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虽然展现的只是中国社会市井小人物的人生故事,没有悬系也没有陡转的情节,但却非常吸引人。人物心理刻画细腻生动,让人有一种亲历感。

这是第一次看伊北的书,合上书,我在心里猜测伊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想象中,她应该是一名女性,因为她把女性的心思揣摩得细致又真实,而且她还应该有一定的年龄了,至少上山下乡、支援社会主义建设这些事情亲历过,要不不会会写得那么真实动人。

没想到作者竟然是一名80后,而且还是一名男生,太惊讶了!原来年代感并不是藏在一个人的经历里,而是诞生于一个人的思索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曾经经历了很多,但什么都不往心里去,一切只是过眼云烟,过去就过去了。这样即使经历很多,记住的也只有当下。

而作者笔下的《六姊妹》,写建国后何常胜携家带口从扬州江都移居安徽淮南,在二十年间,连得六个女儿,终于改革开放迎来了生命的好时光,却在一场车祸中告别人世。何家的大女儿家丽和奶奶何文氏、妈妈刘美心一起承担起了家庭重担,安顿妹妹们成家立业。

随着时代的变化,何家六姊妹也相继经历了婚恋、工作、生活等命运起伏,但她们团结一心,共同面对人生的风雨,在生活的磨砺中,六姊妹们也终于明白父亲生前反复强调的“家”的意义。

无疑,作者是一个深邃的思考者,他的思想远超出了他的履历和年龄。

他写即使知道为民不爱自己,但始终相信生活会改变为民的秋芳,“她早就知道成人的世界,胡闹并不能得偿所愿,她更相信铁杵成针滴水穿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被炮竹炸瞎了一只眼睛,一度痛不欲生的家欢,在秋林的陪伴下从勇敢地戴上眼罩上学到扯掉眼罩,不再在意别人的眼光,因为“她发现人就是这样,你越躲躲藏藏抠抠搜搜,别人便越好奇,越把你当成异类”。

写何常胜去世后,六姊妹在各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