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回忆起我们兄弟姐妹儿时的趣事,感到很是有意思,往往会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

我父母膝下四个儿女,我是他们的长女,老二是儿子,老三也是女儿,么多头又是男孩,我们几个孩子年龄间隔相差都是三岁左右。

大弟弟出生时是母亲家族的第一个男孙,也就得到所有家族成员的关爱,特别是外祖父母的宠爱。老人以他们那年月的思想观念来塑造孩子们的性格,灌输忠孝礼仪和道德规范,传统观念在大弟弟身上表现出来的尤为突出。大弟弟传承了老观念和老思想,为人忠厚老实,善良诚恳,循规蹈矩,绝不越雷池一步。我虽然只比他大三岁,小时候他也会绝对服从我,哪怕是我的不对,他也不会出言与我相争,想来是受长辈的影响,小的要听大的吧!如果长辈在分发礼物、好吃的东西时,一定要先找到我这个姐姐,弟弟才会享用分给他的美食,很小的时候就这样,家里的大人们都说他有良心。他也“皮”,只在自己家楼上楼下的“皮”,有一次他一个人在楼上不知“皮”什么,外祖母怕他闯祸,心急慌忙地上楼去看,结果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下来,将肋骨摔断,在床上躺了好长一段时间。十二、三岁时外出就一定要穿长袖长裤,而且将领口袖口的扣子都扣得好好的,小男孩行为处事却像个少年老成的“小老头”。

妹妹排行小嘛,长得又非常可爱,讨人喜欢,总是小鸟依人,每天早晨外婆去公园走走,她必定是跟着一起去的。我放学在家,她是我的“跟屁虫”,烦她、撵她,她还是黏着我,我只能带着她参加学习小组以及活动。小妹既娇又嗲,又爱唱爱跳,长相又甜美,邻居们喊她和大弟弟“外国人”。同学们也喜欢她,让她唱歌她就唱歌,让她跳舞她就跳舞,在这方面有点小天赋,她又有很强的表现欲望,我经常很烦她。有次同学让她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她将里面的意思唱反了,几个男同学听出来了,说“反动了,反动了”,吓得我差点哭出来,还好同学们很善良,没人去告发。事情虽然过去了,但我害怕了,以后不再带她到同学处玩了。

小弟是我们几个孩子中最聪明伶俐、也是最调皮活络的,他最会看眼色行事了。如果他那天犯了错误,等父母下班回家,一定是他抢着给爸妈搬小凳子,拿拖鞋,小嘴甜甜的讨好爸妈,使爸妈开心,所以他永远也受不到责罚。而且他和我们姐弟几个不同,他会交朋友,老老少少都有。年龄与他相仿的愿意和他玩,中老年人也喜欢逗他玩,也不知他是如何与他们交上朋友的。他和同龄小朋友玩的时候,俨然是他们的头,经常会对他们说:“小人不懂三国志,大人说话别插嘴。”非常搞笑,将边上的大人都逗笑了。他有一个交通警察的朋友,那位田叔叔逢人就说:“他是我的开裆裤朋友!”有被管制劳动的老教授,经常会来找他说话,让他玩上一会儿钢琴。还有一位陈姓的空司军军官,只要休息就会将小弟喊到他屋里,关起门能聊上半天,甚至带着他去和女朋友约会,家里人都觉得“蒙”。

我探家回来,他陪着我去看望亲友,一路上小嘴“哒、哒、哒”地不停,将他看到的,学校里发生的,看过的电影、小说和邻居孩子一起调皮捣蛋的事都会告诉我。有时已经睡下突然想到什么了,就会跑到我们房间,钻进我们的被窝将他遇到的各种奇闻轶事告诉我们。总之那张小嘴“哒、哒、哒”地说个没完。

他聪明可学习不用功,比如老师布置的写毛笔字作业,他从来是让我小妹替他完成,有次他惹小姐姐生气了,发誓再也不会替他做作业了,没办法他只得自己做,一边写一边嘴里“嘟、嘟、嘟”发泄着对小姐姐的不满。没想到老师批改作业发下来后,发现一大张毛笔字只有两个字没画圈,其余的都是红圈,这下他得意了,说再也不用小妹替她写了。

第一次探亲假,我将自己平时画在开化紙上的许多素描带回家,小弟的同学看了喜欢就借回家去依样画葫芦了。小弟不服,说他同学还要打格子照着画,他不打格子一定比他画得好。我就激他,真没想到小弟此后就喜欢上书法、绘画、刻章。

我还没去上山下乡时,小弟知道我和大弟弟不喜欢妹妹蹦蹦跳跳的,他就会去惹妹妹,惹得妹妹急了、生气了就和他吵了起来。这时我往往是批评小妹,说她做姐姐的不知道让让小弟。妹妹不服气了,说我包庇小弟,我当然不承认,妹妹就和我闹上了。此时大弟弟出场了,他指责我妹妹不好,说:“为什么和弟弟吵,姐姐说说你又和姐姐吵,为啥都要与你吵,肯定就是你不对”。这下妹妹更委屈了,又和大弟弟闹,说我们都包庇最小的。

小弟看烽火燃起来了,就充当和事佬,让我们都不要吵了。等晚上父母一回家小弟就赶快向父母告状,说我们几个今天在家吵架,他劝都劝不住。父亲听了没说啥,他认为我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一般不会说我。可母亲听了小弟的告状,就不高兴了,说我姐姐怎么当的,在家不督促弟妹好好做功课,还领头吵架。我气小弟气得牙痒痒的。第二天就和大弟弟俩责骂小弟,此时他可乖呢,一句也不和我们顶嘴,还竭力讨好我们,使得我们有气也无处撒。

以后兄弟姐妹们都慢慢长大,读书、工作,成家立业,忙于小家庭,忙于工作,只有逢年过节才相聚在老妈处。从小调皮活络的小弟,成为儒雅含蓄,不急不躁,慢条斯理的人,只听你们讲,很少发表他的意见,也许是搞政工的原因吧。而从小很木纳、内敛的我,变得喜欢说话,有时有点絮叨。妹妹多数时候是含着微笑听你们讲,她很享受家庭的这种氛围。大弟弟自从父亲去世后,他真的担当起“长兄似父”的责任,当年被单位推送上大学时,因母亲的反对他真的放弃了,帮母亲挑起家庭的重担,以后他就自学。光阴荏苒,转瞬间我们兄弟姐妹也都已成了小老头、老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