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7日,某建设公司在组织某测绘公司人员进行实地规划验收测量时,发生一起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75.9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查发现:事故井(WY93井)内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严重超标,氧含量极低。该测绘公司作业现场管理混乱,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未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未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对作业人员进行有限空间安全教育,作业人员未佩戴行业标准安全防护用品,擅自冒险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处理结果

有关人民政府组织事故调查组调查后认为,该建设公司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建议由应急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罚。事故调查组还依法认定该建设公司及有关人员、测绘公司级有关人员、监理公司及有关人员等有关企业和人员的违法行为,并建议由有关部门对违法企业和有关人员实施行政处罚。根据批复后的事故调查报告,应急管理部门依法对事故发生单位某建设公司处115万元罚款。

专家评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发生较大事故的,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本案中,某测绘公司作为工程竣工验收测量单位,在组织有限空间作业时,未按照公司制定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审批、通风、检测、防护等安全措施,有限空间作业前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专项安全教育,未督促作业人员佩戴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导致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应依据本条对该公司进行罚款。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作业人员违规开展有限空间作业,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未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管理缺位。因此,企业必须强化风险认识,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的理念,全面强化“空间有限、风险无限”意识,在教育培训、安全投入、作业审批、作业实施、应急救援等方面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有效防范和遏制有限空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来源:应急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