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奥维云网(AVC)联合德国TüV莱茵对市面上销售的多款洗地机的核心指标进行了公开测试。结果认为,相关产品综合表现出色,不过在滚刷防缠绕等部分能力上仍有提升空间。

与此同时,提升洗地机毛发防缠绕能力,是头部品牌的共识。近两年,“防缠绕”一直是各头部品牌拳头产品的升级重点。特别是今年以来,洗地机新品密集发布,各类全新的“防缠绕”设计,更被作为了多款产品的主打能力。那么,洗地机毛发防缠绕,究竟哪家强?

追觅:“主动式0缠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几天前,追觅一口气发布了包括H20、H30系列的六款洗地机新品,在防缠绕方面,全新推出的“主动式0缠毛技术”,作为六款新品的通用能力。据了解,“主动式0缠毛技术”,采用“一梳、二割、三吸、四洗”流程:恒压梳齿刮条主动实时贴合滚刷,拦截、梳顺毛发,实现防缠;割毛齿刃配合61mm直径大滚刷,勾取缠毛并割断;飞翼环吸风道系统,搭配大吸力,配合吸净毛发;720°正反转洗滚刷,仿人手交替搓揉,使缠发蓬松以便被精准勾割,并同步清洁滚刷盖,彻底实现滚刷0缠毛。

从设计思路看,追觅是将“防缠绕”作为了一项系统工程,做到防缠、净吸、清洁,这是追觅洗地机毛发防缠绕的最新特色。

添可:浮动刮条+滚刷正反转

今年初,添可发布了芙万Stretch系列,从公开信息来看,添可洗地机的毛发防缠绕,当前主要通过浮动刮条+滚刷正反转实现。其中,刮条的浮动设计,意在实时调整与滚刷绒毛的位置,在清洁过程中将毛发从滚刷上刮除,来防止毛发缠绕;滚刷正反转的设计,则是在清洁过程中采用通过类似搓揉的方式让缠绕在滚刷上的毛发打散或松动,配合清理。

整体来看,添可当下的毛发防缠绕设计,与追觅类似,大滚刷也是二者在物理结构上的共同选择。三个小的不同,一是在于刮条有些许差别;二是在于添加不添加刀片;三是在于是否做了系统性描述。

美的:平面防缠绕

美的洗地机目前的代表产品是GX5 Pro,采用平面防缠绕设计,通过梳齿+平板双刮条组合的方式,来解决滚刷毛发缠绕的问题,当滚刷遇到毛发时,梳齿结构刮条会首先进行深层剥离,将毛发从滚刷上梳开。随后,平板刮条会将剩余的毛发和杂物刮除,来解决毛发缠绕在滚刷上的问题。

米博:“无滚布”+地刷主动升降

米博在今年AWE期间推出了包括Q8和V8在内的8系洗地机。在毛发防缠绕方面,米博主要传承了经典的“无滚布”设计,并且配合45度圆弧倒角设计、地刷主动升降:滚刷材质,采用高分子PVC,去掉了绒毛滚布结构,直接尝试避免滚布对毛发的拉扯和缠绕;刮条两端设计成45度圆弧倒角,毛发会沿着倒角运动,地刷在高速旋转时形成螺旋式虹吸力,防止毛发缠绕;地刷智能升降,主动释放毛发。毛发或者直接吸入,或者以松弛的状态在地刷部分团成小球状,去除也比较方便。

从设计来看,米博的对毛发防缠绕的态度,始终带有“防患于未然”的意味,就是争取避免毛发往上缠,而不是采用后续处理的机制,这和多数洗地机产品都不同。除了防缠绕之外,“无滚布”设计还带来了另外的特性,比如免烘干、更高效的自清洁,以及相对可能更长的滚刷寿命(因为其它一些有滚布产品的防缠绕结构,使用后的清洁、烘干等,难免导致滚布老化),理论上说就能降低时间和资金成本。

Shark:双刮污设计

Shark在今年主打的是机身的薄,推出的E5S1是一款“平躺”厚度8.9cm的产品,意在更好地进入家居底部。在毛发防缠绕方面,主要是采用了双刮污设计。从物理设置上看,与美的 的平面防缠绕类似,也是使用了双刮条组合。一方面是用防缠绕齿梳,像梳子一样将毛发从滚刷上梳开,并引导直接进入污水箱;另一方面是用每分钟刮污500次的平直刮条,紧密地贴合滚刷表面,刮除滚刷上的污渍和毛发,减少毛发缠绕的可能。

就洗地机产品的发展而言,刀片切割、梳齿梳松、刮条刮除等能力的单独使用,是早期常见的毛发防缠绕操作。从以上产品来看,当前,洗地机产品主要是采用组合式方案,来更好地解决缠绕问题,虽然细节上有不同,但有滚布产品,基本也都会倾向采用比以往更大的滚轮尺寸,意在打散毛发的正反转能力,基本也是共同选择;同时,无论有无滚布,用大吸力将毛发更快吸入,应该算是品牌共识。

追觅的单独某项防缠绕技术,都不算十分特别,但用系统性的思维,提出解决方案,有助于让消费者更好感知洗地机的毛发防缠绕能力;而米博,直接去掉滚布,从源头降低毛发缠绕风险的思路,也有独到之处。

当然,毛发防缠绕的体验升级,在一段时期内,应该没有止境。毕竟,以整体体验来看,防缠绕不仅在于“防”,也同时在于后续对残留毛发的处理,除了滚刷本身,滚刷罩、管道内部等处同样可能有毛发残留,目前应该还没有产品能100%解决相关问题,这就需要用户,在体验“毛发防缠绕”能力的同时,依然要保持定期清洁洗地机的习惯。至少,现在还是这样。(丁科技网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丁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