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高校人才培养成果的好坏?除了大家最为关注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就是学生在校时参与各项竞赛的成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兰州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王世宁,不仅是兰州大学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严济慈物理学英才奖学金的获得者,还获得了2023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特等奖、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省级一等奖以及第五届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中斩获了嵌入式系统挑战赛全国一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官方数据表明,在第五届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中,共有来自1300余所高校的学生参与了竞赛,而在嵌入式系统挑战赛中,全国仅有23名学生拿到了该奖项。从这一竞赛成果来看,兰州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十分可圈可点。

一流的人才培养成果当然源自于一流的专业建设成果。据了解,兰州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前身是设立于1958年的半导体专门化,是全国首批设立该专业的八所院校之一。到了2008年,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的建设,让该专业本科到博士、从学术学位到专业学位形成了完成的教学、科研培养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一角度来看,兰大该专业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办学底蕴,成为了该专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底气所在。

如今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已经入选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建设实力有目共睹。

此外,该专业所属的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师资团队中,现有教职工185人,其中包括1位双聘院士1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位首席科学家等拥有重量级头衔的领军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兰大该学院先后有杨振宁、李政道、穆斯堡尔、丁肇中、戴维·格罗斯、罗雷尔、道格拉斯-奥谢洛夫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国内外顶尖学者前来访问讲学。与此同时,该学院每年均会派遣10余位教师在国内外一流高校进修或合作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常说,大学之大,在于大师。兰州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有幸受教于如此优越的师资力量以及专业实力之下,为其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发展前景自然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