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作为老牌列强,曾经在世界上拥有若干海外殖民地。巅峰时期的英国,海外殖民地就有3000多万平方公里,法国也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

除此以外,在英法之前,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西方国家,在海外都有不少殖民地。似乎殖民地成为了西方列强的一种象征。

不过这么多西方列强中,有一个是比较特殊的,那就是沙俄。作为实力强悍的西方列强,沙俄曾经击败过强大的法皇拿破仑,可我们就没怎么听说过,沙俄在海外有什么殖民地的,这是咋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俄没什么像样的出海口

沙俄的前身莫斯科公国原本只是东欧一个不起眼的内陆小国。13世纪时,蒙古大军占领东欧的罗斯诸国以后,莫斯科公国便跟着蒙古金帐汗国混了。

由于在老大面前比较听话,因此在社团内混得不错。翅膀硬了以后,便打起了推翻老大的想法。被金帐汗国统治了200多年后,在15世纪后期,莫斯科公国攒足了力气,终于一举击败昔日老大,走上了独立自主之路。

此后的莫斯科公国,逐步兼并昔日金帐汗国旗下的公国,诸如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诺盖汗国、西伯利亚汗国等等,也因此莫斯科公国摇身一变,成为了沙皇俄国。

即便如此,沙俄也只是一个内陆国家,他们没有像样的出海口。眼看着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家,通过航海计划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沙俄也着急啊。

干着急没啥用,英法等国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也成为了航海大佬,这回沙俄不淡定了,发誓要夺取出海口,世界那么大,他们也想出去看一看。

17世纪中叶,沙俄来到了东方,他们在窥探了黑龙江流域以后,打算占领黑龙江口。为此他们不惜和清朝打了一场雅克萨之战,最终以签订《尼布楚条约》而告终。这么一来,他们夺取黑龙江口的计划就泡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堪察加半岛沿岸、鄂霍次克海沿岸地区,常年冰封,根本不适合作为航海远航的根据地。而且缺少一条通往内陆的航道,使得这些沿海地区的分量大打折扣。

彼得大帝时期,沙俄除了盯上了黑龙江口,还盯上了通往波罗的海的涅瓦河口以及通往黑海的顿河口。

  • 1700年到1721年,沙俄通过大北方战争,总算夺取了涅瓦河口以及大片波罗的海沿岸。只不过波罗的海也只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海洋,沙俄的海军,要想从这里走出去,还得经过瑞典、丹麦、德国等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同意,否则随时会遭到打击。
  • 1774年,第五次俄土战争过后,沙俄击败了奥斯曼土耳其,从而获得了大片亚速地区以及刻赤海峡。1783年,整个克里米亚汗国更是完全纳入了沙俄的统辖范围。

这么一来,沙俄便真正意义上拥有了通往黑海的顿河口,以及大片黑海北岸地区。不过问题是,黑海通往地中海,必须要经过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而俄土之间矛盾重重,所以说,不彻底击垮奥斯曼土耳其,这事儿也没戏。

由此可见,沙俄连一个像样的出海口都没有,又拿什么到全世界去打家劫舍呢?那么究竟是谁一直在为难沙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的围追堵截,导致沙俄只能专心打造陆军

俄国人一定不怎么喜欢英国人,主要是因为在沙俄向海洋发展的过程中,英国一直从中作梗。那时候英国是海洋霸主,正儿八经的日不落帝国。

而地球上的殖民地就这么多,已经有了一个法国作为竞争对手了,英国自然不希望再出现一个竞争对手。那为啥非要围追堵截沙俄呢?

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 第一,沙俄一直以来和欧洲格格不入,无论是文化还是信仰方面,双方差距都非常大。
  • 第二,当时英国已经进入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时代,而沙俄依旧是一个典型的农奴制帝国,沙皇一个人说了算,双方价值观完全不同,都害怕对方改变自己。
  • 第三,沙俄实力强劲,综合国力非同一般。和英国如果让他们参与到海洋竞争上来,早晚会瓜分走英国的大量利益。
  • 第四,保持大陆平衡。英国最担心的就是欧洲大陆统一后,自己面临被孤立的状态,所以沙俄这种具备统一欧洲大陆的潜力股,自然是英国重点防范的对象。

为此,每当沙俄打算进一步获取天然良港的时候,英国总能来插上一手。

  • 比如说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只要沙俄打赢了,那沙俄就能进军巴尔干半岛,正式拥有地中海沿岸。结果英法联军一起帮着奥斯曼土耳其击败了俄军。
  • 19世纪中叶,沙俄进军伊朗北部,打算通过伊朗进入海洋时,结果英国立刻进军伊朗南部,将沙俄结结实实地堵在了北部。
  • 1881年前后,沙俄在拿下中亚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后,打算进军阿富汗。结果又是英军从东印度公司出兵北上,不惜和沙俄干一架,也不允许沙俄继续南下。
  • 1904年到1905年,沙俄在夺取东北以后,和日本打了一场日俄战争,结果沙俄惨败,退出了东北。日本之所以敢打这场战争,主要是因为他们在1902年就和英国结盟了,因此得到了英国大量的支持。

由此可见,有英国拦着,沙俄是真心碰不到海洋。没法碰到海洋,那就没法通过航海计划获得殖民地。因此沙俄只能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发展陆军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俄只能对邻居下手,不断拓宽土地

由于海运比陆军优势大太多,即便是现在,长距离运输中,能够海运也绝对不会选择陆运。所以说沙俄是不可能彻底放弃海洋计划的。

1858年到1860年,沙俄就通过了《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从清朝手里割走了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伯力向北的黑龙江,全部纳入了沙俄的势力范围。他们终于实现了夺取黑龙江口的计划。

即便如此,其实这里也有长达8个月左右的冰封期。不过海参崴每年只有4个月的冰封期,距离实现他们的梦想,已经很接近了。为此沙俄将海参崴取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统治东方,将这里打造成了沙俄在远东最大的城市,以及著名的远东海军基地。

没法进入海洋,沙俄也没闲着,他们开始对周围的邻居一一下手。

西方部分主要针对的是瑞典王国、波兰立陶宛联邦以及奥斯曼土耳其。

  • 他们从瑞典王国手里,抢走了涅瓦河三角洲,也就是现在的圣彼得堡,以及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等地。
  • 他们从波兰立陶宛联邦手里,夺走了该国62%的领土,约有46万平方公里左右。包括了立陶宛、白罗斯西部、乌克兰西部等。
  • 他们从奥斯曼土耳其手里,拿走了克里米亚、格鲁吉亚等地,同时迫使奥斯曼土耳其承认巴尔干半岛各国独立。大大削弱了奥斯曼土耳其的实力。

东方部分他们获取的地盘就更多了,主要针对清朝、伊朗、中亚各汗国。

  • 他们从清朝手里夺取了15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迫使外蒙超过1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分出去单干。
  • 他们从伊朗手里,抢走了阿塞拜疆、东亚美尼亚。
  • 此外,他们也通过征服中亚的哈萨克汗国、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浩罕汗国等,拿到了中亚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但凡是沙俄的邻居, 总归都没落得什么好下场。没法在海洋中获得的土地和资源,他们从邻居身上一一得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沙俄的亚洲部分就等于是殖民地

其实我们仔细去看,作为一个纯欧洲国家,沙俄的三分之二领土都在亚洲。这本身就不合理。统治阶层属于欧洲,被统治的阶层属于亚洲,这不是跟其他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模式一样吗?

而且沙俄奉行的民族策略是,将这些少数民族的青年男子,都拉上战场充当前锋。一来可以帮助沙俄在前线作战,二来可以削弱这些民族在地方上的实力。典型的代表就有乌克兰哥萨克人、卡尔梅克人、鞑靼人等。

由此可见,沙俄的殖民地并不少,乌拉尔山脉以东,包括广袤的西伯利亚在内的亚洲部分,基本都是他们的殖民地。

殖民地那一套,显然已经过时了,属于19世纪的产物。二战以后,大量殖民地出来单干了,英法等老牌殖民强国,也相继吐出了自己的殖民地。比如说英国放弃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大面积的殖民地,法国也放弃了他们在非洲的大量殖民地。

紧跟时代潮流,沙俄昔日占领的大片殖民地,其实也吐出了一些,典型的就有中亚大片地区、外高加索等帝。不过包括西伯利亚、外东北等地依旧还在俄国手里。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则亡。这里顺应的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强权集团,顺应的是时代的规则。违背时代规则,为了捍卫心中的执念,认为自己一定最特殊的那个,那就只有被时代淘汰的厄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