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几天我都在社区大食堂吃饭,这里离家近,菜的品种多,再也找不到这样便宜又实惠的地方了,家门口的食堂真是老百姓的福分。”5月21日中午,西固区福利路街道兰化25街区社区居民孙爱辉准时来到社区大食堂,准备享用有滋有味的幸福“食”光。

社区大食堂是近年兴起的一种便民餐饮模式,它依托社区而建,通过社区与餐饮企业的共建共享双赢,为附近居民提供低价、卫生及种类丰富、方便快捷的餐饮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幸福”滋味。

今年年初,兰化25街区社区 “一亲三心”工作队成员走访时发现,辖区桃园小区不少老人每天的生活相对乏味,很多老人经常在家里一坐就是一整天,饿了就凑合吃一点,有时甚至一天只进一餐。还有些年轻的上班族由于平时工作忙,中午无暇顾及家中孩子和老人的吃饭问题。收集到居民的诉求后,社区党委牵头,引进爱心企业,社区食堂于5月13日启动运营。

记者看到,在这里吃饭一荤一素12元,一荤二素13元,二荤二素15元,米饭不够还可以免费加,汤也是免费提供的。

兰化25街区社区党委书记周丽表示,社区食堂根据不同需求提供食堂用餐、配餐到站、送餐入户的服务。一般都会通过微信群、张贴通知等方式提前公布食堂菜单,辖区老年人可通过拨打助餐电话、联系食堂志愿者等方式预约订餐,订餐后可到就近的站点取餐,针对行动不便的人群,社区食堂还安排专人或志愿者送餐上门。

西固区民政局虚拟养老院副院长周统文告诉记者,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示范点”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为民兴办实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8月以来,西固区持续细化优化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全区利用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示范项目2个,目前已完成实施方案编制、审批、施工图绘制、审查及施工控制价审批等工作,力争今年10月底建成投用。开设老年助餐服务示范点9个,可覆盖全区80%城市社区,预计今年6月底前全部建成投用。其中,西固城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助餐服务示范点”已经正式对外运营。

走进西固城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助餐服务示范点”餐厅,崭新的炉灶、电饭煲、消毒柜、桌椅、餐具等设施设备让人眼前一亮,就餐环境舒适温馨,菜品丰富,人气“食”足。来这里就餐的老年人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饭菜价廉味美、安全卫生。

西固城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示范点”的建设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就餐需求,也减轻了众多上班族的家务负担。现在,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又成了辖区居民社交的一个场所,吃饭的都是邻居、熟人,可以隔三差五来“聚餐”,唠唠家常,在社区大食堂,“吃”出的是大家庭的亲情味。

分餐、装盒、打包……在西固区福利路街道天鹅湖社区“悦满福”送餐点,社区工作者、物业人员和社区共建企业员工围坐在一起忙碌着,大家计划包出30份食物,准点送到社区老人家中,满足大家的“微心愿”。

天鹅湖社区是西固区重要的生活居住区域,老年人比例占居民总数的23%,很多独居、高龄老人被“煮一顿,吃两餐”“一道菜吃两天”等问题困扰,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最大限度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问题,社区“悦满福”送餐点于5月16日正式挂牌运营,可给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按时送去热乎、可口、健康又优惠的“长者套餐”。

“人老了,外卖不会点,子女又要上班不能常伴左右,我和老伴腿脚又不方便,送餐服务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包子、花卷等食物很合我们胃口,量大实惠,让我们心里暖暖的。”居民李桂玲说。

目前,西固区民政局已积极联系对接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腾讯慈善公益基金,开展针对低保、特困、失独老年人的助餐试点项目,已为600余名低保、特困、失独老年人安装了微信小程序,全区共有15个助餐点为大家提供每天2元的补贴,使辖区困难群体享受到了额外的优惠政策。

一日三餐,看似小事,背后承载的却是民生期待。社区食堂让有需求的老年人、中年人、年轻人在家门口吃上了“热乎饭”,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让城市不仅有高度和深度,更有了暖暖的温度。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汪文学 崔凌云 董永前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