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尼日尔发动政变的军政府成员参加在尼日尔尼亚美体育场举行的群众集会

尼日尔政变策划者,即在去年7月推翻穆罕默德·巴祖姆总统的统治后成立的“尼日尔保卫祖国国家委员会”,采取了一项看似前所未有且出人意料的举措——正式废除该国在2012年与美国签署的军事协议并立即生效。

该军事协议允许美国在尼日尔北部的阿加德兹建立一个代号“201”的无人机军事基地,以使美军有能力监视该地区国家的武装团体并对其发动攻击,而事实上这些基地已经被用来袭击ISIS、基地组织在萨赫勒地区的分支机构以及博科圣地等组织的武装分子。

也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尼日尔在3月17日宣布的这项决定,是在美国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莫莉·菲和美国非洲司令部司令迈克尔·兰利访问该国之后不久发布的。

尼日尔政变领导人针对美国立场升级的原因

尼日尔军政府发言人对这一决定给出了一系列“正式”的理由,包括美国对尼日尔过渡委员会的冷漠,因为美国没有在莫莉·菲的访问日期、随行代表团组成、访问议程等问题上与该委员会进行协调,此外美国还对军事委员会使用了威胁和报复性的语言,尤其是在有关确定民主过渡的具体日期的必要性等问题上。

此外,美国还希望确定尼日尔及其盟友在处理“圣战组织”问题上的战略。也许正是上述这些因素,促使该委员会主席阿卜杜勒-拉赫曼·奇亚尼拒绝会见美国代表团。

这个新的联盟和俄罗斯的支持,将使这些国家的政变领导人(不仅仅是尼日尔)有能力对抗其国内的武装团体,以及任何受到法国或美国支持的反政变企图。

如果这些都是取消该协议的公开理由,那么还有一系列其他原因可以解释该决定并不是任意的或者“反应性的”,而是早有计划的,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进行宣布,而这些原因包括:

第一:美国与尼日尔政变领导人之间的临时蜜月期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时间只持续了大约3个月。随后,美国“比法国更晚”宣布,尼日尔发生的事情构成了政变,因此需要暂停对该国金额约为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而这对于尼日尔这个被列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的国家而言,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数字。

美国此举是在华盛顿支持政变领导人之后采取的,它当时并不愿意将该国发生的事情定性为政变,从而激怒了法国。相反,据报道,美国利用其对西共体(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中活跃国家的影响力,而敦促它们不要对尼日尔的政变者实施军事干预,此外,美国还任命了一位驻尼亚美大使——该职位在政变前一直处于空缺状态。这一切在当时被解读为美国对尼日尔军方几乎正式的承认。

然而,美国对尼日尔新政变策划者所寄托的希望,似乎与俄罗斯对他们的无限支持发生了冲突,从而促使美国升级立场,并威胁有必要为过渡委员会设定一个“最多不超过一年半”的具体时间框架,并将此作为恢复对该国援助的主要条件。而该委员会则将此理解为一种来自美国的命令,尤其是鉴于这种升级的语气是在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开始从尼日尔撤出法国部队之后才变得明显的。

第二:政变领导人认为他们无法从华盛顿那里获得军事利益

政变领导人将无法从对抗那些对该国构成最大威胁的武装团体的过程中获益。根据该委员会的说法,这项被废除的2012年协议并不要求美国方面向尼日尔提供军事支持来应对这些武装团体的威胁,相反,它是一项只符合美国利益的协议,以使美国能够从尼日尔发动针对该地区各国境内不同武装团体的攻击,这也使得该国的反对派力量早在12年前签署这项协议时就对其发出了谴责,并指责当时的尼日尔总统穆罕默杜·伊素福在利用武装团体这一筹码以达成协议并从中获利。

第三:组建区域联盟——“萨赫勒国家联盟”或“利普塔科-古尔马”地区联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日尔、马里和布基纳法索三国组建该区域联盟以对抗来自武装团体的威胁。该联盟将在俄罗斯今年年初宣布成立的“非洲军团”框架内得到来自俄罗斯的支持、赞助、资助和军事训练。俄罗斯的“非洲军团”由近5万名武装人员组成,其中大部分来自前瓦格纳部队,并将分布在该地区5个国家内,包括萨赫勒国家联盟内的三个国家,以及中非共和国,还有邻近的利比亚——该国被选中作为这支新军团的中央指挥中心。

毫无疑问,这一举措使尼日尔的政变策划者在面对美国时拥有了巨大的权重,特别是鉴于俄罗斯并没有为组成萨赫勒国家联盟的三个政变国家设定任何条件以实现其民主过渡。

此外,这个新的联盟和俄罗斯的支持,将使这些国家的政变领导人(不仅仅是尼日尔)有能力对抗其国内的武装团体,以及任何受到法国或美国支持的反政变企图。

第四:西共体放弃了此前关于巴祖姆总统重新掌权的施压

西共体在上个月放松了对尼日尔政变领导人的“严厉”经济制裁,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这被认为是在应对这个组织时取得的一场胜利——该组织此前一直威胁要对尼日尔实施军事干预以迫使他们移交权力。

但是,似乎西共体国家在这类干预上存在的分歧,以及与部队组建、资金筹措和制定任务等问题相关的障碍,都使这种干预变成了不可能之事。相反,我们发现尼日尔、布基纳法索和马里一起宣布退出该组织的决定,却促使该组织通过放松制裁而缓和了升级的语气,并希望看到这些国家能够再次回归。

美国会撤军吗?

尽管美国在去年10月将尼日尔发生的事情定性为政变,从而升级了局势,但是它与该国军政府领导人仍对在宣布民主过渡具体期限的情况下恢复美国援助的可能性保留了开放的态度,此外,美国也没有暗示要从尼日尔撤军,因为它非常重视尼日尔及其驻该国的军事基地。

美国国会研究中心在去年8月发布并由半岛网转载的一份研究报告便指出了这一重要性。这项研究指出,尼日尔是萨赫勒地区和乍得湖流域所有情报、监视和侦察活动的基地,并且也是通过无人机对该地区部分国家执行任务的起始基地,“例如利比亚和部分萨赫勒国家。”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非洲事务主任贾德·德弗蒙特在去年10月向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证实,美国无意离开尼日尔,“如果我们离开尼日尔,这将不仅仅事关尼日尔的安全,还将对加纳、多哥和贝宁等国产生后果……美国在尼日尔拥有一支近千人的特遣部队专门致力于打击恐怖主义,而且美国无意遣散这支部队或是在这个问题上效仿法国的做法。”

这就意味着美国升级对尼日尔军事委员会的立场并以援助为威胁的做法,其目的是要让该委员会更加向它屈服并与俄罗斯保持距离。

政变者升级的背后有哪些原因?

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尼日尔军事委员会尽管在最近宣布终止与美国之间的军事协议,但是“截至本文撰稿时”,它仍未要求美军从该国撤军。这就意味着它也可能旨在以某种程度独立于美国的方式开展工作,并向美国施压以要求其恢复提供援助,而不再要求该委员会为民主过渡设定任何具体的期限(该委员会将这一期限设定为最长三年)。

这样看来,美国可能不得不回应尼日尔政变领导人给出的压力,这一方面是担心该国会进一步落入俄罗斯的怀抱,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自身在这个国家的安全利益的担忧,尽管这个国家极度贫困,但却是世界铀储量排名前十、产量排名第七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