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保二级和三级的区别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保)是我国关于信息安全的基本政策,要求单位对其网络(含信息系统、数据)实施分等级保护、分等级监管。等保测评则是验证信息系统是否满足相应安全保护等级的评估过程。以下是等保二级和三级的主要区别:

企业想快速了解等保费用,不妨试试等保报价工具。无论是"纯测评"还是"一站式全包",轻松几步即可计算费用,为等保合规提供参考依据。

https://www.cloudallonline.com/gj_djbhbjq/?wz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级要求

二级等保:适用于市级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一般的信息系统,如小的局域网或非涉及秘密的办公OA系统。等保二级的评定目标受到破坏时,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三级等保:适用于市级国家机关、企业等对信息安全有较高要求的场景。等保三级的评定目标受到破坏时,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

测评内容

网络访问控制:二级等保能为数据提供明确的允许或拒绝访问的能力;三级等保不仅可以为数据提供明确的允许或拒绝能力,还能应对进出网络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并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

拨号访问控制:二级等保能控制粒度为单个用户,限制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三级等保增加了允许用户访问控制系统的资源。

网络安全审计:二级等保可以记录网络系统中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网络流量和用户行为;三级等保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提供指定的实时报警,避免意外删除、修改或覆盖。

网络完整性检查:二级等保能检测内部网络中出现的内部用户未通过准许私自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三级等保增加了对未经授权设备私自联到网络的行为检查,并能有效阻断。

防止网络入侵:二级等保在网络边界处监视以下攻击行为: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碎片攻击、网络蠕虫攻击等入侵事件的发生;三级等保在二级等保的基础上,记录入侵的源IP、攻击的类型、攻击目的等,并在必要时提供报警。

网络设备保护:二级等保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限制网络设备管理员的登录地址;三级等保在二级等保的基础上增加了应对同一用户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进行身份鉴别,并实现了设备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

测评周期

二级等保:一般每两年进行一次等保测评。

三级等保:信息系统要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测评。

成本差异

花费成本:等保三级的花费会高于等保二级。

综上所述,等保二级和三级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定级要求、测评内容、测评周期以及花费成本等方面。企业在选择合适的等保级别时,应考虑自身的实际需求、信息安全风险以及合规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