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生酮饮食是近年关注度颇高的一种饮食方案,不少明星名人现身说法使用这种饮食方案达到了快速减肥的目的。与很多人日常三餐必吃主食的饮食习惯不同,生酮饮食”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米、面、糖)极少,不超过热量总摄入的10%,取而代之的是摄入大量脂肪——热量占比达70%~80%,尤其是橄榄油、坚果等健康脂肪。这样一来,身体会以脂肪代替葡萄糖作为能量供给,靠肝脏分解脂肪产生酮体作为细胞的燃料,“生酮”由此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起初,生酮饮食是用来帮助治疗癫痫儿童减少发作的。过去几十年里,围绕生酮饮食可能的健康益处,科学家们开展了很多研究,发现这种饮食方案可以帮助特定人群减肥,例如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生酮饮食可有效减轻体质量、降低血糖、减少血糖波动、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代谢指标。

近些年,生酮饮食又被发现或可用于辅助癌症治疗。动物实验显示, ,可以比单用化疗有更长的生存期(这样吃可以帮助治疗癌症,搭配化疗可显著增加生存期);而在 时,补充酮体则可克服免疫疗法耐药性,显著延缓肿瘤生长。

除了减肥、抗癌外,还有一些动物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 。

总之,热门的生酮饮食似乎健康益处多多,尽管有些潜在的好处只是在动物实验中,还是不乏有人开始尝试生酮饮食。

不过,毕竟生酮饮食的结构与通常的日常饮食结构不同,生酮饮食会有哪些副作用,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给采用生酮饮食的人提了一个醒:长时间连续生酮饮食,可能会诱导心脏、肾脏、大脑等多个器官组织发生细胞衰老,影响器官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项研究中,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分别用生酮饮食和普通饮食喂养了小鼠。连续经过21天后,无论是较为年轻的小鼠还是较为年老的小鼠,研究人员都在生酮饮食的小鼠身上发现了衰老细胞(senescent cells)增多的现象,并且衰老细胞积累在多个器官组织。

衰老细胞常被比喻成“僵尸“细胞,它们是无法行使正常功能但又不死的细胞,并且会影响周围其他的正常细胞,导致炎性水平提升。很多围绕衰老细胞的研究已经发现,像心脏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疾病与衰老细胞的积累是有关的。

在生酮饮食小鼠体内,研究人员尤其注意到了它们的p53蛋白水平显著提高,这也是衰老细胞增多的一个标志性。这个蛋白通常会在衰老细胞中高度表达,主要作用之一是协调细胞凋亡和衰老,以此清除压力过大的受损细胞,防止癌细胞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生酮饮食(连续21天)后,小鼠多个关键器官内衰老细胞增多,但短期生酮饮食影响不明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为了确认生酮饮食诱导衰老细胞积累的作用是否与饮食成分有关,研究人员设计了成分不同的两种生酮饮食,一种以起酥油为主,一种以可可脂为主,两者的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不同。实验结果显示,成分不同的两种生酮饮食都会使小鼠多个器官中出现更多衰老细胞。

不过这种效果与采用生酮饮食的时间长短有关。当小鼠短期内(7天)采用生酮饮食,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细胞衰老。而且,即便因为长期生酮饮食出现衰老细胞增多,在恢复正常饮食一段时间后,小鼠体内的衰老细胞又会减少

因此,为了避免生酮饮食引起衰老细胞积累,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间歇性生酮饮食”方案,让小鼠吃高脂低碳饮食4天,再正常饮食7天,如此循环两次。采用这种有间歇的生酮饮食方案,衰老细胞没有在体内积累。

当然,小鼠和人类的寿命相差几十倍,对于人类来说,生酮饮食多久算长?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也初步分析了两组临床试验中的样本数据,发现在生酮饮食3个月的样本中,与细胞衰老有关的一些炎性指标没有明显变化;但在生酮饮食6个月的样本中,多个炎性指标出现了显著增加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提醒,衰老细胞在心脏、肾脏等关键器官中积累,可能与器官疾病有关,而且衰老细胞导致的全身炎症也会导致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甚至衰老本身,因此临床应用中如果要把生酮饮食作为一种营养干预措施,需要谨慎考虑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包括实施时间的长度

不过也有研究者乐观认为,这些结果并不能说明生酮饮食就是危险的,因为衰老细胞的存在并不必然意味着组织不健康。

参考资料:

[1] SUNG-JEN WEI et al.,Ketogenic diet induces p53-dependent cellular senescence in multiple organs. Science Advances (2024) Doi: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o1463

[2] Retrieved May 20, 2024 from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keto-diet-may-cause-organ-damage-mouse-study-finds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微信团队,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学术经纬”公众号主页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