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南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斑喙凤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鳄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虎颜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含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光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野生中华穿山甲。

码上阅读点击投稿

2024年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

广东省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物种及遗传资源丰富。数据显示,目前全省记录分布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共1052种,野生高等植物6658种。

面对如此生物多样性资源,广东是如何保护的?近年来,广东各地各部门联动打出“组合拳”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新格局。此外,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时间表”“路线图”也在近期出炉,未来将进一步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

保护网

随意放生野生动物最高罚款10万

今年以来,广东各部门联动打出“组合拳”,织牢生物多样性保护网。在今年1月,省农业农村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原生地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进行重点保护。近日,省林业局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贯彻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通知》。

5月上旬,省生态环境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明确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等工作。

作为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广东省持续推动地方保护法规与制度体系建设,修订《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率先将禁止食用陆生野生动物写入地方性法规。

全省各地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全力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防线。例如,去年以来,广州市出台国内首部专门规范野生动物放生的地方性法规《广州市野生动物放生管理规定》,明确随意放生野生动物最高将处10万元罚款;湛江市启动全市范围新一轮5年禁猎陆生野生动物行动,湛江廉江法检两院在高桥红树林保护区内联合发布全市首宗野生动物司法保护令……

据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将持续推进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到2030年,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种数保护率达到80%,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植物种数保护率达到85%,全面形成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水平和自然教育服务质量走在全国前列。

路线图

细化11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为进一步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发布,明确了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时间表”“路线图”。

《行动计划》明确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范围》中划定的南岭和南海优先区域基础上,细化11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包括南岭山地、罗浮山-大桂山、莲花山、云雾山-天露山4个陆地生物多样性优先区域和潮汕-南澎列岛海域、红海湾-碣石湾海域、大亚湾-大鹏湾海域、珠江口海域、镇海湾-广海湾-川山群岛-银湖湾海域、阳江湾海域、湛江雷州半岛海域7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为有效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物种及其栖息地提供政策依据。

《行动计划》还部署了27个优先行动,93个细项任务,广泛涵盖健全政策法规及管理机制、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加强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促进南海和珠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实施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工程等内容。

共参与

多种活动鼓励公众保护生物多样性

5月19日,以“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为主题的“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广州举办。

据统计,5月期间广州将铺开11场形式多样的生物多样性宣传活动,包括在荔湾湖公园、海珠湖等多个会场将滚动开展“Tree Watch”树木保护行动、“观”爱鸟类、“我们生活在中国”科普大讲堂等科普活动;5月的每周三,广州动物园组织开展《身边的动物邻居》主题活动,成为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进校园的“明星课堂”。

南都记者从省林业局获悉,目前全省已同步启动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系列活动,各地通过开展生态徒步行、野生动植物标本展、生物多样性科学画展、讲座等方式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动物保护

野生中华穿山甲再现东莞樟木头

5月20日,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中华穿山甲在东莞樟木头林场内被保密放生。樟木头镇方面向南都记者介绍,这是继2021年后第三次在樟木头林场发现野生中华穿山甲,有力印证了樟木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约6个月大的小穿山甲森林独行被发现

此次发现野生中华穿山甲的位置在东莞市樟木头宝山森林公园内。5月17日23时30分左右,在管护站值勤的护林员姚健东从监控里发现有动物在道路上行走的踪影,出门查看发现系一只穿山甲,随后将其抱住并送到岗亭保护起来。

经广东省林科院野生动物保护团队(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专家现场确认,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中华穿山甲,雄性,年龄约6个月,重1.75公斤,长72厘米,为亚成体。

广东省林科院野生动物保护团队(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华彦介绍,这是刚刚离开妈妈的即将成年的小穿山甲,因为穿山甲是独居的,它完成哺乳期以后就要开发新的领地。经过专家悉心观察和体检,这只中华穿山甲没有异常,满足野外放生条件。5月20日12时许,省林科院野生动物保护团队等相关人员在樟木头林场内将其保密放生。

三年内林场多次发现野生中华穿山甲

“除了被救护的这只野生中华穿山甲,我们还通过红外相机拍到其他的亚成体中华穿山甲,也是今年的幼崽,说明这是一个可持续的大种群。”华彦表示。

据悉,2021年,樟木头林场先后发现3只野生中华穿山甲,进一步证实该林场存在野生中华穿山甲繁殖种群分布。华彦说:“(樟木头林场)整个大区域是非常适合中华穿山甲栖息的,由于部分穿山甲个体还很小,所以可能会误入到村道或房屋里,希望村民如果遇到这些穿山甲,马上和当地林业主管部门联系。”

樟木头林场地处南亚热带南部,经营总面积6434.83公顷,森林覆盖率90.47%,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和水文等自然资源,孕育了丰富的物种。樟木头镇方面表示,近年来该镇持续加大对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力度,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三年内在樟木头林场多次发现野生中华穿山甲,证明该镇生态环境非常适合穿山甲的生存,有力印证了樟木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采写:南都记者 陈卓睿 黄嘉丰 实习生 区咏诗

通讯员 林荫 粤环宣 林园轩 李晓光 蔡粤东

何英俊 蒋鑫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