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细胞淋巴瘤,作为一种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0%至15%,可细分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皮肤T细胞淋巴瘤。由于人们对T细胞淋巴瘤特有的遗传基因和分子标志物理解不足,限制了精准免疫治疗的发展。近期,2024年欧洲血液学协会大会(EHA)在其官网上预发布了一项研究摘要,该研究旨在深入剖析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并发掘有潜力的可靶向生物标志物,为精准医疗策略提供新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采用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技术,对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和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的转录组进行了分析,以解析T-LGL和T-ALL的细胞异质性。同时,研究人员还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候选的细胞表面蛋白基因进行了体外功能鉴定,包括基因敲除和过表达实验。为了进一步揭示CD38在T-ALL中的作用机制,还进行了广泛的转录组学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scRNA-seq数据分析揭示,CD38的高表达与T-LGLL和T-ALL患者样本中细胞毒性增强(表现为GZMB、PRF1、KLRB1、KLRD1等基因上调)、增殖活性增加(MKi67基因上调)及抗凋亡机制激活(如JUN、DUSP1基因上调)相关。特别地,CD8+CD38+亚群在T-LGLL中显示出这些变化更为显著。

在CD38高表达的T-ALL细胞模型中,观察到细胞周期向G2期推进的增殖加速现象。通过基因操作(包括CD38的敲除和过表达)证实了CD38在促进T-ALL细胞增殖中的关键作用。此外,CD38介导的T-LGLs和T-ALL细胞存活率提升依赖于IGF2BP2的中介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小分子CD38抑制剂78c对T-LGLs显示出了显著的抑制效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强调了CD38在维持T-LGLs和T-ALL细胞稳态中的关键调控角色,巩固了其作为这两种疾病治疗中极具潜力的治疗靶点的地位。

参考资料: Ruonan Li, Ke Huang, Lele Zhang, Chen Qiu, LinZhu Tian, YaJing Chu, WeiPing Yuan, Jun Shi.TARGETING CD38 FOR T-CELL LYMPHOID NEOPLASMS.(Abstract release date: 05/14/24) EHA Library. Li R. 06/13/2024; 420418; P354

来源 | 梅斯官网

编辑 | Swagpp

版权说明:梅斯医学(MedSci)是国内领先的医学科研与学术服务平台,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智慧、精准的决策支持,让医生与患者受益。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