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庄德通 刘永强

责编|郭新磊

正文共4526个字,预计阅读需14分钟▼

“欢迎来到新华社区综治中心法律服务站,我是智能机器人小宝,能为您提供综治中心基本情况介绍、相关法律法规条文查询等服务……”进入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新华大院小区的新华社区综治中心法律服务站,迎面而来的就是一个“身高”一米左右的“智能法律宣传员”。此外,法律服务站内配备的VR学习机、普法学习朗读亭等一系列智能化产品,更让该法律服务站“科技味儿”十足。这是吉林省法学会正在探索的基层法律服务站“智慧化”成果之一。

近年来,在吉林省法学会的支持下,长春市法学会不断做优做强法律服务站,为基层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建立了437个社区法律服务站,在高校、拘留所、监狱、商会、开发区、行业协会建设了32个行业系统法律服务站,探索“家庭法律顾问”等一系列新机制,并积极创新法律服务站的职能作用,致力将基层法律服务站打造成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实践基地。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开展以来,长春市更是将法律服务站与“首席”工作融合发展,推动“首席”进综治中心、进法律服务站、进社区、进网格,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各环节、各方面,聚焦“四个重大”的要求,创新性地提出争当“四员”目标,即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员”、安全稳定的“安检员”、“枫桥经验”的“传承员”、疑难问题的“攻坚员”,成效日益凸显。。

家庭法律顾问入户解忧 探索智慧法务“零距离”

进入新华大院小区直行几十米,就是该小区的综合楼,也是新华社区第一个加装外部电梯的居民楼。

为老旧小区安装电梯,向来不是一件容易事。“起初,该楼的一层和二层居民不同意安装电梯,认为既影响采光又用处不大,工程延期了二十多天, 幸亏我们法律服务站的‘家庭法律顾问’祝永及时‘出手’,耐心地向居民释法明理,这一问题才得以圆满解决。”新华社区党委书记李坤介绍。

“在现场勘验后我发现,加装电梯的位置位于楼宇东南侧原单元门出口,电梯东、南两侧均为透明玻璃材质,加装电梯后不会产生居民担心的极大影响房屋通风和采光问题,也很难产生噪声污染。加装电梯后,楼门口进出依然顺畅,不会对居民出行带来障碍。”祝永表示。

于是,祝永又和社区的网格长一起,到居民家中进行走访,从民法典物权编的角度,给一二层的居民详细地讲解公共区域的划分和使用,并将勘验情况向居民进行说明,通过5天的释法明理,最终与一二层的居民达成协议,大家一致同意签字安装电梯。

“家庭法律顾问”制度,是长春市法学会在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上的一项创新。近年来,长春市法学会积极开展“家庭法律顾问”试点工作,由市、区两级法学会出资,聘请44名法律工作者在128个村和社区,为近3万个家庭提供亲情式、贴心式法律服务。

朝阳区法学会率先在39个小区设立“家庭法律顾问”,“家庭法律顾问”的姓名、执业机构、专业领域、联系方式等信息一概“上墙”,为居民提供“家门口”“面对面”式便捷法律服务。

以法律服务站为依托,长春市法学会“家庭法律顾问”工作将法律服务职能进一步延伸,不仅为居民提供了“送上门”的法律服务,同时也成为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例如,长春市南关区桃源街道春晖小区自去年8月试点开展“家庭(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后,入驻的律师不仅对接社区的18户家庭,还对接中小微企业5家,形成了长期包保模式。

此外,为了进一步丰富和提高基层法律服务站的服务能力,延伸拓展法律服务站的功能,吉林省和长春市两级法学会还共同探索基层法律服务站的“智慧法务”建设工作。

2023年,吉林省法学会向长春市朝阳区法学会拨付资金20万元,朝阳区委区政府出资追加投入15万元用于基层法律服务站建设,在重庆街道新华社区、红旗街道德昌社区、南湖街道二二八社区建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并配备了普法学习朗读亭、法律常识互动机器人、VR学习机等智能设备。

为了更好地将优质法治资源送到群众身边,长春市法学会还依托市县两级法学会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于2023年12月创办线上“空中法治讲堂”,邀请律师、高校法学院系教授、政法部门工作人员录制课程,每周五晚上开展法治宣讲。

在寒假初期和开学第一课时,播出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爱国主义教育法相关内容,联合长春市教育局组织学生观看,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期间,邀请律师围绕法律中的女性权益保护开展宣讲,提升妇女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截至今年4月26日,已播放17期,受众超过25万人。

“为社区居民和广大群众提供送上门的公益性、亲情式、专业化的法律服务,是我们长春市法学会大力推进基层法律服务站的初衷,社区基层法律服务站正不断成为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核心力量之一,在长春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不断凸显法学会的作用功能。”长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姚建表示。

“首席”常态化入驻 打造“五诊”服务模式

在长春市二道区综治中心,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群众经常直奔10号窗口,这里常态化由法律服务站工作人员以及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值守。

二道区综治中心于2023年11月30日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二道区法学会综治中心法律服务站同步入驻。

入驻后的法律服务站将各项工作职能与二道区综治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400余次、法律援助近30人次等,与此同时,为入驻综治中心的其他行政部门提供咨询意见给予法律指导500余次,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具法律意见书7份,审查合同41份,还参与了10余起政府涉访案件化解。

“为了做好窗口接待工作,我们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签约广东国晖(长春)律师事务所,该律所的3名律师,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张鹏飞、齐云洲、吴鹏长年入驻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二道区委政法委书记、区法学会会长王醒时表示。

此外,二道区法学会还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大数据平台作用,及时收集小区居民法律需求,运用“五单”(社会治理中心汇总报单、法学会分拣派单、“首席”精准接单、团队高效办单、中心反馈意见评单)“五诊”(日常坐诊、预约就诊、电话听诊、定点义诊、集体会诊)服务模式确保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精准高效开展法律咨询服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张律师,我们这有一起拆迁安置补偿纠纷信访案,十分棘手,法律服务站能否帮助我们解决?”今年初,东盛街道万通社区相关负责人来到二道区法学会驻综治中心法律服务站寻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张鹏飞的帮助。

张鹏飞了解到,该社区居民金某某的母亲在万通社区内有42.25平方米的房屋一处,2006年由长春某实业有限公司拆迁,约定原地回迁给予64平方米房屋,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回迁成功。之后,金某某代替母亲就该纠纷长年信访,后经多方协调双方又达成新的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由长春某实业有限公司给付金某某母亲90平方米房屋。但之后,该公司仍未按照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履行给付义务,案件长时间没有进展。

了解情况后,二道区法学会驻综治中心法律服务站联合东盛街道万通社区、二道区人民法院召开联席会议。会议上,张鹏飞对金某某与长春某实业有限公司拆迁安置补偿纠纷进行了法律分析和研判,针对案涉争议焦点,即拆迁安置补偿协议是否应继续履行及如继续履行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等两方面问题作出详尽的法律释明,鉴于案涉拆迁安置补偿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亦无其他可撤销情形,应当继续履行协议,违约方仍需承担违约责任。张鹏飞根据协议约定,充分分析研判违约金是否过分高于实际损失,预估违约方承担违约金的数额,为综治中心调解人员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张鹏飞与二道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将双方分开进行调解,对长春某实业有限公司产生违约法律风险进行提示。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长春某实业有限公司在二道区内按照1.2万元/平方米购置房屋进行安置,现金某某已经在选购房屋过程中,并对调解人员表示感谢。

主动延伸功能作用 “一站一特色”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累计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82场次、受众10万余人次,组织1187名普法志愿者深入基层,为70余万人次提供法律服务、发放宣传材料12万余册,为8所监狱服刑人员开展法律宣讲、心理辅导110余场次,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心理咨询、诉讼支持300余次……

这一连串的数字,是长春市法学会基层法律服务站工作交出的“成绩单”,这离不开吉林省委省政府和长春市委市政府对法律服务站建设的大力支持。

据介绍,吉林省政府从2015年开始,每年在预算内下拨基层法律服务专项经费1100万元,用于各级法学会支付法律咨询专家劳务补贴、交通补贴、 资料费补贴等项支出,有力地保障了法律服务站工作的可持续性。此外,长春市以及各区县也以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等方式,支持基层法律服务站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开展各项工作。

除了化解基层各类矛盾纠纷,实体化、全覆盖的基层法律服务站也延伸出更多的功能和作用,呈现出“一站一特色”的法律服务形式。

朝阳区德昌社区位于核心地带,一方面是经济繁荣、业态丰富的时尚商圈;一方面也面临着老、旧、散小区多,流动人口多的基层治理难点。朝阳区法学会依托红旗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了社区法律服务站,并且将“首席”工作深度融入社区治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我们依托党建联盟和区法律咨询专家团队,在朝阳区成立首家社区平安慈善基金,用于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目前已募集慈善资金175万元,正式开启了‘慈善、治理、服务’互通互融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德昌社区党委书记孙微表示。

为了确保慈善基金阳光、公开、透明运作,德昌社区依托朝阳区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组建了基金顾问团,由企业代表、法务代表、社区“三长”和辖区老党员共同加入的管委会对慈善基金进行监管。

此外,德昌社区还为朝阳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王晓璐建立工作室,开展了“律师下午茶”特色活动,吸引了许多创业青年前来这里喝茶聊天,相互交流在创业时遇到的一些法律问题。

南关区桃源街道社区法律服务站则链接了良智、创一、富港3家律师事务所,由南关区法学会出资,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合作协议,实现“首席”在社区法律服务站轮流坐班的常态化机制。

此外,宽城区法学会各法律服务站着力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基层党委政府分忧,经过广泛调研、深入分析,为农贸市场清退商户、集体企业下岗职工提供社保方面的法律意见,被广泛采纳;双阳区法学会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作为基层法律服务站重点工作任务,指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及时介入某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集体信访案,按照“一事一专班”组建工作团队为信访人代理案件,仅用3个月就顺利化解信访案件;九台区法学会将法律服务贯穿于优化营商环境全过程,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全程参与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等工作,减少矛盾纠纷,助力重大项目顺利开展。

值得关注的是,基层法律服务站也逐渐成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实践的重要载体。

位于二道区综治中心的法律服务站,同时也是长春市法学会联合二道区委政法委、二道区法学会确立的市级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实践基地。此外,朝阳区新华、德昌、二二八社区法律服务站也同步建成了社区级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实践基地,各级法学会捐赠了大量相关书籍,日常通过开展法治讲座、学习培训、法律咨询等活动,大力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