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红星新闻报道,美国财长耶伦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谈及中国在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存在所谓“产能过剩”。耶伦称,美国会会针对战略领域进行投资补贴,但不希望中国向产能严重过剩的企业提供大量补贴。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按照美方逻辑,美国进行补贴就是“至关重要的产业投资”,别国进行补贴就是“令人担忧的不公平竞争”;美国向世界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就是“自由贸易”,别国向世界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就是“产能过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接受美国电台节目《Marketplace》采访时,再度炒作中国在电动汽车、太阳能等领域存在所谓的“产能过剩”,被主持人质疑美政府也在这些领域提供巨额补贴。

对此,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发文,“翻译”耶伦给出的解释,一语道破美国的双标言行。根据《Marketplace》近日发表的文章,该媒体主持人在采访耶伦时,提到美国政府通过芯片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等提供补贴,投入了数十亿美元。

华春莹把耶伦的话“翻译”了一下:美国可以通过发放补贴的方式支持本国工业,因为这是战略性的。但是,当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这样做时,那就是不公平竞争。这就是典型的美式双标。事实上,美国在这方面可谓是惯犯。就拿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来说吧。在电动汽车等新兴技术领域,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产能过剩”。相反,全球正面临着产能不足。而美方的指责,显然违背了“比较优势”,这一早就被反复证实的经济学基本原理。

自由民主似乎已经成为了美国当地的一个笑话,就在近日,美国白宫再次传来消息,将中国新能源电车的关税从之前的25%提升到了100%。这也表明美国这次彻底的对我国摊牌了,开始打响“关税战”的开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从我国出口到国外的新能源电车到了他们口中反而成为了“产能过剩”。而面对他们一次次的抹黑,人民日报再次的敲响了警钟,耶伦没过多久就被问的哑口无言。

对于美国的种种表现只能说我们的实力太强了,让他们都慌了。而在关于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的这个问题上,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甚至是多次提到中国政府对车企的补贴问题。按照她的说法就是因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能够如此迅猛,是因为中国政府给了大量的补贴,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中国汽车企业而言,建造经销和售后渠道需要巨大投入,而复杂的政治风险使得这种投资显得不明智。因此,中国车企对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持慎重态度,而拜登政府的新关税政策只会进一步强化这一现状。既然不将美国当做主要市场,那么美国针对中国汽车企业的政策,也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美国高关税政策的实施如同一拳挥在空气里,无法产生预期的实质性效果。以太阳能产品为例,中国向美国出口330万美元的太阳能电池,仅占中国出口总额的0.1%。类似的情况在多个领域都显露无遗。

不得不说,美国的这些做法,就是想通过限制中国的发展来保护自己的市场地位。这种双标行为,只会让人对美国所谓的“公平竞争”嗤之以鼻。总结而言,美利坚合众国针对中国的税收政策与责难无疑是其贸易保护主义手段的进一步展现。美国期望通过遏制中国先进产业的发展,从而捍卫其在全球经济中的霸主地位。然而,此种策略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更对全球贸易环境造成了负面效应。

可以说从2018年特朗普任职美国总统的时候开始,美国方面就一直没有结束过对我国发展的打压措施。一直到后来拜登政府上任,不仅延续了这方面的加征关税措施,甚至还对此加大了力度,严重的破坏了全球经贸的体系。不过美国方面这样的行为完全就是在给我国泼脏水,他们的产品售卖受到影响不考虑自己的问题,反而要制裁我国相应的行业发展。

日前,中国日报网援引企业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共识,强调“中国产能过剩”之说违背基本经济原则和市场规律,指出全球化时代要求国际社会基于公平竞争和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合作,而非设置人为壁垒。此外,扬子晚报网深度调查报道揭示,所谓“产能过剩论”背后隐藏着西方某些资本利益集团遏制中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意图,呼吁国际社会应秉持市场经济原则,公正评估中国产能在全球经济复苏与绿色转型中的正面影响。

驻美国使馆发言人也表示,美方此项举措是“带头违规”的表现,无法取信于国际社会。美方对中国产业的打压并不能证明美国的强大,反而侧面反映了美国的不自信;中国发展不会因此而止步,外界的压力只会激励中国人民更加奋发图强。在中方表示严正反对的同时,西方阵营也对美方的做法表示不满。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称:“破坏全球贸易绝对是个坏主意,我们尽可能反对这一做法。”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关税大棒”落下后,连德国总理朔尔茨都感到震惊和担忧,认为“保护主义最终只会让一切变得更加昂贵,我们需要的是公平自由的全球贸易。”德国多个工贸协会也发声,旗帜鲜明地反对美国加征关税,并警告欧洲不要效仿美方做法。很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欧洲和美国的立场并不一致。欧洲是一个多元化的地区,是影响世界格局最重要的一极。虽然欧洲国家立场各不相同,但有很多共同点,特别是并非所有的欧洲国家都随美起舞。

拜登圈定的战场看似高明,实则是中国的主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生产地,中国拥有联合国列明的所有工业品类,包括了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带来的是低廉的生产成本和强劲的竞争力,目前随着中俄合作的升级和欧洲市场的打开,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中国产业已经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攻城略地”,失去美国市场对中企来说并非不能承受。对此法国企业家贝特朗表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如此之强,以至于美企无法与之竞争,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国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在各个领域都在急速追赶,甚至是反超美国,新能源电车也在其中,如今我们的电车行业已经开始辐射全球,甚至一度有站稳脚跟的趋势,这样的情况美国怎么可能“坐以待毙”。我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地大物博,资源够多,人也够多,所以任何生产业发展速度都很快,毕竟产能摆在这里,而真正让我们在国际场有立足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制造”这四个字的说服力,性价比高、产品质量够硬,这才能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