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一个地主向吏部的官员询问:“这个官职需要多少钱?”

官员回答道:“二十万两白银。”

地主犹豫地问道:“这未免太贵了吧?可否便宜一点?你看十五万两怎么样?”

官员不耐烦地回答说:“你以为这里是市场吗?在这里不容许讨价还价。再说,这个兵部员外郎可不是小职位。如果不是因为西北灾情紧急,皇上急需资金救灾,你就算再有钱也买不到这个官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主仍然犹豫地问道:“这个官真的很重要吗?”

“当然重要,绝对重要。兵部可是朝廷的六部之一,许多人想要进入其中都难上加难。那么,你打算怎么办?”官吏开始感到不耐烦了。

地主咬了咬牙,坚定地说道:“我要买。”

这笔钱几乎是他大半生的积蓄,但为了儿子的前途,他愿意豁出去。

这位地主的儿子名叫李卫。然而,那个所谓的兵部员外郎其实只是朝廷中无足轻重的小官,而那位官吏显然在忽悠地主。

望子成龙

李卫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他们家十分富有,在县城周围拥有大量的田地,以及城中三分之一的商铺。

然而在古代社会,“士农工商”观念根深蒂固。李卫的父亲并不希望儿子继承家业,而是梦想着他能考上状元,为家族争光。

然而,李卫的家族历来只出过一个秀才,更不用说状元了。因此,李卫的父亲为他请来了当地最好的私人教师。

但是,李卫并不喜欢读书。他觉得自己家有钱,不需要读书。加上教师只会念经,对他来说毫无用处。

因此,他常常和一帮有钱人一起游玩。但李卫的个性使他与人为善,他不分贵贱,能与任何人交流。

他广交朋友,涉猎广泛,掌握了许多社会上的门道,甚至比他父亲还清楚。

总而言之,李卫是个有才华的人,只是他的才华不同于传统的读书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李卫的父亲并不满意儿子的行为。他经常责备李卫,但李卫总是听而不闻,依然过着自己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卫的父亲对儿子能否考取功名感到越发绝望。正当他感到无助之际,康熙皇帝发布了捐官的政策,以筹集赈灾的资金。

李卫的父亲看到了一线希望,于是带着家庭的积蓄前往吏部,展开了他们家的这段插曲。

这个情况让人深感怜惜。为了儿子的前途,李卫的家族花费了几代人的积蓄,最终换来的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兵部员外郎的官职。

一鸣惊人

事实证明,李卫确实非常适合在官场上发光。

他思维敏捷,人缘极佳,办事能力出众。领导只需说一句话,或者一个眼神,他就能立刻明白,并在隔天告诉你事情已经处理完毕。

在朝廷,办事效率通常很低,常常一项任务需要花费数天甚至半个月的时间。而且往往还会出现错误,需要重新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是换作其他人,如此出类拔萃,早已遭人排挤。然而,李卫与众不同,他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且慷慨助人,深得兵部上下的赞誉。

不知何故,他的声名甚至传到了户部。在兵部待了两年后,李卫被户部挖走了。

在户部,主要任务是做账务。由于李卫家中拥有许多商铺,他对做账的技能远胜过那些通过科举的书呆子们。

甚至,李卫引起了康熙皇帝的注意。捐官原本只是暂时的安排,康熙并未寄望于这些捐官者能有所作为,一开始只是把他们当作普通官员。

然而,李卫的出色表现引发了兵部和户部之间的争执。康熙皇帝了解情况后,认识到了李卫的才华。

但当时康熙正忧虑着“九子夺嫡”之事,没有心思重用他。只是偶然间提起李卫的名字。

雍正听到后留心了李卫。待他继位后,便想找一些新人替换老臣,于是找到了李卫。

雍正问道:“你想要升官吗?”

李卫答道:“回陛下,我当然想。但我父亲曾教导我,无功不受禄。我现在功劳未立,没有资格受到如此荣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雍正笑了笑:“关于资格,我说你有就有,没有也有。过几天你去一趟云南,那里的盐政出了些问题,正好让你去处理。”

“多谢陛下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