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walk,也称城市漫步,即以个性化、深度化、慢节奏、无门槛的步行或骑行方式探索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一种快速兴起的城市旅游类型。天津既有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建筑和街区风貌,又有自带松弛感的“哏儿都”生活气息,更有独具特色的美食和传统艺术,因此被认为是最适合City walk的城市之一。天津City walk热度十足,亦随着京津冀同城化交通网的快速布局和天津多元化文旅活动的助推,呈上升态势。某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下半年该平台共发布天津相关笔记1231篇,较2023年上半年增长超1700%,互动数(点赞、评论、收藏)增长超7倍。截至今年5月13日,相关笔记互动数已近7万,是2023年上半年的4倍。天津不断花样翻新的City walk已然成为传播城市品牌的绝佳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大道的马车

小洋楼里 遇见人文与烟火

清晨四五时的五大道,静谧而优雅。赶在孩子们还在酣睡,赶在上班的人还没出发,漫步在洋楼林立的街道上,看一看花团掩映中别具风韵的小洋楼。环卫工人的扫道车徐徐开过,晨练的大爷们互相打着招呼,准备开门的小店飘出阵阵面包和咖啡的香气……城市正在慢慢苏醒。

4月初,大理道上的海棠花迎来最佳观赏期,花儿竞相绽放,美不胜收。沿着大理道一直走,与海棠花来一场美丽的邂逅;漫步花海,在转角处发现了“宝藏”银行——邮储银行民园支行,里面的陈设氛围使人瞬间穿越到民国时期。穿上旗袍,喝一杯老式清咖,给远方的朋友寄一张带着当日邮戳的明信片,传统的表情达意也很浪漫……

走进五大道地区唯一中式古建筑,坐在中式庭院里品尝咖啡,享受片刻的宁静,或是去街边的咖啡馆听年轻的咖啡师讲讲他的故事,再到民园广场的草坪上晒个太阳,随意、惬意……

夜幕降临,温风柔缓,炽热星空。在民园广场的草坪上,一场草地音乐会徐徐拉开帷幕。音符在星空下跳跃,节拍在人群中打响,水雾营造浪漫,星星灯装点氛围,坐在充气沙发上,体验露营的感觉。当音乐响起的那一刻,工作的忙碌、生活的苦恼、各种焦虑与挣扎,好像都在被治愈。

歌舞表演精彩纷呈,台下游客尽享视听盛宴。“置身于五大道的历史风貌建筑群里,感受着温暖的风,品尝美食,选购文创商品,都让我倍感舒适,传统和时尚在这里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来自山西的背包客小鱼感叹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狮子林桥畔望海楼

古建筑里 品地道中式“老味儿”

“都说古文化街最能代表天津的‘中式元素’,今天一看,果然名不虚传。这里的建筑古色古香,博物馆、老字号遍地都是,文化味、历史味和烟火味十足,又厚重又新潮。”来自北京的游客张辰漫步在古文化街,流连在一座座牌楼、一家家店铺和一处处雕塑中,用镜头捕捉这片古街区每一个灵动的画面。

市区现存最早的木结构阁楼玉皇阁,最具津沽味道的四合院群落通庆里,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刘家大院中西合璧,大狮子胡同、袜子胡同、萨宝石胡同群留存最鲜明的时代印记……天津先有市集,后有城市。在1404年天津建城设卫之前,这里就是商贾云集之地,以此为基础建造的古文化街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一砖一瓦间,氤氲着城市最古老的文化密码,素有“津门故里”之称。

看古街,可以在泥人张美术馆里看艺术世家妙手下百年前的市井人生;在天津民俗博物馆,追溯岁时节日、游艺竞技、津门遗珍背后,“老辈儿”天津人最地道的生活样式;在联升斋刺绣艺术博物馆,现场膜拜刺绣艺术家妙手天成的高超技艺;到天后宫体验“福缘夜”,“打卡”、集福、猜灯谜、沉浸式观赏民俗表演……一条老街俨然一座博物馆矩阵,带游客穿越古今,感受天津历史和城市记忆。

移步老城厢,建于清代的广东会馆静静伫立在闹市之中,岭南风格院落,精致砖雕木雕,自有一派卓尔不群的风骨。其中,华美的木结构戏楼最引人注目。区别于现代剧场三面封闭的“镜框式”舞台,它是中国古典剧场惯用的“伸出式”舞台,三面接近观众,让人身临其境。舞台上方的“鸡笼式”藻井,好似一个倒扣的大碗,起到拢音作用,不用话筒也能增强演唱效果。繁复华丽的造型与雕刻既彰显美学,又蕴含力学与声学,令人拍案叫绝。

如今,来这里看戏的除了本地戏迷外,还有外地游客,而且年轻观众大约占到五成。在这座文化活态传承的天津戏剧博物馆里,可以沉浸国粹京剧与百年古建的双重享受,品古韵今声诠释深厚津沽韵味,看粉墨氍毹演绎中华文脉生生不息。“你看,这个重达数吨的藻井,没有一根柱子支撑着它,这样的设计令观众视线不受阻挡,也是同类戏楼中罕见的。”观众李扬已经不是第一次在这里欣赏京剧,“这里的历史厚重感让我不自觉地静下来,沉浸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塔西岸书斋

文化场馆 开启一次书香之旅

在257米的高空看津城,是什么感觉?

“在这里点一杯咖啡,看会儿书,歇歇脚,可以看到天津最美的天际线,运气好的话,傍晚的日落和火烧云惊艳绝伦。这上面好看、好玩、好吃。假期的晚上还有灯光秀,下次我还来!”在天塔的西岸书斋知道吧,游客林晓和小伙伴扫码“360瞰天津”,解锁天津所有景区的介绍,站在模拟的塔顶栏杆处自拍高空美照,玩得不亦乐乎。

天气晴好,通过高倍望远镜可以东看渤海,北望盘山。在云端邮局现场印制一张“声音”明信片,通过二维码将自己的祝福语音或视频从城市高空传递给朋友;和明星“猫馆长”游戏、互动、拍照,AR(增强虚拟现实技术)“寻猫”玩一把飞行小游戏……登高天塔看津城,换一个视角感受城市节奏,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休闲新体验。“凭身份证就可以办理图书借阅,在河西区任意一个西岸书斋都可以通借通还,对于短期来津的游客也很适合。”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历经百年仍在“服役”的地采暖,防尘防风、保护藏品又能提供采光的高窗,火柴盒连接起来的标本收纳盒,标本柜每层便于拿取的凹槽和专门放樟脑块的设计,为了保障运输标本安全的滑轮吊装装置……在天津外国语大学校园里,藏着一座中国近代博物馆发展史上的 “活化石”——北疆博物院。来自北京的游客李燃一边参观一边惊叹:“这可是天津之行发现的一处“宝藏”,其藏品之珍、建筑之巧、创始人科学研究之严谨,都能引发思考。”

“在天津博物馆一站看了《明清花鸟画归国汇报展》《广州出土汉代珠饰展》《波兰琥珀文化艺术展》,还有《天津民间工艺品展》,大半天就过去了,孩子大人都爱看,非常满足。”在天津文化中心,游客张晓东一家开启了假期“文博亲子游”,“还想去看自然博物馆的恐龙展和长江鱼类科普展。”环绕文化中心,分布着天津自然博物馆、天津图书馆、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天津大剧院等多个文化场馆,海量展览、演出为游客奉上一道道精彩纷呈、浓墨重彩的文化盛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风区马可波罗广场

海河岸边 用车轮与脚步丈量城市

如今,城市运动不仅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成了年轻人City walk的新方式,在城市运动中,体验运动的激情,探索城市的魅力。今年“五一”假期,天津意风区启动“ON燃(正在燃烧)计划”,通过小布骑行、公路骑行和定向越野等活动,打造“海河之北·城市游记”活动。

“00后”的刘子正是个“运动达人”,“五一”假期,他报名参加了天津意风区“ON燃计划”,通过骑行、定向越野等活动,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市游记”。“平时一个人跑多少有点孤独,这回有这么多‘同道中人’陪我,一边欣赏沿途美景、一边结交新朋友,岂不妙哉!”他说。

“五一”假期,“海河之北·城市游记”活动串联河北区多处景区地标,从意风区规划展览馆前广场为起点,途径中山路美食街、天津之眼、天美艺术街区、意巷(原意大利兵营)、马可波罗广场等。意风区“绅士小布”骑行,体验知名自行车品牌带来的卓越骑行;公路骑行,感受速度与激情完美融合;定向越野,带着任务去奔跑,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心感受城市脉动;“绿色出行”,鼓励大家以低碳环保方式,选择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完成全程“打卡”。

风从耳边吹过,骑行至意大利兵营旧址看看现代艺术展,到曹禺先生故居看一场全新打造的互动话剧,再步行200米,到梁启超故居纪念馆穿上演出服装,在“演”与“游”的碰撞中回到那个激荡的时代。

沿着海河岸边,穿过北安桥,到狮子林桥下欣赏一场精彩的桥边音乐会,顺便到望海楼教堂拍照留念。天美艺术街区也在海河岸边,在这里,画作、雕塑、艺术品,甚至建筑、园林,与生活完美融合,艺术家在这里创作、展示、观察,游客在这里认识、了解创作者和作品。在这座艺术公园中小憩片刻,追寻这座城市的艺术灵感,等待华灯初上的时刻。

当璀璨的灯光亮起,巨大的天津之眼摩天轮横跨在海河之上,让人炫目。坐上摩天轮,在高空俯视灯火阑珊,体会“满天星斗落碧泉,彩虹桥下水如天”的浪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站旁世纪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疆博物院

专家观察:以共有共创理念,创新发展天津City walk

2023年,某平台上互动数比较高的天津City walk笔记中,线路推荐以五大道、海河、解放北路为主,以一日游、周末游和短途游居多,天津和北京的发布者占74%;截至目前,今年互动数高的笔记数高峰值出现在3月,以线路和拍照推荐为主,五大道、海棠节、东疆及北京客源周末游为主要关键词,天津和北京以外的作者明显增加,达38%。

在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教授徐虹和该院副教授张俊娇看来,如何回归City walk的初衷,天津如何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城市魅力,收获“像天津人一样生活”“品味出天津的惊喜、感动和关照”?需要从City walk所涵盖的场景、商业和生活氛围等多要素以及“共有共创”的本质出发,以“绣花功夫”的精细化治理推动天津成为漫步友好型城市。

一是探索慢行交通系统,拓展步行友好场景。步行既是居民达到满足其日常生活的街区各类店铺的方式,也是最容易让游客停留,与街区、商业和居民形成互动关系的途径。天津City walk场景相对集中且单一,急需探索多元化的步行友好场景。针对客源主要来自于本地和周边的特点,可从便利居民寻常生活的角度出发,融合游客对可步行街道要素的需求,打造亲切、方便、安全、舒适、有美感、连续性、趣味性兼具的多样化街道,完善慢行交通系统。

二是以微更新激活街区商业生态。从细节处规划街区商业生态成为必须,以创造可停留的空间促进游客与经营者、居民的相遇互动,使游客获得深度体验和休闲消费的同时,街区场景和商业生态的互相成就,实现步行友好街区的可盈利、可持续。同时,与可收费的City walk模式开发者合作,开发不同主题线路串联多样场景,将消费场景融入步行场景,让游客和居民共同参与,成为城市美景发现大使,如体验老天津人的一天、天津伯伯一日导游等。

三是以共有共创理念打造社区、街道和城市共享的地方创生。城市漫步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间都与人有关,而天津的城市魅力也以自带“乐呵”“松弛感”的居民闻名,因此漫步友好型城市的建设需要让热爱天津、热爱生活的居民积极参与到城市观察中,历史建筑和街区如何活化利用、City walk游客涌入造成的居民生活不便如何解决、沿街休憩和公共卫生间等便利设施如何设置让步行更友好等等难题的破解,需要通过市政、商家与街道、社区跨领域交流合作,共同打造活力充沛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