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野心有多大呢?在俄国陆军大臣库洛帕特金的日记中就有明显的体现。他在1903年2月的日记中记载,尼古拉二世不仅要夺取东北、西藏,还要夺取波斯、土耳其。

意思就是说,亚洲的绝大多数地盘,尼古拉二世全都要。1903年的沙俄,其实已经够大了,拥有足足228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绝对是地球一哥的水准。而且当时东北8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在沙俄的控制之下。

可这么大的地盘,依旧不能让尼古拉二世得到满足。他们要的是长城以北,要的是中亚全境,要的是伊朗和土耳其。万没想到,这一切都被一场日俄战争给终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得到了英美的支持,骨气硬了。

1900年7月,俄国以保护中东铁路和俄族侨民的名义,出兵17万直接把东北80多万黑土地都给吞了。2000万左右中国父老姐妹,饱受俄军欺辱。

这事儿引起了全世界巨大的反响,沙俄对此不置可否,无论多少国际指责,都挡不住他们在东北我行我素。

这还没完,沙俄的目标除了东北,还有半岛。因此在占领东北以后,沙俄还派了不少人到半岛上,扶植归顺自己的力量,与日本扶持的傀儡相抗衡。

这下日本不淡定了,原本沙俄占了东北,就让日本汗毛直立,这回他们又染指半岛,岂不是直接骑在日本头上那啥吗?

再说了,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后,日本原本是可以得到辽东半岛的。是沙俄强行跑出来,非要日本答应清朝以3000万两白银的价格,赎回辽东半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清朝人还对沙俄感激涕零呢,原来沙俄是要自己占这块地盘。日本自然更加记恨沙俄。

不过说实话,当时的日本还真心不敢招惹沙俄。毕竟沙俄也是欧洲列强之一,哪怕是英法也得给沙俄几分面子。

但是如果任由沙俄在远东撒野,不光日本图谋东北的计划会破产,就连半岛的归属权,都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为此日本在积极寻求收拾沙俄的方案。恰好这个时候,英国和美国看沙俄也很不爽。为啥?因为他们忙前忙后搞了这么多年,基本没占什么地盘,也就英国占了0.11平方公里的香港岛。

可沙俄不费吹灰之力,从清朝手里先后夺走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现在还要占领80多万平方公里的东北。这还了得?而且沙俄在中亚的军事行动,对英属印度有极大的威胁。

得知英美的态度以后,日本甭提多高兴了,他们立马联系上了英国,在1902年,日本终于傍上了大款,与英国结盟。美国虽然没跟他们结盟,但也在暗中支持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国当时还真没什么盟友。

第一,法国不会出手帮助俄国。

一般来说,除了一起欺负人外,法国和英国是尿不到一个壶里的。毕竟法国想当欧洲老大的时候,被英国狠狠揍了一顿。克里米亚战争过后,法国也为了防止英国在黑海一家独大,帮沙俄说过好话。美国独立战争时,法国更是和英国死磕到底,疯狂支持美国。

可这回,法国却不太愿意掺和到这件事里来。为啥呢?倒不是说法国这回怕了英国,而是法国在普法战争以后,早就把德国当成了自己最大的对手。毕竟这一战过后,法国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

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大家都在欧洲大陆上,而且实力都很强,同时还接壤。这样的邻居是不可能成为盟友的。

这么一来,法国就没工夫掺和到英俄之间的矛盾中了,他们要全身心集中精力对付德国。当然了,法国口头上还是支持俄国的,毕竟两家当时有同盟关系:你们随便打,我们随后就到。一般说了这话,基本上就不会到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德国和沙俄之间,矛盾重重。

有人说,不对呀,他们两家不是亲戚吗?当时的德皇威廉二世不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表哥吗?的确是这样,但这不妨碍德俄之间的矛盾。

19世纪末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在俾斯麦的经营下,正处于疯狂扩张的时期,威廉二世掌权以后同样秉持这一政策。

可德国和沙俄、法国都接壤,这就势必导致德国和这两位邻居之间爆发矛盾了!除了领土争端,双方在经济上的矛盾更加尖锐。

从1877年开始,双方便疯狂地互相增加关税,1890年时,德国更是疯狂抛售俄国债券,导致卢布大幅度贬值。为了报复德国,俄国放了个大招,直接禁止在俄外国人买卖地产。这下在俄国拥有大片土地的德国人,直接被整懵圈了。

德国也不傻,第二年立马提高了俄国农产品的进口关税,俄国的农业因此被狠狠整了一顿。俄国到了1893年立马又对德国的工业产品的关税,上调了30%。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互相伤害呗,看谁整得过谁。

因此一直到1902年,德俄之间的贸易战一直都没有停止。你说德国能在这时候帮俄国对付英日吗?根本不可能。

法国和德国都不肯出手相助,那沙俄绝对是孤家寡人了。放眼整个欧洲,根本不可能再有谁愿意帮助沙俄对付英日同盟了。就算有,实力也跟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俄和日本内部,分别是怎么看待这场战争的?

沙俄当局并不是铁板一块,当时他们内部主要分成了两派:

  • 第一派以财政大臣维特为首,他们主张尽量不动手,最好采取经济掠夺的方式,从清朝掠夺更多资源,以此增强自身实力。战争越往后延迟,沙俄就越强盛。
  • 第二派则以远东总督阿列克赛耶夫为首,他们觉得日本根本不值一提,完全不可能打得赢强大的俄国。只有通过战争,才能解决当时俄国的内忧外患。

很显然,如果从现代角度来说,维特的言论就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很容易头上就会多一顶帽子。而阿列克赛耶夫这类人,则会被冠之以“民族英雄”、“爱国先锋”的头衔。毕竟谁都爱听好听的。

尼古拉二世表面上是两边都支持,可实际上更加偏袒后者,毕竟好听的话谁都爱听。为此维特失去了左右远东局势的权力,尼古拉二世则不断让人在国内发起舆论,营造民众热血、勇敢、保家卫国的氛围。

日本这边相对来说就很统一了,他们也意识到了俄国在拖时间,也知道越往后拖,对俄国越有利,对自己越不利。

因此得到英美的支持以后,日本立马开始与俄国进行谈判。当然了,这种谈判太假了,因为日本要得太多。他们首先要求沙俄承认日本对半岛的保护权,其次则要求在东北获得一定的权益。

这是迷惑对手的重要手段,日本早就想打这一仗,只不过他们要选一个俄国最为松懈的时候,发动致命一击。

时间到了1904年2月6日,双方终于谈崩了。2天以后,日本不宣而战,直接发动了对旅顺口俄军舰队的猛攻。日俄战争就此打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俄战争战败后,沙俄并没有放弃对远东的争夺。

日俄战争结束以后,沙俄以惨败而告终。他们的军队退出了东北,中东铁路南延线送给了日本,甚至把库页岛南部割让给了日本。

此后日本便在东北进行了疯狂的投资,当然了,东北主权归还给了咱们。那么问题来了,沙俄就真的彻底放弃了远东吗?

当然不是,从历史经验来看,在远东掠取资源和土地的难度要远低于在欧洲。因此,沙俄根本就没有放弃对远东地区的掠夺。

  • 首先,沙俄手里依旧还有中东铁路主干线的主权,而且沿途还有俄军驻守。这是一条足以影响东北局面的重要铁路干线。
  • 其次,沙俄在外蒙、唐努乌梁海的渗透力量,不仅没有停止工作,反而变本加厉。似乎要将在东北失去的权益,从这两个地方夺回来。
  • 此外,沙俄在外东北地区的布局并没有受到影响,失去旅顺大连后,他们反而集中精力将海参崴打造成了远东最大的城市以及远东海军军事基地。

可以说,只要沙俄恢复元气,只要时机成熟,那么日俄战争之仇,他们肯定是要报的。在远东地区的利益,他们也绝对不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