宝盏,斟上西凉州葡萄酒,缓缓饮下,拜谢君王。

这才是真正的贵妃醉酒,从一千多年前,一直醉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