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陈平均

张丽华的父亲在她五岁那年因车祸去世,母亲带着她到县城来打工,经人介绍在一家事业单位打扫卫生。单位女会计见张丽华母亲模样俊俏,便张罗着把她介绍给单位一把手。一把手妻子因病走得早,留下一儿两女,一时半会没有找到合适的来续弦。

一把手姓李,大家见面都喊他李局。会计安排李局和张丽华母亲见了面,李局挺满意,看上了。张丽华的母亲也没啥可挑的,人家可是一局之长啊,而自己孤儿寡母的,能高攀上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没多久就搬到了一块儿住。张丽华母亲随后辞了职,本来就是一个临时打扫卫生的,回家当上了全职太太。

张丽华的母亲自认为攀上了高枝,从此一步登天。可结婚后她才发现,自己也不过是来当保姆的,一家子的吃喝拉撒睡,都靠她一个人来打理。李局的工资也不让她掌管,只给她零花钱,不够了再要,买什么花在什么地方,他还时不时过问一下。唯一让她感到骄傲的是,她嫁给了局长,回老家时却成了全村最羡慕的女人。

张丽华也好不到哪里去,继父的三个孩子都比她大,常拿她当小丫鬟使唤,吆五喝六,继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单位他端着局长的架子,在家他绷着一副严父的面孔。刚结婚时,张丽华母亲想给李局再生一个,但那时计划生育来了,怀上了只能治掉,不然影响李局的仕途不说,有可能受到最严厉的开除处分。

这中间,张丽华母亲还发现她老公跟当初的介绍人会计有一腿。原来他们早就有一腿,女会计的老公在县化肥厂上班,后来厂子倒闭,为了让李局帮忙安排工作,便委身于丧偶的李局,各求所需。为了掩人耳目,又把姿色尚好的张丽华母亲介绍给他,一举两得。张丽华的母亲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只能忍声吞气,两家过得风平浪静,相安无事。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张丽华继父的三个孩子相继结婚生子。张丽华高考落榜那年,继父刚刚从局长位子上退下来,余温还在,本来有机会可以进继父的单位,三个孩子一起使绊子,单位没有接受她。张丽华恨透了这个家庭,恨透了母亲骨子里的虚荣,她回忆起陪母亲回老家时的情景,别人夸她命好,成了局长太太,吃香的喝辣的,而母亲脸上会笑出一朵花,她一定觉得再苦也值得吧。

在畸形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心里怀着一股子狠劲。由着这股子狠劲,张丽华又复读了一年,考上了一所较理想的大学。四年毕业后,县里取消了统一分配,经考试进了一家行政机关,从事文秘工作。事业稳定后,张丽华结婚生子,夫妻俩都忙,不得不找人看小孩,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母亲,可母亲说走不开,还得照顾老伴。张丽华继父比母亲大八岁,在位时,吃吃喝喝,落下一身毛病。

继父的三个子女都是当年不怎么上学,凭借商品粮安排的工作,有的在粮食部门,有的在商业部门,当时都是香喷喷的行业,现在倒闭的倒闭,改制的改制,他们一个比一个混得惨。现在他们不但不给老人一分钱,还隔三差五来家搜刮搜刮。全家人现在都风光不再,母亲如果去女儿家帮忙,老头子哪个养?母亲太了解那三个孩子的秉性,他们哪个也不会接老头子去自己家。张丽华只好先后顾了三四个保姆,都干得不太长,不是上网聊天,就是手脚不干净。

在张丽华的记忆里,继父也不是一无是处。那几年有个政策,补缴三万多元可以办个退休,继父在位时给母亲办了一个,已经领了四五年退休金,年年涨,现在一个月可以领一千多点。张丽华在辞退保姆后想劝母亲过来给自己带一段孩子,找到母亲家时,继父心脏病又犯了,刚刚被救护车拉走,母亲正在拾掇东西想后脚跟进。

继父三个子女遇事谁也不出头,都砸在母亲一人身上,张丽华有点生气:“妈,那我儿子谁管啊?”

“要不,我带到医院去。”

“亏你想的出来,医院怎么带孩子?”

母亲没办法,最后只能小声说:“不行,你再找个保姆试试吧。”

张丽华生气归生气,自己的事情,还是自己解决吧,她只好又找了个保姆,不是十分满意,只能凑合。忙完这头,想想按理应该去医院看看继父,张丽华和老公买了些营养品,走到病房里,母亲正在耐心给继父喂饭。继父脖子围一条毛巾,母亲仔细地一勺一勺往继父嘴里喂小米粥,米粥从嘴角溢出来时,母亲及时拿毛巾擦掉。

张丽华看到这个场景,感觉很感人,很恩爱,好像是一对患难夫妻,什么芥蒂都没有发生过。有一瞬间张丽华很茫然,母亲爱这个男人吗?她在这个家当牛做马后悔吗?没有恨过自己的卑微吗?从医院回来,张丽华对母亲的这场婚姻有了一个重新的思考,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首先考虑的是生存,生活安稳了才会有幸福……

继父出院后,张丽华的母亲更加无微不至地关照他,不敢有丝毫的马虎。有时候张丽华夫妇去看他们,发现他俩坐在太阳地聊天,有说有笑,很幸福的样子,不免为母亲心酸。老公便说:“他们自己觉得好,就是好呗;别把你理解的幸福强加给老人家。”张丽华继父到底年纪大了,各种器官衰竭,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熬了三年多,去世了。

张丽华总算把母亲接了过来,这时儿子已经上幼儿园中班了。张丽华忙时,母亲就去接送孩子,她变得很寂寞,有时候她一个人坐在卧室里发呆,偷偷抹眼泪。张丽华发现母亲苍老了很多,觉得她很可怜,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为那个家奉献了自己一生,却一直恪守着某些东西,深埋在心底。比起对继父的深情,就拿他的三个子女来说,谁也比不过母亲。

有一天,张丽华悄悄问母亲:“妈,你是不是对我后爹很有感情?”

“耳鬓厮磨了这么多年,是个牲口也能磨出感情来。”

“可是,他风光时并不待见你,对你不是太好。”

“也没你想得那么不好,他走时给我留下八万块钱,瞒着他孩子给的。”接下来母亲又说,我百年之后不可能和老李合葬,不要说他三个孩子不同意,恐怕连你也要把我和你亲爹葬在一块。我想了又想,他三个子女条件都不是太好,你给他立个碑吧,费用从这八万块里出,碑上要刻上我的名字,我要日夜看着他在另一个世界的光景。张丽华听后使劲点点头,我一定、我一定……

母亲那辈人的爱,是无私的、无愧的,包容一切,隐忍而博大,不会滋生更多的恩恩怨怨。张丽华想到了彼得狄雄阐述婚姻的一句话:“婚姻的难处在于我们是和对方的优点谈恋爱,却和他的缺点生活在一起。”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