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人民网石家庄5月21日电 (记者杨文娟)随着蓝天保卫战深入推进,污染减排空间逐步收窄,持续改善空气质量难度进一步加大。5月21日,在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北省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新闻发布会”上,就“如何统筹好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防止大气污染治理领域‘一刀切’现象”这个问题,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钱鹏作了详细介绍。

“在污染治理上,我们力求更科学。”钱鹏说,在实际工作中,河北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大气污染源,加强常态化防治措施,确保有力有效有度。

工业源方面,河北持续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升A晋B”行动,着力提升企业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水平,推动区域特色、聚集性产业创建A、B级或引领性标杆企业,加快推进企业生产工艺、生产装备、有组织治理、无组织收集、监控监测水平和清洁运输方式等提档升级。

扬尘面源方面,河北常态化抓好施工工地、城乡道路、裸露地块等9个重点领域扬尘污染治理,大力开展工地、道路“样板工程”创建,以创建促提升;不断完善露天焚烧网格化监管体系,综合运用卫星遥感、高清视频监控、无人机等现代化手段,实现精准溯源、快速处置。

清洁取暖方面,河北巩固气代煤、电代煤改造成效,加大能源保供力度,完善农村清洁取暖资金补贴和长效运行机制,做好设施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维护;强化劣质散煤管控,加强煤质监管,加大巡查排查,严防劣质散煤复燃,确保群众温暖过冬、清洁取暖。

在应急预警上,河北力求更精准,重点围绕污染过程应对和重点时段保障,精准预测,提早部署,确保依法依规依序。

据钱鹏介绍,河北强化中期、短期污染过程精准研判,严格执行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标准,在确保安全生产、民生保障、重点工程推进的前提下,指导各市“一企一策”“一机一策”对全省3.8万家企业实行绩效分级管理,落实预警措施;精准制定钢铁、焦化、水泥、垃圾发电等12个重点行业1850家企业减排措施,确保监督执行到位,严防“一刀切”。

在预警响应期间,河北严格执行绩效分级管理政策,A级企业实行自主减排,其它企业按照绩效等级依法依规落实减排措施,坚决不搞“一刀切”。同时,对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风险较大,涉气环境问题突出的重点城市和县(市、区)实施重点调度,指导市县建立应对机制,强化督导帮扶,严防“一刀切”。

在政策管理上,河北力求更完善。针对突出矛盾和重点问题,河北出台严禁大气污染防治“一刀切”八条措施,建立正面帮扶清单,确保落地落实。

据介绍,八条措施涵盖坚决严禁不按规定发布预警、严禁随意提高预警等级和延长响应时间、严禁随意加严管控措施、严禁强制A级和引领性企业停产、严禁对小微涉气企业停限产、严禁对施工工地全面停工、严禁层层加码、严禁污名化应急响应。

同时,河北还明确了“6个帮扶”正面清单,在绩效分级管理、民生领域保障、涉及工业治理、巩固“退后十”攻坚、重污染天气应急、大气资金使用等6个方面强化帮扶,对问题突出的市县开展“一对一”体检会诊,确保工作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