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北方集群在哈尔科夫方向发动新一轮进攻,乌军边防部队因缺兵少将被迫后撤,失守数个边境据点。战事失利迫使泽连斯基去往前线视察,并承诺将会从其他方向调兵增援。但对于这一决定,乌克兰军方内部却给出了反对意见。

【装备了布雷德利步兵战车的乌军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装备了布雷德利步兵战车的乌军部队】

近日,随着拉平上将指挥的北部集群在哈尔科夫方向上的俄乌边境发起新一轮进攻,这场“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俄乌冲突的新焦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甚至还亲临前线视察,并表示将抽调包括基辅卫戍部队在内的一系列部队支援哈尔科夫。

哈尔科夫之所以会成为焦点,主要原因还是在2022年的2月24日,参与特别军事行动的俄军V集群就曾从同一方向进入乌克兰,并只用了不到12小时就将坦克开到了哈尔科夫城外。但由于莫斯科方面的轻敌,一线参战人员不足3万的V集群根本无法有效控制自己在卢甘斯克、哈尔科夫与苏梅3个州的战线。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在2022年9月乌军发起的哈尔科夫反攻行动中,V集群在短短3个星期里几乎失去了在哈尔科夫与苏梅2个州的所有控制区,被迫后撤回本土与卢甘斯克州进行修整。

【哈尔科夫反攻行动态势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尔科夫反攻行动态势图】

从今天的视角来看,V集群在哈尔科夫的战术失败对于俄乌冲突产生了深远影响。莫斯科彻底失去了靠军事优势施压乌克兰谈判,在短期内结束冲突的机会,整场冲突也随即进入到了遥遥无期的消耗战阶段,直到现在。所以当新组建的北方集群时隔2年再度发起哈尔科夫攻势时,外界会对这场攻势抱有异乎寻常的关注度也就可以理解了。

当然除了一些“历史因素”影响外,乌军在这次攻势初期的表现也是美西方国家紧盯局势变化的主要因素。

【参与特别军事行动的俄军V集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与特别军事行动的俄军V集群】

2年前驻守哈尔科夫的乌军部队是拥有大量专业士兵的57摩步旅和92机械化旅,但在经过了2年多高强度交战消耗后,今天的乌军虽然保留了不少精锐部队番号,但这些精锐部队里面的士兵却大多以缺乏训练的动员兵为主,只能胜任依托完备防御工事的防御性作战。

然而要命的是,由于乌克兰军队内部的贪腐问题,基辅当局为哈尔科夫乌军提供的4亿美元防线修筑预算中的3.66亿美元早已不知去向。以至于当俄军打过来时,外界突然号称“坚不可摧”的哈尔科夫防线其实根本就不存在。

【烂尾的哈尔科夫防线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烂尾的哈尔科夫防线设施】

这也是为什么泽连斯基会冒着相当大的风险前往哈尔科夫视察,并表示将派遣大量增援部队的原因。毕竟在哈尔科夫乌军训练不足、装备不够、防御设施也不完善的情况下,身为总统的泽连斯基只能用这种方式提振前线士气,并依托兵力优势对抗俄军在火力、装备等硬实力上的优势。

不过虽然泽连斯基有意加强在哈尔科夫方向上的防御,但乌克兰军队高层却并不认可这一决策。因为俄军开辟哈尔科夫战线后,乌军需要防备的战线长度已经超过了1000公里。

要知道乌军现在手上的坦克装甲车辆加起来有没有1000辆都是个问题,许多部队都只能靠民用车辆。重型火炮、防空导弹之类的支援装备数量就更不用说了,从俄罗斯空天军肆无忌惮扔炸弹的样子就能看出来乌军在这方面同样不富裕。

【被摧毁的乌军凯撒自行火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摧毁的乌军凯撒自行火炮】

更重要的是,虽然西方媒体普遍炒作称拉平的北方集群正在开辟北方战线,但俄军真正涉足的地区其实只有靠近哈尔科夫的边境地区,投入的兵力更是只有区区4~5个营战斗群,占整个集群的不到十分之一。

苏梅州也好、基辅州也罢,这些俄乌边境地区仍然相安无事,而这也迫使乌军必须要考虑到剩余9成的北方集群部队会从这些方向发起更大规模攻势的可能性。

所以不是乌克兰军队高层不想执行泽连斯基的命令,而是在这一系列因素的限制下,乌军没有太多的兵力资源去增援哈尔科夫。万一乌军前脚刚把在苏梅州甚至是基辅州的卫戍部队调往哈尔科夫,后脚俄军就对基辅发动第二次突袭的话,乌军可就不一定能像2年前一样挡住这波攻势了。

【2022年俄军突袭基辅的机降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俄军突袭基辅的机降部队】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说泽连斯基的决定是错误的。因为在俄罗斯有意将俄乌冲突长期化后,控制一线部队伤亡就成为了比攻城略池更为重要的战略目标。

这一点从拉平只出动4~5个营就敢发动哈尔科夫攻势的决策中就能看出来,而这也意味着进一步扩大北方战线,对苏梅、基辅发动新一轮进攻与俄军控制伤亡的目标是互相冲突的。

泽连斯基很可能就是瞅准了这一点,所以才会要求抽调基辅卫戍部队增援哈尔科夫。但谁又能保证,在这些地区的兵力被调走后,俄军不会瞅准时机不顾伤亡地发起进攻呢?

毕竟战场主动权现在掌握在莫斯科手里,乌克兰能做的只是在战术层面上进行反制,而难以在战略层面重新主导前线局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