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的祖父和父亲在当地很有名望,当时他家是富足的地主,叔祖父是淮军的军官,立过军功。袁世凯同父的兄弟姐妹一共九人,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旧式家族。他的母亲是小妾,因奶水不足,便把出生不久的袁世凯交给婶母喂养,后来更是直接把袁世凯过继给叔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家族中长大的袁世凯,自己的家庭也十分传统庞大。他一生有十位夫人,十七个儿子和十五个女儿,孙辈更是多不胜数。在他当政时,夫人子女都受到很好的照顾和教育。在他去世后子孙虽然分得了丰厚的遗产,但是个人经营不同,机遇也不相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营最好的要数次子袁克文一家,袁克文的长子袁家骝是著名的华裔美国物理学家,在物理方面有着卓越的成绩和特别的贡献。对祖国更有深深的眷恋之情,晚年以自己的积蓄设立了国内的物理学奖。

这一头的子孙风头无两,另一头袁世凯六姨太叶蓁的两个孙子则在艰苦度日,为了生计放羊、伐木。幼年时至亲之人就相继离世,失怙失恃,尝尽生活的辛酸。这样的惨淡人生,也同样“归功于”袁世凯的这个次子袁克文。

袁克文的胆小怯懦,造成了叶蓁错嫁袁世凯。祖父母这场阴差阳错的婚礼,使得孙子袁家振和袁家威一生颠沛流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家骝夫妇

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出生在他人生的上坡阶段,那时的袁世凯意气风发,身边娇妻美妾成群。但是,袁世凯很看重家庭教育,家教也一向严格,制定了很多规矩,子女们对他一向敬畏惧怕多过亲昵。

虽然,袁克文寄养在最得宠的大太太沈氏名下,曾是被“议储”的对象,面对父亲也一样是敬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克文

光绪三十一年,袁克文奉命前往南京办差。在金陵城中,风流的贵公子邂逅了漂亮的富家小姐叶蓁,这本是一场罗曼蒂克的爱情故事。

叶蓁很漂亮,是那种典型的江南美女。鹅蛋脸、柳叶眉、樱桃小口,生得一双天生的含情眼,眼波流传,很是顾盼生辉。当时年仅16岁的袁克文,对这个小自己两岁的漂亮妹妹一见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蓁

两人携手在烟雨朦胧的秦淮河畔上漫步,畅谈诗词歌赋,勾画美好未来。累了就到画舫上煮酒品茗、听曲弹弦,日子过得好不惬意。但是,对于热恋的小情侣来说,日子总是过得飞快,美好总是短暂。

转眼间,袁克文的归期在即,小情侣执手相看泪眼,叶蓁送给了袁克文一张自己的照片,叮嘱“不要忘记我,要记得快些回来娶我!”这也就算是私定终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克文也算是多情的郎,至此以后,把叶蓁的照片日夜贴身保存,但他却怎么也不敢把自己“私定终身”的事情禀告父亲,两头煎熬着,惴惴不安。

一日在父亲面前回禀公事时,一不小心掉出了叶蓁的照片。面对父亲的雷霆之怒,袁克文本能的扯谎“这是我在南京时为父亲寻觅的美女,才艺双绝。父亲可否喜欢,如若喜欢我这就安排为父亲迎娶回来。”

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很快袁世凯就着手安排人前往南京迎娶自己的六姨太叶蓁。看到袁府的管家前来说亲,叶蓁以为是自己的情哥哥来迎娶自己,便欣然前往成婚。可谁知,新婚当晚掀起盖头的竟是袁克文的亲爹袁世凯。

目睹了临时“换新郎”的叶蓁虽然深受打击,但木已成舟也只能认命。并在今后的生活中,一边与自己的初恋情哥哥袁克文藕断丝连,一边为自己的丈夫袁世凯生下了二子三女,长子袁克捷和次子袁克友。次子袁克友早夭也算是有福气,可长子却命运多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6年,复辟帝制85天的皇帝袁世凯,在中南海因病去世。他的子女在分得了各自的遗产之后,也作鸟兽散,各自谋前程。其他的子孙是高就还是落寞,咱们略过不表,只说六姨太叶蓁这一脉。

且说,当时叶蓁怀孕是男是女不知,所以肚子里这个没有分到半毛钱。其长子袁克捷分到了1000余元现金和各种股票8000余股,三个女儿各自分到7000余元。叶蓁自然而然跟随长子一起生活,分家不久就诞下次子袁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蓁本就出身世家,父母娇惯,并没教她掌家理财的俗务。她自己花钱也大手大脚,因为嫁给袁世凯,所生子女众多,也颇得宠爱,更是养成了挥霍无度的习惯。很快,袁克捷所分的财产就所剩无几了。

家道中落、无钱度日,再加上有这样一个婆婆,袁克捷的媳妇忍无可忍与丈夫离婚,留下了叶蓁与袁克捷和袁家震、袁家威父子三人相依为命。不久,祖孙四人举家迁往宁夏京星农场,靠劳力艰苦度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克捷带着母亲和儿子从北京迁到宁夏后,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里村民友好,不会因为这一家是“皇亲国戚”就另眼相待,反而很是友好亲切。

袁克捷也忠厚老实,很能干,不多言不多语,两个孩子袁家威和袁家振虽然年纪小,但是活泼可爱,能帮助爸爸打理田地,也能在家照顾奶奶,很受村民喜爱。

日子就这么平静惬意地过了三年。一天午休,农场里的人们都在草垛上午休。开工后,独自在一旁打盹的袁克捷并没有返回工地。村民却很包容“他不容易,上有老人,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就让他多睡一会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知道,直到傍晚收工,大家都没有等到袁克捷。当大家赶去叫他一起回家时,才发现,袁克捷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没有了呼吸。年轻的袁克捷就这么安静的离开了人世,没有征兆,没有遗言,死后更因为贫困,只能用草席卷了草草的下葬。

白发人送黑发人,叶蓁失去了依靠,身心都受到了极大地打击,不久就病倒了。虽然两孙子轮流悉心照料,但是叶蓁最终仍是郁郁而终,死后也是用草席卷了葬在袁克捷身边。

至此,袁家威和袁家振失去了所有的至亲之人,无奈出走宁夏,开始了他们两个独自颠沛流离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杂的童年环境和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得袁家振和袁家威更早的成熟,他们这一代已经彻底的摆脱了“龙子皇孙”的头衔。生活不再追求铺张浪费讲排场,他们更希望能实实在在的过生活。他们很多人都开始隐姓埋名,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的这一年,袁氏家族在河南安阳举办了家族联谊会,并在全国大范围地寻找袁世凯的子孙。这一年才发现,除了个别袁世凯的子孙生活富足,大部分的子孙生活都很困苦。

也是在这一年,袁家振第一次以袁世凯孙子的身份对外发声,讲述了自己艰辛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家振自述:早年自己家道中落,虽然用所分遗产做了一些买卖,又因为不善经营,最终都以亏本收场。母亲也因此与父亲离婚,独自出走,留下父亲带着年幼的孩子与祖母相依为命。那几年,自己一家在北京海淀区卖糖葫芦为生。

袁家振还说:后来实在生计艰难,一家四口迁往宁夏贺兰县新生农场生活。后来亲人相继离世,十几岁的我因无人照顾,就流落到当时磴口的红卫公社当农民,专门给农场放羊。

因为出身不好,也被迫改了名字,叫袁小五,也没有娶妻,“我这样的身份,没有姑娘愿意嫁给我,我现在还是单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磴口的公社,远近都知道袁小五最勤快,把羊群管理的井井有条,饲养精心,羊儿肥壮,皮毛光亮。渐渐地,大家也就自然放下了他“皇孙的身份”,愿意与他相处。尽管依旧没有姑娘嫁给他,但是大家都接受了小五是公社的一份子。

现在,袁家振在磴口县的养老院颐养天年。袁家振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他的同胞兄弟袁家威怎么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家威始终没有参加这次联席会,他的人生太过于精彩、太过于辛酸,都是不足为外人道的过往。

即使是像袁小五那样,把经历的人生“大方”向外公布,我们又有几人能够感同身受。尽管,袁氏宗亲没有如愿见到袁家威,但也在兄长袁家振口中,可以得知他后来的经历。

在亲人相继离世后,袁家威与兄长一起离开了生活三年的农场,辗转到了海拉尔,在林场做伐木工人。

他所在的伐木队伍一共有二十几个人,分工十分精细,有伐木工、造材工、运输工、量尺工和后勤服务的厨娘。这些工人相互协作默契,在当地的林场有着十分出现色的口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季是林场伐木的最佳季节,在接到上级任务之后,袁家振所在的伐木队伍就开始向林场深处进发寻找合适的木材。

他们要先在严寒中露宿两三夜,搭好了地窨子才能有个温暖的暂居之所。“加油干啊伙计们,今晚咱们就有热炕头住了!”袁家振永远是队伍里最活跃、最勤劳的。

伐木的工作是披星戴月的,每天袁家振他们都要四点就起床,吃了热腾腾的早饭,也给马儿吃饱了肚子,就开始出发寻找合适的木材。

袁家振能精准地计算好树木倒下的方向与力度,这样就避免了被倒下的树木砸伤。之后,再由量尺工和造材工精确量出所需尺寸,好的木材一点儿都不能浪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往往要工作到繁星满天的夜晚,才能回到地窨子休息。在白雪皑皑的森林中,马儿就成了最佳的“运输官”。

回到地窨子里,由厨娘备好的热腾腾的饭菜,虽然没有山珍海味,但工作一天后,围炉而坐的晚饭时间是袁家振最惬意的时光。这时候,他不是“凤子龙孙”,他只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林场的工人们对他很友善,没有人提及他敏感的身份,更愿意接纳他。

晚年的袁家振一直过着富足的生活。与兄长袁家威更是经常走动,兄弟感情很好。他们都很满意自己现在得来不易的平静生活,感谢身边朋友的包容,使他们融入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示意图

袁世凯的一生充满着“自相矛盾”的政绩,他前半生是轰轰烈烈的“护国”大英雄,后半生又是实实在在的“窃国”大盗。刨除这些政治上的评价,袁家庞大家族的兴衰是清末民国多少大家族兴衰的真实写照。

这些家族的掌家者通常都是身份显赫,要么战功赫赫,要么文能安邦。但历史的洪流推动着腐朽封建王朝的破灭,这些世家大族随此失去了身份地位乃至金钱上的依靠。

民国时期,又因为动荡的社会,世家大族逐个飘零凋落。及至建国之后,因为敏感的政治身份和自己错误的政治倾向,很多这样世家大族的子孙后代,甚至过得都不如平民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倪章荣,袁克文:旧日王孙的别样人生 (J)·社会科学Ⅱ辑;·哲学与人文科学·中国近现代史;《同舟共进》,2018年.04期45_50

[2]李蕾,不一样的风流公子袁克文(J)·工程科技Ⅰ辑;·哲学与人文科学·人物传记;《恋爱婚姻家庭(月末)》,2019年.03期59

[3] 王碧蓉,袁世凯:为人、为夫、为父(J)·哲学与人文科学·人物传记;《读书文摘》,2014年.05期53_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