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楠

编辑|张子怡

硬氪获悉,武汉珞珈伊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珞珈伊云」)近日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德迅投资独投,唯真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投资资金将用于高精度扫描仪开发、核心技术迭代及产线优化。

「珞珈伊云」是一家高端激光扫描探测装备研发商,致力于提供轻量化、高精度、高性能、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雷达产品,其产品多应用于测绘、电力巡线、水土资源调查、城市三维建模、农林资源调查、轨道交通检测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快速发展,激光雷达技术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测绘场景为例,激光雷达测量采用主动式测量,可自行发射和接收激光脉冲。其优势在于,激光冲脉不会受到光照和阴影的限制,受天气影响小,所获取的数据更接近真实环境形态,精度更高,还能进行大范围的航空摄影测量。因此,激光雷达测绘技术被视为大区域、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获取的最佳选择。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为100亿美元,中国达到140亿人民币;其中,高端测绘级激光雷达总比例约占10%-20%、即不超过20亿人民币。

然而,受光电探测、高速AD芯片及加工制造工艺等基础技术限制,很长时间里,高端激光雷达核心技术与装备被海外以Riegl、Leica、Optech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垄断,进口价格达数十万乃至上百万、成本高昂,交付周期长,产品售后流程繁复。

关注到这一现状,毛庆洲带领「珞珈伊云」团队,围绕激光雷达装备研制进行长期探索,根据对应的使用场景划分为无人机机载、360度车载、地面连续三维扫描、特殊用途这四大业务体系,其主营业务是提供标准化测距激光雷达设备。

以无人机机载为例,「珞珈伊云」自主研发了FT1500激光雷达。FT1500是一款高精度、轻量级、可进行长距离测距的机载激光雷达。基于「珞珈伊云」在兼顾高重频、远距离激光测距技术上的突破,可以解决激光测量在测程和重频受光速限制的问题。

测试数据显示,传统国产激光雷达设备的发射频率最高为100万点/秒,FT1500是前者的两倍、可达到最高200万点/秒。

在激光发射频率1MHz条件下,FT1500能实现最大测程从150米提高到1000米以上,最远测距达到1500米,机身2.9千克,整机系统高度集成,在垂起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直升机、无人船等荷载设备中均能适配。

加上「珞珈伊云」推出的点云融合软件,一体化即可解决多种应用需求方案点,FT1500云密度相比传统机载激光雷达提高3倍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FT1500

同时,为保障FT1500所构建信息的准确度,「珞珈伊云」推出了轻小型国产FT1500H激光扫描仪。FT1500H用高速转镜扫描,产生线性、单向、平行扫描线,可获取均匀分布的点云数据。

这种特质使得扫描仪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设备重量轻、仅2.6千克,具备7次回波的探测能力,即使是严苛的地形环境中也可以应用,加上开放性数据端口,FT1500H能满足多种设备集成传感器需求。

为了降低产品成本,并保证地物目标的距离分辨率和测量精度,「珞珈伊云」还使用了低采样频率芯片和低分辨率测角模块,结合「珞珈伊云」高精度激光扫描算法,其测距精度和测角精度分别能达到亚毫米和千分之一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D800

目前在收入结构上,「珞珈伊云」中占比最大的是无人机机载业务,总出货量已超过200台,设备价格在20-60万元不等,预计今年销售额可突破6000万元,客户包括飞马机器人、纵横大鹏无人机、奥伦达科技、际上导航、绿土科技、北斗数联等。

团队背景方面,「珞珈伊云」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毛庆洲教授专注遥感仪器,以及光、机、电、算学科交叉领域研究,拥有20余年行业研发和成果转换经验,公司能够依托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学科优势。

未来,「珞珈伊云」将继续专注测绘级激光雷达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和迭代,进一步构建生产线、提高生产工艺和效率,以实现技术在更多领域的落地和应用。

投资方观点:

德迅投资执行董事付郝表示,测绘领域作为激光雷达的传统应用领域,有很大的市场和应用前景。高端激光扫描仪设备单价高,技术门槛高,一直被海外以Riegl、Leica、Optech等传统厂商垄断。珞珈伊云依托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经过多年技术积累,技术指标打平海外高端设备,售价仅为海外产品的1/3。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以无人机厂商为代表的下游客户的认可,实现了收入的快速增长。是高端国产替代和技术推动应用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