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黄镇

“看不到这一点,那就太不应该了”,这是中美正式建交之前,第一任驻美联络处主任黄镇在受命回国前,对妻子朱霖说的一番话。

黄镇回国前,美国国务卿万斯在国务院为他举行了规模盛大的欢送宴会,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均出席参加,宴会在十分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在致答词时,黄镇总结了他任驻美联络处主任五年以来中美关系的发展,从两国人民的利益和国际形势的客观实际出发,指出虽然中美关系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但他相信两国外交关系正常化不会是遥远的事,他对此充满信心。

待黄镇讲话完毕,周围马上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欢送宴会结束后,妻子朱霖在回家的路上询问黄镇,是否对中美可能不久建交太过于乐观了。对此,黄镇回答说出了文章开头的那一段话:“看不到这一点,那就太不应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黄镇和朱霖的合照

那么,黄镇又是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呢?

黄镇为人刚正不阿,对待革命十分认真,这从他漫长战争岁月中的经历便可看出。

1931年,黄镇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抗战时期参与创建晋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中率部策应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

黄镇是从长征过来的,先在总政,后到了129师,后来又担任了冀晋豫边区政委。1939年,黄镇经人介绍认识了19岁的朱霖,并在后来结为一对革命伉俪。

那时,追求朱霖的人有很多,但她理想中的伴侣是一个不犯错误,可以跟自己共同革命到底的人。朱霖觉得黄镇这位老红军很可靠,可她一心想着工作,不愿意因为当首长老婆失去工作的机会,便当面向黄镇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黄镇当时有一个指导思想,做他的妻子不能杯水主义,要荣辱与共,不能今天这个明天那个,他会以一个共产党员的人格,以无产阶级的道德来对待你,绝不会有一点资产阶级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黄镇夫妇和倪志亮夫妇

得知这一点后,朱霖同意了和黄镇结婚。可自从结婚后,因为经常打仗的原因,他们平时很少有机会在一起。为此,朱霖少不得对黄镇“发牢骚”。

结婚后,朱霖不能有一点特殊化,时时刻刻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比一般干部都苦。那时,他们好不容易有机会在一起的时候,黄镇不是开会就是找人谈话,即使是出去散步也不能走在一起,因为当时很多人没有结婚,要注意影响。

生了孩子后,朱霖要洗孩子的尿布,坐月子也没有一分钱,因为当时是供给制,可黄镇对这些从来不管,所以朱霖那时的牢骚特别多。听着妻子的满腹牢骚,黄镇说了一番让人哭笑不得的话:“你别说了,别说了,咱们下辈子,我一定当你的老婆,我会好好照顾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黄镇

黄镇为人非常正直,工作刻苦、严谨,每次打完仗从前线回到机关,总要先到炊事班和马夫那里看看,关心同志;朱霖在丈夫的影响下也更加拼命地工作,虽然夫妻俩的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们总有办法用自己的革命热情来化解。

新中国成立后,黄镇进驻北京,被调到总政治部工作。

建国后,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向建交国派驻外大使成为当时我国外交工作的一件大事,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组成以军队为骨干的外交队伍,选出一批兵团级干部出任第一批大使,而黄镇便是其中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开国大典

1950年,黄镇突然接到组织上让他立即去外交部报到的通知。当时,总政已经逐渐恢复了原建制,军委决定成立总干部部,黄镇本来已经受命去筹备干部部,因此对突然被调去外交部没有一点思想准备。

自然,黄镇临时委以重任并非没有依据。1946年,黄镇曾作为新乡执行小组中共方面首席代表团参加过与美国、国民党的军调处谈判,也算是做过外交工作,因此组织这才将他选调过来。

国家有需要,将军无选择,就这样,黄镇脱下军装,开始了自己27年的外交生涯,先后担任中国驻匈牙利、印度尼西亚、法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宣部第一副部长、文化部部长等职。

赴任前,为让这些将军们尽快适应“大使”的角色,外交部根据中央指示,为他们举办了培训班,参加人员主要是大使夫妇,和一些参赞、秘书,学习地点在外交部老礼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黄镇和朱霖

学习班为大家请来一些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驻华大使讲课,主要是介绍本国情况,以及讲述外交工作的体会和经验。此外,也有一些国内从事过对外工作的同志来讲课,分享他们的经验。

经过一番培训学习之后,周恩来带着这批“将军大使”来到毛主席面前。见面后,毛主席一见这些大使都是将军,便风趣地对他们说:“你们不会外交,但是还要你们去干外交,因为首先你们跑不了。”毛主席用十分轻松幽默的方式告诉大家,之所以选择他们,首先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同时也表达了对大家的信任。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黄镇与毛主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毛主席一见黄镇便问他,原来你那个黄土元的名字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改?黄镇回答说自己脾气不好,所以改了这个名字来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镇静。

毛主席听后点了点头,称黄镇这个名字也不错,随后引用了《楚辞》中“白玉兮为镇”这句话,说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改其节,派你出去,是要完璧归赵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毛泽东

外交工作十分重要,周总理也对大家进行了一番嘱咐。周总理告诉大家,外交工作授权有限,出去以后要多注意请示和汇报;一定要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要组织一些同志学习驻在国的语言,这样既显得尊重人家也方便开展工作;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存在下来一定有很多优点,所以要注意学习驻在国的长处。

作为黄镇的妻子,朱霖也参加了培训班,期间,有领导同志在讲话中提到,女同志到馆后不需要做工作,只要配合外交官做好外交工作,参加对外活动就可以了,并提醒说不要在外交场合对夫人、太太这样的称呼有所忌讳。

对此,有些女同志表示出不满,这个情况随后被汇报到了周总理那里。不久,周总理便派邓颖超来培训班讲话,来做大家的思想工作。

邓颖超向大家转达了周总理的指示,外交是一条特殊的战线,大家都是外交战士,在外交战线上男女同工同酬,男女都能做外交官,一样按照职务级别拿工资,要安下心来学习和工作。

邓颖超对于夫人、太太的说法解释道,在外面为了工作需要,不要忌讳人家叫你太太,因为外面太太地位高,人家不给底下官员讲的话,有时却会给夫人、太太讲,这是个有利条件,这个工作做好了对大家都有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周恩来和邓颖超

邓颖超还对大家嘱咐道:出国后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一定要保持解放军的优良作风,不要邋遢,服饰上要整齐、清洁、朴素、大方,这样人家才能尊敬你们。听了邓颖超的这一番话,大家的思想一下就通了。

学习班结束后,组织正式宣布了对各位大使的任命。黄镇被任命为匈牙利大使,很快便和夫人朱霖走马上任,到匈牙利任驻匈牙利使馆的大使,一待就是4年。

1951年后,黄镇被指定兼管阿尔巴尼亚事务,后来又被任命为驻印度尼西亚大使,这一干又是7年,直到黄镇同志奉命调回国任外交部副部长。

1964年,黄镇被任命为首任驻法大使,又开始了长达9年的外交生涯。

中美建交是一件大事,而在推进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黄镇做出了重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尼克松访华

1973年春天,中美双方在经过多次的秘密接触之后,最后商定在两国首都互设联络处。这是在尼克松实现破冰之旅后,中美关系尚未实现正常化之前,双方为建立一个便捷的联络渠道而采取的一项特殊措施。

那么,联络处主任的人选该由谁担任,双方对此都经过了一番慎重的考量。

这年3月,外交部通知,中央决定让黄镇担任驻美国联络处主任,朱霖也需跟随一起去美国工作。就这样,时任中国驻法国大使的黄镇走马上任,被任命为中国第一任驻美联络处的主任,这是周恩来亲自点的将,经毛泽东同意的。

5月29日,黄镇、朱霖夫妇以及去驻美联络处的第二批工作人员抵达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朱霖和黄镇的合影

出了华盛顿机场之后,汽车将黄镇等人送至华盛顿市内的五月花旅馆。从那之后,五月花旅馆便成了驻美联络处的临时驻地,我们的同志占据了五月花五层楼的半边,在那里住了七八个月。

在五月花旅馆,黄镇夫妇感受到美国正在逐渐兴起的一股“中国热”,旅馆老板听说中国人喜欢打乒乓球,便买了乒乓球台和拍子,亲自来给他们安放好。

联络处住进五月花旅馆以后,来访的人络绎不绝,有找上门希望和中国做生意的,有想进行文化交流的,有想到中国访问的,还有单纯想来坐坐的华侨和美籍华人。

黄镇上任之后决定将与美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作为工作重点,广交各界朋友,并在很短的时间内,以自己的魅力赢得了众多朋友,使得后面的工作局面被迅速打开。

在尼克松时代,美国对外决策的主要决策人是总统尼克松和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

就在黄镇抵达华盛顿的当天下午,基辛格接见了黄镇,见面后,黄镇将一份想要会见的人员名单和打算访问的地方的清单交给基辛格,征求他的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毛泽东和基辛格的合照

基辛格对于黄镇这种“爽朗的办事风格”十分欣赏,当场告诉黄镇:可以见任何想见的人,可以访问除了核武器试验场以外的任何地方。

次日,尼克松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接见了黄镇,当时黄镇抵达美国还不到24小时。而在那之后的一个月内,黄镇又频繁与美国高层领导人员会面,由此便可看出他在美国外交工作进展的迅速程度。

10月1日,在中国国庆节的这一天,五月花旅馆的屋顶上竖起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街上的过往行人不时驻足仰头观望。

新中国成立24年后,我们的五星红旗终于能够飘扬在华盛顿上空,这实在令人高兴。也是从那一刻开始,黄镇夫妇才真正体会到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的英明决策,他们为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高瞻远瞩,从战略出发,采取特殊的形式发展同美国的关系。

当时,我们在五月花旅馆举办了第一次国庆招待会,来宾有600多人,包括了中美各界的知名人物,大家欢聚一堂,有说有笑,盛赞中国对外政策的英明。一位国会共和党领袖不禁感慨道:“你们才来了几个月,就已经交了这么多朋友,可见尼克松、基辛格打开中国大门的政策,在美国是得人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毛泽东和尼克松的合照

1975年,黄镇任驻美联络处主任已经两年多,后来联络处的工作受到干扰,黄镇决心把这个问题放到桌面上来解决,并召开了联络处党委扩大会议。

当时有人针对老干部,黄镇在会议上起身直言,他可以马上向中央发报,请中央派人来,如果责任在他,他愿意请示处分,如果责任不在他,中央了解之后也会满意。也用不着说什么60岁不60岁,他完全可以辞职。

不过,黄镇的这封辞职电报发出去许久之后,依旧迟迟没有等到回音,为此,黄镇又直接发电报转呈给毛主席和周总理。

得知黄镇直接向毛主席提辞职报告的消息后,时任外交部长的乔冠华十分震惊,马上将这一情况汇报给当时主持外交工作的邓小平,邓小平了解情况后回电表示挽留。

这年12月,美国总统福特访华。12月2日,黄镇陪同福特总统和国务卿基辛格去见毛主席,谈话间,毛主席关切地询问起了黄镇辞职的这件事情。黄镇没有直接表明态度,只是顺口回答说愿意听毛主席的指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毛泽东和福特的合照

随后,毛主席又问福特总统:“你们要不要(黄镇)啊?”

福特听后点点头,坦言道:“我们肯定要他回去,我们的关系是极好的。”

毛泽东很高兴,当即表示:“那好,我看黄镇还是到美国好。”

对此,黄镇也没有推辞,点头回道:“主席要我去,我就去。”

黄镇对毛主席的这番表态打心里佩服,回家便对夫人朱霖感慨起来,他认为毛主席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他要做自己的工作并不直接向自己开口,而是让福特开口,这一点很了不起。

在那之后,黄镇收回了自己的请辞书,和夫人朱霖一起重新返回驻美联络处,继续自己的工作。

在美国将近5年的任期内,黄镇以其高超的外交艺术和坦诚的处事作风,忠实地执行中央制定的外交路线和对美方针政策,广泛结交各界人士,为促进中美两国的交流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为推动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创造了必要条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期间,黄镇夫妇结识了三位总统、副总统夫人,并结下了很好的情谊。1977年底,黄镇、朱霖夫妇奉调回国,即将结束他们在美国的特殊使命。

临别前,联络处召开了告别招待会,在美期间结交的朋友都赶来出席,还有不少人为他们举行家宴送别,华侨和美籍华人也为他们准备了盛大的欢迎宴会,李振翩教授即席为送黄镇回国赋诗一首,其中这样写道:

“持旌来美胆气豪,谈笑风姿惊同僚,回国接受新使命,建设声中重外交。”

后来的事实证明,黄镇当时对夫人说的那番话并非盲目乐观,1979年1月,也就是黄镇回国一年多之后,在卡特总统任职内,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黄镇回国前,美国副总统蒙代尔代表卡特总统为他饯行,蒙代尔丝毫不掩饰自己对黄镇的赞扬,称中方派了这样一位卓越人物作为驻美联络处第一任主任,使美方感到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