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昨天上午,“杭州老潘”发了条朋友圈:中河里出来一窝小鸳鸯。(早前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 陈中秋 摄

记者赶往现场,就在体育场路北侧的中河里,一只鸳鸯妈妈带着7只鸳鸯宝宝,在河道里的水植物平台上休息,时不时下水游泳捕食。老潘说,有这个平台,鸳鸯才会出现在这里,它可供鸳鸯栖息、休息。

老潘2005年开始拍摄西湖鸳鸯,被大家称为“鸳鸯爷爷”。昨天早上9点,老潘路过中河,看到一群人围观,喊着“野鸭”,他定睛一看,是鸳鸯,细数一共7只鸳鸯宝宝,看起来是刚出生的。

老潘又在周围河道绕了一圈,观察鸳鸯的生存环境。“这里有小鱼小虾小虫,吃的没什么问题,河道一侧有水生植物平台,鸳鸯可以休息,也没别的台阶,野猫野狗不会伤害鸳鸯宝宝……”但老潘刚放下心来,就发现附近100米拐角处树枝上,站着一只夜鹭,这是鸳鸯的天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老潘说,他最担心还是来自人类的威胁,去年在浙二医院解放路附近的东河河道里,也发现了一窝小鸳鸯,可惜不久后鸳鸯妈妈被人用弹弓打死了……

昨天下午,记者再次去看望鸳鸯一家,沿着水星阁边的中河向东走了两百多米,终于找到了,跟了两个多小时,数来数去,发现小鸳鸯变成了6只,还有一只小鸳鸯去了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 陈中秋 摄

河面上空,一只鹭鸟扑扇着翅膀飞过。

河边石凳上,记者看到一条用旧的弹弓皮筋一指宽的黄色皮带,有一处破损了一半,很可能是用坏了替换下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6月,东河解放桥附近出现一窝鸳鸯,鸳鸯妈妈带着三只宝宝,这是小鸳鸯第一次现身东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先上报这个情况的,是西湖鸳鸯护卫队队员陆建利。当时他告诉橙柿互动,6月14日,队员们在东河发现了一只母鸳鸯带着小鸳鸯,大家特别高兴,因为这是鸳鸯守护队第一次在东河确认繁殖成功的鸳鸯种群。

可是6月17日再去看,发现少了母鸳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我们打听到,母鸳鸯被路过的三名男子用弹弓打死了,捞上来的时候,头上带血……”

三只小鸳鸯还没长大,很多本领都没有学会,只能“邋里邋遢”地出现在排水口,相依为命。而同一天,西湖里的小鸳鸯却在妈妈的保护和带领下,安心地觅食、游湖。

从此,鸳鸯护卫队队员从早到晚,每天在东河边巡逻守护,他们还给三只小鸳鸯起名“东河三宝”。

看到惊吓小鸳鸯的人,他们会上前制止。有些人出于好心,用食物投喂小鸳鸯,他们也会上前劝阻。

为什么不能投喂野生小鸳鸯?

陆建利说:“如果它们习惯了投喂,就将失去野性,很难获得自然界的生存能力。所以对它们最好的保护,就是不投喂,不惊吓,不打扰。”

去年夏天,东河两岸的居民、社区、街道,都积极参与保护小鸳鸯,安吉路实验小学老师带着孩子们去现场看望守护,护卫队员冒着酷暑坚持守护33天后,“东河三宝”终于成功起飞。

北京盈科(蚌埠)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天宝说:“鸳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如果没有特许猎捕证或者违反特许猎捕证规定,处以没收捕猎工具,没收猎获物品,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并处以违法所得2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如果没有猎获物或猎获物价值不足5000元,并处1万以上10万以下罚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 陈中秋 摄

我们该如何保护这些小鸳鸯呢?

陆建利给出了四点建议:“切勿投喂、切勿惊吓,以保护它们的野性;不要靠近,如果关心它们,远远地看看它们,安好就好;如果有人投喂、惊吓它们,要劝阻;如果有人要伤害它们,请制止!”

在中河发现三只小鸳鸯的老潘呼吁大家:“不打扰、不惊吓、不投喂,小鸳鸯还是有生存希望的!”

出现在中河的鸳鸯一家,都市快报·橙柿互动将持续关注。如果读者和橙友发现附近有人用弹弓,可以马上和我们联系,也可以直接报警,让我们共同守护鸳鸯宝宝健康长大。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汤晨琛

摄影 记者 陈中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