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沙特保守刻板的国际形象大有改善。

▲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市貌。图/新华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市貌。图/新华社

|陶短房

据参考消息援引外媒报道,近日,沙特阿拉伯举办了第一场以泳装模特为主的时装秀。这是突破常规之举,因为不到10年前,这个国家的女性还被要求穿裹住全身的长袍。当身着泳装的女模特在素以保守著称的沙特阿拉伯迈出第一步时,许多人欢呼“这是历史的一步”。

历史的一步

5月16日,沙特阿拉伯“红海时装周”在瑞吉红海度假区开幕。这是沙特时尚委员会为促进沙特时尚产业而发起的最新举措。翌日,女泳装秀隆重上演。

在红海灿烂的阳光下,瑞吉酒店泳池波光鳞鳞,模特们婀娜登场。宝蓝色、芥末黄、猎人绿和栗色红交相辉映,从深V形剪裁和露肩图案的连体泳衣到抹胸式上衣和各种纱笼应有尽有,一些时尚的造型搭配丝质头饰和精致的手袋……

虽然没有国际泳装秀必不可少的“比基尼”,但考虑到沙特开放男女共用海滩还刚处于“讨论期”,举办如此时尚的泳装秀已属难得。

这些引起国际主流传媒高度关注的服饰,由摩洛哥某品牌推出,摩洛哥女设计师甘扎勒设计。开幕前,甘扎勒在一封致媒体的公开信中表示,“当我们来到这里时,我们了解到沙特阿拉伯的泳装时装秀是一个历史性时刻,因为这是第一次举办这样的活动”。一家黎巴嫩媒体则直接以“这是历史”加以概括。

当地观察家介绍称,事实上甘扎勒的说法不太确切,因为沙特以前也举办过女式泳装展示,但那些所谓“泳装”都是十足保守的长袖长裤管非紧身型,“只能在水里泡着,根本不适合游泳”。制作这种“泳装”的目的也并非方便女性游泳,而只是在无法阻止女性游泳时让她们“不至于穿着暴露”。

此前,“从无一件在沙特公开展示的女装袒露过模特的头部和脸”,而这次非但头、脸,模特们连肩、腹部和后背也大胆暴露在人前。

时装周是沙特“红海环球”项目的组成部分。除了泳装秀,当天还展示了沙特吉达定制服装业主的多款白色飘逸蕾丝和雪纺连衣裙,镂空的绣花布长裙缀满鱼、虾和螃蟹等海底生物图案,并点缀着珍珠、宝石和闪亮金属片。

另一组展示来自沙特某工作室的家居服系列,薄荷绿、海泡蓝、亮黄色、珊瑚色等颜色的该品牌针织罗纹连衣裙系列裙摆飞舞,当天的满场秀热烈地落下大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特阿拉伯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图/新华社

改变正在进行

沙特阿拉伯是一个非常年轻但十分保守的国家,由于坐拥麦加、麦地那两座伊斯兰教“圣城”,长期以来原教旨的瓦哈比教义深刻影响乃至支配着这个国家自上而下的各层面。

即便在10多年前,沙特还是个不允许在公开场合饮酒,女性不得驾车、不得在非男性“监护人”陪同下外出的国度。在这个国家里,曾经35年没有一家电影院,72年没有一家商店售酒。更有甚者,很长一段时间连下国际象棋也在严禁之列。

在沙特的闹市区,手挥长鞭的“宗教警察”不仅会呵斥、处罚单独外出或未戴头巾的妇女,还会在豪华商场中把祈祷号声响起后还在购物的男性客人痛殴一顿,好“劝导”他们按时祈祷。

2017年,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被立为王储并实际掌握权力,随即着手推动“愿景2030” 社会及经济改革计划,目的是推动沙特经济多元化,摆脱对石油产业的依赖并吸引外国投资、改善沙特国际形象。

在其推动下,沙特于2018年4月重新开放了电影院,2018年6月允许女性驾车和考驾照,2021年5月通过修改法律允许妇女单独外出,2024年1月重新恢复酒类专卖店……虽然步骤缓慢,但沙特社会的改变还是有目共睹,且远远出乎许多人意料。

当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沙特保守刻板的国际形象大有改善,一度对“愿景2030”犹豫观望的外资也开始踊跃起来。

受惠的还有时尚等新兴产业。沙特官方“时尚委员会”一份报告称,2022年,沙特时尚产业的产值为125亿美元(约合903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4%,提供了23万个就业岗位。这在其他国家或许平平无奇,但对于“画风”保守的沙特,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杂音不可避免

然而杂音和吐槽并不少。

一些外国媒体担心,泳装秀可能刺激瓦哈比保守分子干扰捣乱,并增大沙特官方、警方压力。一旦处置不当,宽则鼓励保守分子变本加厉,严则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给煽动者以口实。

有观察家指出,2020年夏,匿名者故意在网上传播沙特某海滩男女混杂并穿着暴露泳装,手举黎巴嫩国旗载歌载舞的视频,标明系在沙特胡拜尔海滩拍摄。

视频发布后引发保守派“围攻”,事后证明该海滩系胡拜尔仅对外籍游客开放的私人海滩,黎巴嫩人如此穿着、举止即便在当时也是合法的,视频发布者显有故意“引流”唯恐天下不乱之嫌。

一些观察家担心,此次面向公众和全球的泳装秀,试图如法炮制把水搅浑者恐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无论如何,当泳装秀亮相沙特阿拉伯,对这个国家而言都是某种进步的标志,其背后则是整个国家社会及经济改革计划在逐步落地。

撰稿 / 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