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威震华夏的关羽,如今在民间成为信仰对象,尤其在广东、香港和台湾地区,人们将关羽视为一位类似于“神”一样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神明不同的是,关羽是历史上确实存在的人物。

关羽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忠义的代表,由于其忠勇无畏的形象,被尊称为“武圣”,与孔圣人齐名,这也是国人对他敬仰的原因。

在大家的印象中,关羽的形象高大威猛,因此他也成为了许多姓关的人的“先祖”。目前,我国姓关的人口约为120万,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35位。

虽然关姓人士常常宣称是关羽的后人,但这一说法是否得到考证尚不得而知。然而,随着关羽家谱的逐渐现世,或许能够为我们揭开这个谜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关羽的后代

目前,关姓的来源在民间流传有十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三种说法源于其他姓氏;四种说法源于官职;另外三种说法源于少数民族。这表明一个姓氏可能有多个分支和来源。

如今,国内姓关的人普遍自称是关羽的后代。然而,这样的宣称或许过于草率,因为这些姓氏分布范围广泛,如果所有说法都属实的话,那么只能有一支是关羽的真正后代。

但关羽是否真的有后代呢?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在曹魏灭蜀汉时,关羽的后人据史书记载被全部斩杀。

考虑到关羽的籍贯是山西运城,因此与此相关的《关家族谱》可能更为可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家谱中的记载,关羽在败走麦城后,与长子关平相继牺牲,而次子关兴数年后也离世,只留下两个儿子,分别是光统和关彝。

关统曾受到诸葛亮的器重,官至虎贲中郎将,并成为刘禅的女婿。然而,遗憾的是,关统并没有留下后代。

关羽死后,被追封为“汉寿亭侯”,原本关统继承了他的爵位,但关统去世后,其弟弟关彝接过爵位。

在《三国演义》中,刘禅投降曹魏后仍居住在蜀地,关彝一家也留在那里。

然而,在钟会之乱后,曹魏军攻入成都,发生了烧杀抢掠的事件,关彝也在混乱中丧生。至于他是否留下后人并未有清晰交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演艺小说,不能作为正史的参考。史料记载中提到,关彝承袭爵位后,确实将后代发展成了一大宗派。在北魏孝文帝时期,关羽的后人关朗还获得了皇帝的器重。

另外,关羽的长子关平的后代也有一支。关平战死后,他的妻子赵氏带着八岁的儿子关樾逃到外地避难。为了躲避追杀,他们甚至改姓为“门”(古代繁体字门与关形似)。

直到西晋时期,赵氏才让孩子恢复关姓。到了清朝雍正年间,关樾一支的后代被朝廷封为五经博士,并得到了爵位的世袭权。

这一系列的历史记载表明,关羽的后代并非如演义所述那样绝后,而是在历史中有着延续与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关羽的后代血脉得以保存,但由于朝代更迭和战乱的干扰,其追踪溯源的难度已经变得极大。

截至目前,除了山西运城之外,邓州和洛阳李屯的《关氏族谱》被认为是相对靠谱的资料。从这些族谱中,人们或许能够找到关羽后代的姓氏来源。

二、关姓的来源

讨论关姓的来源时,我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在百家姓中,每个姓氏都有其独特的传说,而关姓则有两个流传广泛的版本。

一种说法是关姓源于远古时期帝舜的养龙高手董父的姓氏。传说中,颛顼有一位名叫董叔安的后代,他擅长养龙,这里的龙并非神话中的传说生物,而是指古代的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在帝舜时期,他让董叔安负责养马,并授予了他“豢龙氏”的封号。由于“豢”与“关”同音,因此他的后代就以董叔安的封号“关龙”为姓。

在关龙氏一族中,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名叫关龙逄。他是夏王朝的一位士大夫,被封在今天黄河北岸一带的地区,这个地方被称为“关邑”,即今天河北省栾城的前身。

关龙逄一直被关姓一族尊为正宗的先祖,他是复姓“关龙”。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姓氏逐渐分化为关氏、龙氏或逄氏。前两个姓氏目前仍在沿用,因此如果按照这一说法,关羽其实并非姓关,而是姓“关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种关姓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大夫尹喜。当时,他被命令担任函谷关的关令。古代人在称呼他时习惯性地加上职称和姓氏,因此人们称他为“关尹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