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底,中南海。

领袖毛主席震怒非常,怒不可遏地大骂:“戴季英已经不可救药了!”

戴季英,鄂豫皖根据地斗争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兼开封市委书记,但很快,戴季英就失去了这一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进驻北平前夕,毛主席还在西柏坡。一个宁静的夜晚,毛主席办完放在桌子上的文件、信函等,站起身来走出屋子,在院中踱步起来。

他一步步来回走着,神色却无比凝重,突然,他回过身来问站在院中做安全保卫工作几个警卫战士:“知道历史上有个李自成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当国民党部队败局已定,当党中央即将进驻北平,广大军民都沉浸于革命即将胜利的喜悦中时,毛主席却在这个时刻想起了李自成,那个推翻明朝统治、立大顺政权、却迅速战败的农民起义军领袖。

这个夜晚,毛主席招呼大家坐下,讲起了李自成:“进了北平,李自成便住进皇帝住的地方了,当官的只知道享受,当兵的只知道吃喝玩乐.....结果呢,最后被清兵追杀死了,这是历史。我们要不要吸取他的教训呢?我们要不要当李自成呢?”

毛主席的心里有答案,共产党人一定不能当李自成,走李自成的路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3月23日上午,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正式向北平进发。

毛主席前一晚没有睡多久,早上见到周恩来,毛主席再一次提起李自成,他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对于来之不易的胜利,对于即将获得新生的新中国,毛主席仍然坚持一点,进了城,还是要为百姓着想,要为人民做实事,决不可被荣誉、被野心、被所谓的糖衣炮弹迷惑了双眼。

毛主席最是担心我们党的干部犯这样的错误,但偏偏,戴季英却不幸撞在了“枪口”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党历史上,戴季英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黄麻暴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鄂豫皖根据地斗争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也是名副其实的开国元勋。

戴季英20岁就加入了共产党,投身大革命的浪潮。

他出生在红安县北、鄂豫交界的七里坪戴世英村,加入共产党之,他便回到家乡,与郑位三、戴克敏、吴焕先等人一起,组建中共黄安县委,戴季英担任任中共黄安县委书记,领导广大农民和革命群众,坚定不移地与敌人展开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爆发,打响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戴季英是黄麻暴动总指挥部的成员,是黄麻暴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黄麻起义农民军后来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吴光浩是军长,戴季英是军党委委员。

第七军隶属黄安县委领导,而当时戴季英代理黄安县委书记,他率领广大战士,开始创建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起前排:吴焕先、郭述申、徐海东、戴季英、赵凌波

时间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得到迅速发展,各个革命根据地日益壮大,当然,这在鼓舞红军士气的同时,也得到国民党蒋介石的注意,蒋介石下令调集部队,对各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反革命“围剿”。

在鄂豫皖根据地,戴季英数次参加反“围剿”战斗。当四次反“围剿”失利,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西征,戴季英重建原本的二十五军,任鄂东北游击总司令,坚持鄂豫皖根据地的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击战

在之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戴季英也参与了很多次战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戴季英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副司令员。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的发展、壮大,做了许多贡献。

我们都知道,中共七大在1945年召开。但事实上,早在四十年代初期,党中央就计划好要召开中共七大了,只是由于各种原因,被搁置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十年代初,戴季英作为新四军的代表,跋山涉水,奔赴延安,准备出席中共七大。到了延安以后,他和新四军的其他同志去看望领袖毛主席。

毛主席语重心长地告诉戴季英几人:“你们来开七大,七大要等些时开,你们先好好学习,学习党的历史等等。”

戴季英历经千辛万苦到延安来,虽然没有如期参加七大,但在毛主席的关怀下,他进入了中共中央党校,在延安学习了一段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树声

戴季英与河南的缘分,从抗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了。1944年,他受中央委派,与王树声一起在河南领导战斗。戴季英、王树声率领河南人民,积极开展抗日活动,其工作深受党中央的肯定。

戴季英长期留在河南战斗,解放战争时期,戴季英担任过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员、中原军区副政委等职务。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胜利后,戴季英担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二副书记。

数余年漫长的战斗生涯,戴季英终于和广大战士、百姓一起,迎来胜利的曙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戴季英继续留在河南这块他战斗过的热土,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开封市委书记。

到这里,我们都可以看出来,戴季英为革命胜利做了许多贡献,他为我党的解放事业立下不朽功勋。人们听戴季英,都忍不住发自内心地敬重这位英雄人物。

但偏偏就是在建国后,在人们期盼的和平年代,戴季英犯了一个“错误”。

那是毛主席等党中央领导人极其不愿意看到的“李自成”般的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季英已经官至河南省委常委,开封市委书记,他思虑的不是在新的时期,为人民办更多的实事,而是认为,自己二十年代就参加了革命,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自己在河南战斗了那么多年,如今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的位置,应当是自己的,再无人比自己更适合担任这一职务。

戴季英多次在省内的会议上发表自己的意见,1951年,为实现自己的野心,他更是主动给中央、毛主席写信,信中要求让自己任河南省委书记、做中央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七大选举中央委员时,毛主席就告诉各位中央委员:“中央委员是我们党的领袖,全党都要拿眼睛来望着它。”为人民服务,依然是大家身上的重责。

可如今的戴季英,不仅没有把心思放在为人民服务上,还主动为中央要官来做。这是毛主席断然不能允许的。

看到戴季英的信,毛主席怒不可遏,不禁大骂道:“戴季英已经不可救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当即向中央办公厅做了指示:“共产党不需要戴季英这样的高级干部。这样的人,应该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永不启用。”

就这样,戴季英不仅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高位,更让自己的过往功勋黯然失色。

之后,戴季英身陷囹圄,恢复自由后,在低调中度过余生,直至1997年病逝。当人们再提起“戴季英”的名字,总是充满不同态度的......

当然,他和腐化堕落、犯下累累罪行的刘青山、张子善,野心膨胀、狂妄跋扈的高岗等人又不一样,自然也收获了不同的结局。那些不走人民的道路的人,终将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