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知青上山下乡恋上陕北汉子,44年没回家,父母却在北京给她留了栋房。

2002年64岁的梅阿姨接到家里哥哥打来的电话,让她和丈夫到北京养老,表示北京医疗卫生条件更好,父母还特地给她留了套房子,衣食住行都方便,更适合养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梅阿姨想都没想便拒绝,表示自己习惯了在陕北的农村生活,已经和这儿的黄土高原融为一体,不想再回到北京生活,而且这已经不是梅阿姨第一次拒绝哥哥的邀请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女知青爱上陕北黄沙漫天的生活,甚至不惜放弃一套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山下乡,艰苦插队

1955年小梅出生于北京大院,上头有三个哥哥,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儿,因此全家都宠着她,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上学都是三个哥哥轮流接送,也从未为生计发过愁。

后来小梅渐渐长大了,15岁的她出落得越发水灵,因为读过书,形象气质也很好,是那个年代不可多得的女知青。

除了被三个哥哥宠着,还有一个青梅竹马曹文远。

曹文远一直暗恋着小梅,两家的父母关系也很好,还一直商量着将来要做亲家。

可命运的齿轮总会在不经意间转动,小梅万万没想到,一个上山下乡的决定竟会从此改变自己所有的人生轨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1年,上山下乡的热潮席卷全国,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的小梅第一次向往外面的世界,于是毫不犹豫的和三个哥哥一起报了名,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

离开的那天,父母含泪送别,小梅坐在火车上却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她想书里的世界就要成真了。

她在繁华的北京城长大,看到的都是车水马龙的街道,绿瓦红砖,灯红酒绿,她从未见过农村的生活和景色。

她或许会见到白雪皑皑的雪山,清澈见底的湖水亦或是神秘诱人的森林。

然而当小梅跟随大部队来到真正的陕北高原,她顿时惊呆了,这里没有植被,没有森林,更没有她憧憬的湖泊流水,只有一望无际的黄土,想长出庄稼都难。

这和小梅理想中的世界大相径庭,面对未知的生活,她多了些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那个年代宝贵的知识青年,小梅和三个哥哥被平分到当地的生产大队,开启农耕生活。

这下不仅父母不在身边,连哥哥都离开了。

小梅需要独自面对接下来的生活,因为她是队里唯一的女生,生产队考虑到她和男孩子一起住不方便,于是就把她安排在当地条件还不错的一户人家艾小源家。

小源家有四个窑洞,小梅和妹妹艾小琴住一起,两人还处成了好姐妹。

平日农耕时大家互帮互助,艾家兄妹知道小梅是北京来的知青,所以很照顾她,经常抢着帮她干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插队的生活也比小梅想象中艰难,她每天早出晚归,住在窑洞里,吃着粗茶淡饭,这对于在北京大院长大的小梅来说,生活质量降低了不止一个档次。

每天干完农活回家,小梅都会委屈的掉眼泪,不仅是因为累,更是因为思念北京的父母和亲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遭遇意外,情愫暗生

然而不过半个月,小梅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因为在这里她遇到了朋友,艾小琴总会在她想家时安慰她,逗她笑。

艾小源则像一个大哥哥一样照顾着她,帮她一起干活。

一开始小梅只当艾小源是大哥,直到一次播种任务,大家要在被雨水冲积的山沟里种谷子,要强的小梅想提前完成任务,于是选择独自出发。

但她不知道陕北是多山的地方,一个不留神可能就会跌落万丈悬崖。幸运的是,小源看到小梅独自一人后偷偷跟上了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梅播种完希望快点回家,谁知她正在一步步朝危险靠近,由于雨天路滑,小梅一个打滑差点跌下悬崖。

好在这时一个宽厚的手掌一把拽住她的衣领,将她救下。

小梅还没反应过来就看到艾小源的脸,此时她才明白原来是艾大哥救了她。

虽然两人已经认识了很久,但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小梅能感受到艾小源宽厚的肩膀、健壮的身体以及有力的心跳。

艾小源看到小梅被吓到腿软,二话不说把她抱起,小梅第一次认真打量这个男人。

他不像城里的男孩子皮肤白净,他就是一个纯正的陕北汉子,浑身上下都透露着浓浓的荷尔蒙气息,不仅让人很有安全感,还分外令人着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意外瞬间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从此两人像是心照不宣一样确认了关系。

于是有天小琴找到小梅,对她说“姐姐,我手划破了,可后山还有一堆柴没背回来,你能帮我背回来吗”

小梅想都不想便答应,随后她跑到后山,没想到没看到柴火,反而是看到了满地的杜鹃花拼成的一行字“梅梅,我爱你”。

艾小源向小梅表明了心意,两人甜蜜的相拥接吻,这一刻他们终于成了真正的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告别北京,迈入婚姻

但爱情可以不顾一切,婚姻则需要考虑更多。小梅是北京来的,上山下乡一结束,自然要回到北京去。父母在北京给她安排好了工作,日日夜夜期盼女儿回家。

而小梅的一封信却给父母浇了盆凉水,小梅在信中坦露了她和小源的感情,还表示自己已经适应了陕北高原的生活,习惯了粗茶淡饭,不想再回北京过衣食无忧的生活。

小源会理解她,照顾她后半生的生活,希望父母不必挂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不知道为什么从小乖巧听话的女儿为何突然这么执着,无论他们怎么劝,小梅都要选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父母没有办法,他们知道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小梅的想法,于是只能祝福他们,并在他们结婚时送上1000元礼金。

那个年代,1000元不是个小数目,这代表了父母对两位新人最真切的祝福。

而婚后的小梅依旧过着幸福的生活,艾小源什么都不让她干,家里的农活他一个人全包了,无奈小梅只能学着做饭,之前插队时都是吃的食堂大锅饭,所以她并没有多少机会做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学的时候她只好经常回婆家请教婆婆,做的饭不那么好吃,丈夫也都吃的津津有味,还不住的夸赞她,给了她极尽的宠爱,小梅知道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从此小梅从未婚少女变成了已婚妇女,十年间已经成为五个孩子的 妈妈,后来几个孩子都考上大学,大儿子经商赚了不少钱,二儿子和三儿子在企业上班,四儿子和五儿子都是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个孩子都非常孝顺,想把父母接到城里生活,可小梅和丈夫习惯了窑洞的生活,统通拒绝了,孩子们也拿两个老人没办法,只能经常回家陪陪老人,换种方式尽孝心。

而44年过去,年过半百的小梅再次接到哥哥打来的电话,还是拒绝了回北京养老的邀请,她想她已经和陕北漫天的风沙融为一体,她不想离开,小源也不想。

虽然很想念家乡,但这儿何尝不是她第二个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