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太子爱上了救他的江湖侠女。

在御前跪了三天三夜求陛下退了与我的婚约,许侠女太子妃之位。

我好言相劝:

「谢姑娘的背景难以支撑大业,何不先收为妾,以待来日。」

侠女不堪受辱,负气出走,却路遇歹人,跳河自尽。

后来,我助太子登基。

他却在封后大典之日,毁我容貌,砍我四肢,将我做成人彘,还下令以谋反罪诛我九族。

我绝望问他:「为什么?」

他却说:「君君受的苦,我要你千百倍地还回来。」

半生如梦,所嫁非人。

重活一世,我跪在大殿,字正腔圆地跟皇帝说:

「请陛下成全太子殿下和谢姑娘。」

1

我死在了封后大典的那一天。

刚刚赫连尧还当着文武大臣的面立我为后,

可现在,却将我囚在关雎宫内。

他亲手将我的四肢砍断,一刀又一刀地刮着我的脸,用锤子将我的骨头一点一点敲碎。

最终我被塞进一个狭小的缸子里。

我绝望地问他:

「为什么要这样待我?」

他居高临下地看着我,说:

「若不是你,君君不会一尸两命。」

谢君?

呵,居然是为了谢君。

我不由得笑出了声。

赫连尧用沾满着我的血的手捏着我的下巴,对我说:

「温清染,我不仅要杀了你,我还要诛你九族,要你全家都给君君陪葬!」

这个疯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温氏百年世家,祖父辅佐过三位帝王,父亲官至宰相,两个哥哥亦是朝廷栋梁,

外祖萧氏镇守边疆,战功赫赫,舅舅和表哥们皆是名震天下的大将军,

当初赫连氏打江山时,我家一文一武为其开疆扩土,安定江山,

如今,他居然为了谢君灭我九族。

我狠狠地看着他,眼里一片猩红,咬牙切齿道:

「赫连尧,若有来世,我定要拉你下地狱,让你永世不得超生……」

话还没说完,赫连尧已经用佩剑将我的头砍下,

鲜红的血流了一地,

红艳艳的,像极了那年在家中梅林里的一地红梅。

2

大寒将至,京中下了今年第一场雪,好不治愈。

我竟然没有死,还回到了十五岁及笄的那天,

这一天,正好是皇帝颁下圣旨将我立为太子妃的日子。

一切都来得及,

这一世,我绝不会让悲剧再重演。

「姑娘姑娘,这可如何是好啊?太子正在御前闹着要退掉和你的婚约呢。」

「噢?那他退掉了没?」

「自是没有,陛下怎么会让一个粗野不堪还毁了容的姑娘取代你的位置。」

「那我去帮帮他。」

「姑娘你……」

我按住焦急的碧玺,示意她在家等我。

紧接着,便进了宫。

赫连尧一个月前去蜀中剿匪,路遇匪徒,谢君拔刀相助,却不小心被匪徒伤了手臂。

赫连尧心怀感激,将她带在身边,却不想晚上被山匪报复,火烧客栈。

谢君拼命护住赫连尧,自己的半边脸却被大火烧毁,自此毁了倾国倾城的容貌。

赫连尧感动至极,将其带回东宫,整日出双入对,誓要立她为太子妃。

3

我刚走到大殿门口,就看到太子和谢君双双跪在殿前,

他们并肩而立,真真算得上是一对璧人。

我走到太子跟前,问他:

「太子殿下,你我青梅竹马,打小我就是你命定的妻。」

「如今,你当真要为了这个江湖女子弃了我吗?」

太子紧紧握住谢君的手,看着她深情款款道:

「没有遇到君君之前,我可以接受联姻。」

「可遇到君君之后,自此心属她一人,不愿委屈了她。」

「更何况,现在她肚子里还有了我的孩子。」

「太子殿下……」谢君眼眶含泪,一脸感动地靠在赫连尧身上。

紧接着,谢君走到我面前,扑通一声跪下,然后含着泪说:

「温姑娘,我知我抢走太子殿下是我不对,情之所至,无可奈何。」

「我原是江湖中人,不懂你们宫里的弯弯绕绕,我只知他喜欢我,我也喜欢他,如此便来到了他身边。」

「求温姑娘看在我一片痴心,成全我与太子殿下。」

说完,便用力地哐哐哐地磕了三个响头。

这响声,怕是连殿内的陛下都听到了。

4

上一世,她也是这么楚楚可怜地跪倒在我面前,说着这些情真意切的话语,

我感念她对太子一往情深,也是真心想迎她入府,与她好好相处的。

故而,我立即将她扶起,跟她说:

「我乃温氏嫡女,与太子殿下的婚事关乎家国大事,绝非儿戏。」

「但我也深知你二人情深,何不先入府为侧妃,以待来日。」

而后,我还对太子殿下说:

「殿下,陛下的脾气你是知道的,如此跪下去,怕是会龙颜大怒。」

「何不劝劝谢姑娘,事缓则圆,实在不必急于一时。」

「您放心,谢姑娘若入东宫,我必待其如亲妹,待她的孩子如亲子,绝不叫她们受一点委屈。」

当时,我自认自己做得落落大方,温和有礼,

可当晚,东宫便传出谢姑娘不堪受辱负气出走,路遇歹人跳河而亡的消息。

重活一世,我饶有趣味地看着跪在我面前的谢君。

全然没有叫她起来的意思。

太子殿下看着我嘲弄谢君的神情,顿时生气了。

他一把将谢君拉了起来,皱着眉说:

「你跪她做什么,我们两情相悦,本就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何况我们的事自有父皇做主,你用不着求她。」

谢君倔强地掰开了太子的手,又跪倒在我的面前,紧紧咬住嘴唇,仿佛受到了天大的委屈。

太子又将她拉起,她又跪下……

我看着这一幕,竟不由得笑出了声。

多有趣啊,我倒想看看若有朝一日她隐瞒的事情被揭穿,她脸上会是什么模样?

是的,谢君隐瞒了很多事。

比如说,她的手没事,当初的美救英雄只是一场戏。

比如说,她的脸没有毁容,当初一点烧伤早就痊愈了,如今的伤疤是易容上去的。

比如说,她的孩子不是太子殿下的。

5

「宣太子殿下、温家嫡女觐见。」

我们在大殿门口胶着,殿内传来公公传旨的声音。

太子殿下立马将谢君扶起,想牵着她进殿,

公公见状,立刻说:「太子殿下,皇上只传了您与温姑娘,其余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谢君听到这话,瞬间委屈地哭了起来。

太子连忙安抚,生气地对公公道:

「她是我将来的太子妃,你给我放尊重点。」

公公挺直身子,说:

「老奴只听陛下命令,其余的一概不认。」

「请吧,太子殿下。」

大殿内,皇帝满脸不悦:

「染染,你放心,有孤在,谁也夺不走你太子妃的位置。」

「你且安安稳稳地等待大婚之日到来即可。」

太子还想反驳:「父皇……」

我还未等太子把话说完,便立马跪在大殿上:

「陛下,臣女才貌不佳,配不上太子殿下。」

「请陛下撤去我与殿下的婚事,成全殿下和谢姑娘。」

太子和陛下似乎都被我震惊到了,一下子竟不知作何反应。

陛下沉吟良久后,道:

「孤知你是让太子这浑小子气着了,你放心,孤帮你教训他。」

我又磕了一个头,说:「请陛下成全。」

陛下看着我坚决的模样,说:「此事容后再议,你们先退下吧。」

6

出了宫门,太子突然叫住即将上马车的我。

他有些心虚地对我说:

「染染,此事是我对不住你,若你愿意,我可以去求父皇立你为侧妃。」

我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数年来,他也曾在书房教我诗词,在外出游历时给我带礼物,为我赶走那些欺负我的人……

总角之时,我明白了我将来要嫁予他为妻。

一直努力学习宫廷礼仪,练习琴棋书画,只为了能配得上他。

更遑论,温氏一族与萧氏一族多年来为大盛江山鞠躬尽瘁,立下汗马功劳。

可他竟想让我为妾?

别说是他,哪怕是他那高坐在龙椅之上的父亲也不敢开这个口吧。

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脸。

我定定地盯着太子,认真地说:

「温家女儿,绝不可能为妾。」

说完,留下一脸菜色的他,扬长而去。

7

我回到府内,就看见祖父与父亲怒气冲冲地坐在正堂,母亲在一旁焦急地来回踱步。

见我回来,父亲怒拍一下桌面,说:

「混账东西,你难道不知道你与太子的婚姻事关国家朝政吗?怎敢如此胡来?」

我跪在祖父与父母面前,说道:

「孩儿意已决,请祖父与父母亲成全。」

说话间,一个茶杯便落在了我身旁。

母亲立马拦着父亲,说:

「染染还小,不懂朝政,你慢慢跟她说嘛。」

我认真地看着祖父与父母说:

「我知晓父亲想让我嫁给天子,扶持他左右,只是父亲,你当真觉得,以太子的脾气秉性会是真正的明君吗?」

父亲闻言顿时暴跳如雷,斥责道:

「谁教你说的混账话,不要命了吗?」

我没有回答父亲的话,只是静静地跪着,冷静而执着。

祖父看着我心中自有成算的样子,意味深长地说:

「染染,我知道你是一个聪慧的孩子,只是温家一直保持中立,行事只为守护天下万民,从不参与储位之争,有些事情万万不可为。」

「更何况,当今陛下只有二子,除了太子便是宣王。宣王天生痴傻,身体又不太好,登不得大宝,那便只有太子了。」

「痴傻吗?我看不见得。」

我犹记得,上一世,十三岁的我第一次在月落书院见到十五岁的赫连诀的时候,

他正一个人下棋,步步玄机,这绝非一个痴傻之人该有的智慧。

我不相信能够破解神算子山河残局的人会是一个天生痴傻的人。

只是他终年隐居,伪装多年,要让他出山,怕是不易。

父亲,扬了扬手唤回走神的我,问:

「你刚刚嘟囔什么呢?」

我说:「没啥。」

「只是孩儿此生绝不嫁太子。」

说完,磕了一个头,便扬长而去了。

祖父与父亲一生坚守清正立场,创太平盛世,护天下子民,想要他们改变怕是不太可能。

也罢,这一世我会用自己的方式守住我的家,守住我所有的亲人。

8

当晚,我即刻命人送了一副残局到月落书院。

过了几日,便有人送信说月落书院院长邀我相见。

我猜得没错,月落书院背后的主人果然是赫连诀。

明日午时,我如约来到书院。

见到赫连诀时,他还和如初见时一样,静静地坐着下棋。

他听闻脚步声,连头都没有抬,说道:

「真想不到,当年那个假扮书童的偷看我下棋的少年居然是温姑娘。」

我勾唇一笑:

「我也没有想到以痴傻闻名京城的宣王居然是天下第一书院的院长。」

闻言,他总算抬头看我:

「今日温姑娘来寻我,不会只是来验证一番传言是否属实的吧?」

我对上赫连诀的目光,认真地问:「赫连诀,你可愿娶我?」

赫连诀突然笑了起来,嘴角微微上扬:

「听闻温姑娘一直钟情太子殿下,可前些日子却突然要求退婚,如今又……」

赫连诀收敛了笑意,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温姑娘既想拖我下水,却连一句实话都不对我说吗?」

「你究竟为何弃嫁太子?又为何想嫁于我?」

我沉默良久,嘴唇紧抿,不知如何作答。

最终,我还是开口了。

「太子殿下昏庸,今日能为了一个无名无分的女人让我退位,日后会不会又为了他负了国家呢?我定要护住自己和家人。」

「不是他,就只有你,我别无选择。」

赫连诀是个极聪明的人。

他握紧了手中的棋子。

良久,他神色如常道:「我帮你。」

谈判能这么顺利,这是我没想到的。

9

几天以后,

钦天监在朝堂上启奏:

「启禀陛下,臣昨日观星,细细推演发现太子殿下的命定之人已然出现。」

「该女子是神女下凡,虽容貌有瑕疵,但心地善良,最是喜好打抱不平,几个月前曾救过太子殿下,因而与太子殿下结缘。」

「若能将该女子留在太子身边,大盛必能更繁荣昌盛,这将是天下之福,百姓之福。」

文武大臣闻言纷纷上奏,请求陛下寻找太子殿下的命定之人。

我在府中听到此消息的时候,不禁心中发笑。

赫连诀果然有点东西,居然连钦天监都有他的人。

大盛之人素来信奉天象命缘之说,这一步棋起得算是妙。

经过有心人推波助澜,此事渐渐又传到了民间,引得百姓议论纷纷。

就在此时,东边有人出海抓到一条五彩斑斓的神鱼,发现鱼肚内竟有藏书,书上言:太子娶神女,大盛必兴旺。

同一时间,太子与谢君在郊外踏春,丛林间竟惊现发光的神鹿,神鹿绕太子和谢君转了好几圈,随后跪倒在他们面前。

太子携谢君归来,百姓夹道欢呼跪拜,好不风光。

一时间,谢君乃下凡神女,太子当娶神女的言论愈演愈烈。

陛下当即下令,退掉与我的婚约,赐婚太子与谢君,择日完婚。

赫连诀起手在朝堂推动朝臣,而后以民心推波助澜,成功地逼得陛下不得不下令赐婚。

什么神鱼藏书、神鹿出没,不过都是一些推动民心的小把戏罢了,

其实陛下心里或许也明白,只是不想深究,

至于对于太子来说,有人暗中有人相助,更是欢喜不已,又怎么会再去探究背后原委。

总而言之,这样的结果我很满意。

10

我去月落书院寻赫连诀时,这人不要脸地对我说:

「这份婚前大礼,温姑娘可满意?」

我口是心非地说:

「也就一般吧。」

赫连诀生得清冷,此时偏做出一副委屈的事情,对我说:

「我如此尽心尽力,还不得温姑娘夸赞,当真是难过。」

我看着他的样子暗暗发笑,一时间心中竟也轻松了不少。

「等成亲之后再夸也不迟。」

他突然靠近,对我说:

「温姑娘可是在提醒赶快向你提亲?」

我脸上立马布满了红霞,定定地看着他。

他笑意更甚,说:

「温姑娘放心,我即刻便去求父皇旨意。」

「只不过嫁给我这个痴傻名声在外的人,要让温姑娘受委屈了。」

我笑了笑,说:

「温家女儿从不惧流言。」

11

自退婚之后,陛下深觉对不起温家,

下旨封我为昭翎郡主,先后给我父亲与两个哥哥升了官,

温家一时间风头更盛。

但风头更甚意味着被退婚的我,更无人敢娶。

就在此时,痴傻的宣王突然上朝第一次口齿清晰地跟陛下说要成亲。

宣王虽然痴傻,到底是陛下亲子,焉有不心疼之理?

陛下便即刻下令为宣王选取王妃。

但宣王却摇头,指着我哥哥说:

「这个哥哥生得好看,妹妹自然也不会差,我要娶他的妹妹。」

一时间,朝上哑然,安静得连一根针掉下都能听得见。

太子闻言气得脸色一阵红一阵青,但碍于身份又不好说什么。

陛下也被惊得变了脸色,但却沉默着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我父亲与哥哥心中大怒,即刻便跪下道:

「臣的女儿刚经历退婚风波,暂不想谈婚论嫁。」

「自然,温家儿女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绝无怨言。一切听凭陛下决断。」

一番话乍一听像是在表忠心,实则暗含嘲讽。

父亲与哥哥到底是舍不得我委屈的。

事后,我跪在陛下面前,说:

「宣王丰神俊逸,容貌清秀,臣女愿意嫁给宣王。」

父亲与哥哥大惊,怒斥道:「你胡说八道些什么,快快闭嘴。」

我坚定地看着他们:

「我没有胡说,请父亲与兄长成全。」

接着,我与赫连决一同跪在陛下面前:

「请陛下成全。」

陛下沉默良久,问道:

「染染,你当真愿意?你可知……」

我打断陛下的话:「臣女知晓,宣王虽痴傻,但性本良善,心思纯良。臣女愿意。」

最终,陛下还是给我们赐婚了,

毕竟,他总还是不放心我嫁给非皇室中人的。

太子当场气得快撅过去,阴郁的表情完全隐藏不住。

而我与赫连决在众人看不见的地方相视一笑。

12

下朝之后,赫连决立马就过来给我下聘。

刚府门,太子便过来了。

他在门口叫嚣,道:

「温清染,你脑子秀逗了?」

「不愿做我的侧妃,却要嫁给那个痴傻之人,就图他那张脸,莫不是疯了?」

「看在你我青梅竹马的份上,你现在若是后悔,我还可以帮你求父皇,让他收回赐婚圣旨,否则你以后哭都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