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9月西安,邱会作刚刚刑满释放不久,此时的他已经是位73岁的老人了,出狱后的日子过得平淡且安宁。

虽然邱会作每个月都有200元的安置费,但因为房租水电伙食费等花销就要占用一百多元,所以日子相对拮据一些。

好在邱会作在部队多年,又是穷苦人家出身,生活上也朴素惯了,他常说:“现在比过去打仗的日子好太多了,只要能有口热饭,冬天不受冻,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因为政策调整,邱会作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他的生活费涨到1500元,行动也方便很多。

这天他到北京去探望老战友,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听说消息后,马上设宴邀请邱会作,席间众人觥筹交错,相谈甚欢。

张震将军更是一直称呼邱会作是老同学,那么为什么张震会喊他老同学呢?

邱会作为何会与老战友的境遇天差地别?他身上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经历?

阔别多年的酒宴

话说张震得知邱会作来京后也很高兴,马上将手头紧急工作整理妥当,因为当时他是国防大学校长,出于方便考虑,就在国防大学设宴邀请邱会作及其一众老战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赴宴前张震还带去了自己珍藏多年的茅台,他给邱会作倒了一杯酒说道:“今天我做东请我的老同学吃饭,必须要上好酒才行。”

起初邱会作以为自己听错了,他迟疑地望着张震说道:“老同学?您喊错了吧?”

席间众人皆是一愣,大家都在默默回忆着,猜测着邱会作和张震到底是在何时有着同窗情谊?

只见张震哈哈一笑说道:“当然得叫老同学,你不记得了过去咱俩都在抗大深造,一个队一个支部的同学,你怎么忘记啦?”

邱会作猛地想起来,抗日战争时期他曾被派往山东负责后勤经济工作,是新四军第4师供给部政委,而张震是新四军第4师参谋长。

当年第4师受到日伪军重重封锁,物资供应很是艰难,是邱会作想方设法解决第4师的燃眉之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后勤保障方面展现的卓越才能让张震早有耳闻,抗战时期二人虽未见面,却也都听过彼此的大名。

记起往昔,皱纹横生的邱会作也端起酒杯,豪迈地答道:“的确是老同学。”说罢便一饮而尽。

席间已是古稀老人的革命先辈们,有说有笑,聊得最多的还是当年的那些事,那些人,尘封多年的记忆也一点点浮上邱会做的心头。

惊人的后勤才能

邱会作出生在1914年江西省兴国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据说红军打土豪分田地期间,邱会作家作为贫农也分到了田,一家人生计得以维继。

对于共产党和毛主席十分感激,从其爷爷辈就开始参加革命,邱会作和哥哥也自小就加入红军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是天赋使然,邱会作虽然没上过几天学,但在部队后续学习中他展现了过人的数字敏感度,计算能力很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组织识人用人,也很注重对邱会作的培养,他先后任军委供给部统计员、政治指导员、即便是后来调到军委工作,也没离开过与后勤有关的工作。

可以这么说邱会作是天生吃这碗饭的,并且干得也是相当好。

红军长征时期,邱会作负责供应部的行军管理和后勤运输工作,他将众多繁杂的事项管理得井井有条,一丝不苟。

当年红军长征的困难多,物资供应更是困难,邱会作不仅要解决数万红军的吃饭问题,穿衣问题,还涉及武器弹药供应问题。

每每遇到困难时,他都会与上级领导一起想尽办法,像是红军过草地前,虽然没找到足够的干粮,但邱会作还是搞到一些青稞,虽然数量较少,但关键时刻也起到一定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副主席过草地时,由于长期营养不良身体状况比较差,连夜发起了高烧,当时部队里没有任何退烧药物,是邱会作带领几个队友连夜跑到数十里外的山上敲冰块,奔波十几个小时带回来给周恩来副主席进行物理退烧。

后来过草地的时候,邱会作和队友做了一个担架,一步步地将周副主席抬出草地,周副主席在邱会作的照料下,身体也逐渐恢复了健康。

邱会作做后勤工作时,不论上级、同事还是下属,对其评价都是“铁面无私”,他办任何事都严格按照规定,谁来说情也不认。

邱会作不会因为自己负责物资供应,就会私下多吃一点粮食,也不会占公家一分便宜,特别是爬雪山,过草地时期邱会作保障了中央纵队的物资供应工作。

后来就连毛主席也夸过他:“中央纵队爬雪山,过草地没有饿死过人,邱会作是立了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征队伍到了陕北后,吃饭成了首要解决要务,当时负责后方工作的周副主席对邱会作说:“筹粮的事我交给你办了,务必要在4个月内筹集300担粮食。”

邱会作接过任务后二话没说,东奔西跑只用了2个月就筹措了300担粮食,周副主席对其尤为赞赏。

直到没多久陕边宁书记李富春找到周副主席,点名要将邱会做叫去搞经济工作,周副主席虽然同意了,但供给部的位置也一直给邱会作留着,因为他是最合适的人,也是最能干好的人。

从1936年后,邱会作不论做什么职务,都离不开搞粮食,搞物资这几件事情,由此可见他的后勤管理能力的确得到上层各级领导认可,其中自然也吸引到林彪的注意。

得上级赏识

1949年3月底,四野在北平召开师级以上干部会议,邱会作本身作为45军的政委是轮不到他上台发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当时的军长黄永胜是个颇有性格的人,不管别人好说歹说黄永胜都不愿意上台,于是邱会作便被推了上去。

会议上邱会作专门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要反复进行艰苦奋斗教育,二是要处理好与新区地方关系,三是做好干部思想工作,特别是婚姻家庭方面,他的这三个观点给林彪留下极深的印象。

虽然林彪和邱会作同在军中,但因为一个在前线指挥打仗,一个在后方管理粮草,所以并无交集。

可这次大会的邱会作着实让林彪亮了眼睛,并且会后林彪专门找到军中主管政治宣传的部长,向其了解邱会作的个人情况,平时惜字如金,心高气傲的林彪难得能对别人露出赞赏。

他对身边随从说道,“邱会作这个人,有思想,有能力,是个可用之人,将来也会很有发展前途,只可惜我过去并不认识他,彼此交集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邱会作对林彪的印象,就只知道他是个很能打仗的人,其他也是一无所知,时间很快到了11月份,由于人员更迭45军的军长换成了陈伯钧。

一次会议中林彪接见了陈伯钧和邱会作,林彪先是罕见地表扬了45军在战斗中的表现,认为他们是一支能吃苦,能打硬仗的部队,指挥官作风好能力强。

整个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并且会议结束后,林彪还特意留下两人吃了个便饭,这对于向来眼高于头顶的林彪来说是极其少见的。

后来因为工作原因邱会作跟林彪逐渐熟悉起来,也见识了几次他在作战会议的样子,几次亲身经历下来,让邱会作对林彪也逐渐产生了敬佩之心。

抗战胜利后邱会作便进入东北跟随林彪作战,在此期间他便成为了8纵的政委,当年8纵在参加辽沈战役时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8纵在辽沈战役中丢失过一个叫“小紫荆山”的阵地,身为政委的邱会作火速赶往驻地。

他对指战员说道:“两小时必须重新夺回小紫荆山阵地。”

邱会作说完端起枪便冲锋陷阵去了,余下的战士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邱政委端枪了!”

大家只微愣了几秒后,便紧跟其后,勇猛冲击,没多久就重新夺回了失地。

1955年邱会作成为中将,4年后得到党中央提拔信任,他被任命为总后勤部部长。

邱会作当上总后勤部部长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各单位部门经费拮据,他组织各部队开荒种粮,种菜,养猪,养鸡,办各种农场,号召自给自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3年灾害时期,部队系统无军人出现浮肿,无人员因饥饿死亡,而且还从农副业生产经费中给国库上缴了二十多个亿,那时就连周总理都夸赞他是最能干的总后勤部长。

之后的邱会作更是一路升至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长,可谓达至人生巅峰。

老年之路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在那段特殊时期邱会作走了一段弯路,直到1981年邱会作被保外就医。

相关部门考虑到邱会作的妻子胡敏是西安人,所以将他安置到了西安,邱会作到了西安后,相关单位不但每个月给他发一定的生活费,还安排了住处让其得以与家人团聚。

公安部门还为其上了西安的户口,当邱会作拿到有自己名字的户口本时,还幽默地对妻子胡敏说道:“年轻的时候,大家都说我是西安的女婿,现在老了我可是成为倒插门老女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邱会作年龄大了,身体不好,所以养家的重担一度落在妻子胡敏的身上,胡敏曾在部队行医50年,医术高明为维持生计,就重操旧业,后来还成为附近小有名气的神医。

只不过后期因为要照顾邱会作的身体,所以胡敏也就不再对外行医了,邱会作在西安的日子起初虽然有些清贫,但他非常乐观,也很感恩。

闲暇时刻他常常会去邻居家借书借报纸看看国家大事,因为曾经有过经济工作经验,当得知国家有改革开放政策时,他也高兴地对家人说道:

“改革开放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举双手赞成。只有改革,我们国家才能前进,人民才能过上好日子,改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缺点或是错误,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错能改,方能焕然新生。”

1992年,因相关政策再加上一些老战友的帮忙,胡敏军籍恢复,也能重新享受到师级干部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他们夫妇二人在西安政府的安排下进入某干部离休所安度晚年,不仅生活费翻了翻,考虑到两位老人年纪大出行不方便,还配备了一辆专车,对此邱会作更是感激涕零。

回家的愿望

进入21世纪后,随着邱会作年纪一天大似一天,他其实很想回家乡江西兴国看看,只是他又很害怕因为自己曾经的错误而不被接纳。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兴国县其实早就在广场修建了一座有54位将军的石雕像,其中就有邱会作,事实上一开始对于要不要设邱会作雕像时,当地政府也讨论过,但最后大家还是一致决定设立邱会作雕像。

这是因为历史对于每个人的罪错功过,早已有了评价,如果故意抹去一个人的功劳,其实也无助于后人去了解历史的全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兴国县政府得知他想要回家的消息后,更是给邱会作回信说道,“兴国就是你的家,想回家了就常回来看看。”

只可惜正当邱会作想启程回家时不慎摔断了腿,2001年病重被送回北京治疗,于是他想要回家乡看看的计划便被搁置下来。

邱会作到了北京后便被确诊为癌症,治疗那段时间里家人和医生护士考虑到老人年纪大了,所以一直对其隐瞒病情。

或许邱会作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早有心理准备,他时常会趁着自己清醒时,不止一次地对妻子和孩子说道:“我很感激西安的组织领导,在那里我度过了人生里最平静的日子。我也很想再回老家看看,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这个机会了。”

家人听邱会作说完,都强忍着泪水鼓励老人安心治疗,等出院后再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2002年8月3日,邱会作因病在北京逝世,自发参加他追悼会的有近1000人,都是老人昔日的战友、部下、还有社会各界群众。

然而当时由于多种原因,邱会作老人暂时被安葬在八宝山。

直到2008年,邱会作的家人为完成老人回家看看的遗愿,便通过相关部门将他的骨灰迁至兴国县上密村,至此完成老人心愿。

纵观邱会作的一生,虽走过弯路,但老人真心悔改,更感恩党组织的宽容,老人在战争年代为国为民所作的献,也不应被后人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