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谭羽清

人类活动常常会与自然生态产生冲突。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又为何要和谐相处?四川成都市郫都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一处湿地,给出了一个答案。这片湿地的地理位置靠近居民区,但在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下,这里的物种数量实现了逐年提升,还于2023年入选生态环境部推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桥湿地

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前夕,记者前往这片名为“云桥”的湿地,对话了一位在十多年间见证、并参与了云桥湿地保护工作的水源地守护者之一,康华社区发展中心主任杨军惠。

多方共建云桥湿地 人工修复打造生态屏障

2008年,云桥湿地第一次走入人们的视野。杨军惠介绍,当年她所在的机构团队在计划做一个“以水护水”的项目。在经过多方寻找后,康华中心创始人巫嘉伟与环境专家在云桥村发现了合适的地点——一块撂荒的农田,它正好位于成都自来水公司的水六厂旁边,“我们就想,能不能把这个地方保护起来,恢复成一个半人工湿地,起到过滤水质、涵养水源和调节气候等作用。”

带着这样的想法,他们找到了当地的村委会合作,同时还呼吁政府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志愿者和科研院所一起参与到湿地恢复行动中来。

初期,面对水中、水边大量生长的空心莲子草、粉绿狐尾藻和福寿螺等外来入侵动植物,参与到云桥湿地恢复的志愿者们穿上“水裤”拿起镰刀和锄头,进行了艰辛的清除工作,为本土物种争取生存空间,“如果使用农药或机器来清除这些外来入侵物种,不仅会产生额外的成本,还会导致油污、化学物质流入环境中,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当时就决定采用人工拔除的方法。”

随后,为了摸清云桥湿地该片地区的生态情况,参与项目的水源地守护者们各显所长,“比如,机构一名川农的女生干脆就在云桥村驻点,住在村民家,进行调查工作,记录湿地恢复和村民保护意识变化的点点滴滴。而另一位同事,他虽然不是学生态学的,但是他对生物很感兴趣,凭借自学的知识,就能‘秒鉴别’身边的生物。他对云桥的物种进行了大致的摸底,贡献也比较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桥湿地

以上,仅是云桥湿地修复、保护工作的几片剪影。据杨军惠回忆,从云桥湿地被发现,到当下取得了多种成果,有太多志愿者、技术团队、社会团队等参与其中。在各方合作努力下,云桥湿地在不断变化、成长,“最初,云桥湿地的面积是58亩,现在已经扩大到333亩。”

科技赋能生态监测 寻找更多“神奇动物”

随着时间推移,云桥湿地不仅面积变大了,还先后引入了包括红外相机、AI声纹监测设备这样的科技设施,以便更好地监测湿地内的生物多样性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外相机

在此过程中,杨军惠和团队也一直在从事这个区域的生态保护、调查工作,在动物方面包括布设红外相机、收集数据、鉴定数据、分析数据和科普宣传等,在植物方面则是调查、做物种名录等,“我们团队中有认识鸟的、认识兽的、认识植物的,所以数据分析这样的工作我们也可以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I声纹监测设备

水源地保护区还引进了声纹监测设备,“在技术团队安装时,基于康华中心已掌握的野生动物情况和调查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协助,以便他们选点位,比如哪些地方物种多、哪些地方的人干扰较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在云桥湿地出现的豹猫(图片源自网络)

据杨军惠介绍,这些科技设施多次“发现”各类在云桥湿地出没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让关心云桥湿地的人,进一步看到了这里物种的丰富:2023年3月,红外相机捕捉到了豹猫的身影;同年年底,声纹监测设备则记录下了斑头鸺鹠的叫声;红外相机则捕捉到在云桥湿地区域右侧的徐堰河,一只花脸鸭混进了当地的绿头鸭群。

保护云桥湿地的生态 也是在保护居民的用水安全

当下,云桥湿地所在地实现了利用徐堰河、柏条河两河交汇的故道、沟渠、堰塘和林地等空间,通过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措施,逐步建立串点成线、集中连片的湿地体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为湿地植物生长和动物繁衍提供了庇护,也发挥了水质净化、径流调节等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桥湿地内部的森林

并且,随着2017年这里正式成为法定水源保护区,同年云桥湿地内生态搬迁27户101人的原住民搬出,2020阻止外人进入的封闭式管理的施行,这里已然成为野生动植物的乐园。经过2011年至2023年的连续调查统计,云桥湿地记录的高等植物从118种上升至353种,脊椎动物从140种增加到222种,包括成都特有鱼类蓝吻鳑鲏,并观察记录到成都平原首例灰喉鸦雀和噪大苇莺繁殖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距离云桥湿地不远的自来水厂

这样善待自然,也将有利于云桥湿地所在地乃至成都市居民的生活。据杨军惠介绍,云桥湿地所在的地理位置十分关键,已被纳入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范围内。它处于徐堰河、柏条河上游,这两条河均是成都自来水公司的水六厂用于取水的河流,如果云桥湿地不加以保护,任由人们随意进入,丢弃垃圾或其他人为活动将可能导致自来水水源的污染。

杨军惠在采访中也提到,“我们保护云桥湿地,不仅是为了我们当代人的饮水安全,更是为了我们的后代。相信下游喝水的人都知道保护水源地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