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全面抗战刚刚开始一年多,当时国内的情况相当的复杂。虽然蒋总统对外声称全民族统一对外,但是在他的内心里,还是将八路军当成眼中钉肉中刺,欲借敌人之手消耗之。

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之下,八路军战士的生存空间相当狭窄,除了要时刻提防来自于日军的攻击,还要提防国民党部队的算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人们以为国民党部队多活跃在正面战场上,敌后战场才是八路军的主场,其实并不是这样。蒋总统又如何肯将这敌后战场全都放给八路军,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在敌后也组建了一大批游击部队。

这些人战斗力差,多数以土匪、伪军以及民国时期的地方民团改编过来,质量不高纯靠人数来凑。这些人战斗素养低,并且没有什么信仰可言,通常干一些吃里扒外的事情。

除此之外,他们还干一些对我军游击队不友好的事情,尤其是在平津这片土地上。我军一司令员就牺牲在这场冲突当中。

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名叫孙仲文,是当地的一个地主,当然他也是欺压劳动人民的恶人,为了保障自己的私有财产,便出资养了一支护院队。

后来抗战爆发,护院队便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建收编周边的武装人员,进而形成了一支3000多人规模的游击队。

这些人平日里鱼肉乡里惯了,根本不敢与日军作战,一听说日军来,吓得赶紧溜之大吉,不敢与日军交锋,就怕遭到打击。就这样,他们靠着人数众多,干混蒋总统的军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一支武装力量,在孙仲文的手中根本起不到正面作用,便想着能够招募收编孙仲文的部队,希望他能够在我军的教化之下,干点利国利民的好事。

就像电视剧《亮剑》中,孔捷收编黑云寨的谢宝庆一样,都是以扩充部队,和引导他们向正规途径发展的意图。

就像谢宝庆队伍中的二爷山猫一样,孙仲文也惹下了大麻烦。他原本就散漫惯了,受不了八路军的纪律,拒绝了我军的收编。

他还认为,我军收编孙仲文的想法让他很没有面子,后面处处与我军作对,各种搞摩擦,后来还变本加厉没完没了了。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去找他谈收编问题的杨靖远便又开始去找他沟通问题。但是,孙仲文却将到来协调问题的杨靖远当成是来向他挑战。

沟通无果之后,孙仲文竟然想谋害杨靖远。得亏是杨靖远眼疾手快,挟持了孙仲文,逃出了孙仲文的魔爪。

孙仲文的行为已经让我们忍无可忍,杨靖远在请示领导后,便决定率军杀一个回马枪,剿灭孙仲文部。但是,孙仲文却提前料到了,提前安排好了埋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杨靖远将军就这样中了埋伏,不幸牺牲在孙仲文的包围圈中。孙仲文又展现出他土匪的一面,他将杨将军的尸体拖走,用铡刀铡成了三段,将杨将军的头悬在古树上。

土匪就是土匪,他们总是以这样的方式来激怒别人对他们展开更猛烈的回击。萧华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便亲率两个主力营前去为杨靖远将军报仇。

这群鱼肉乡里的土匪,又哪里是正规军的对手。就这样,孙仲文就这样被击毙,话说,就该像李云龙那般,用铡刀将孙仲文也铡成三段,先铡下肢,再铡中间,让他看着自己是怎么被铡开的。

这一路走来,我军就是在敌人和顽固派的间隙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但这个过程中,也有不少像杨靖远这样的人离开了我们。

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