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乳业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现场,来源:公司供图,下同)

我国是乳制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乳制品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均位居世界前列。但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冷链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乳制品行业品类分化趋势加强,低温奶为乳品行业新增长曲线,已成从政策端到市场端的共识。甚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促进鲜奶消费。

作为该赛道的代表性企业,新乳业(002946.SZ)在行业整体承压的2023年继续跑赢行业大盘,其逆势增长的发展路径为市场聚焦。5月21日,新乳业2023年度股东大会及2024年投资者大会在成都召开,现场吸引了诸多投资者、分析师和媒体参加。

公司董事长席刚领衔新乳业一众高管与投资者充分交流,从新鲜战略、科技创新、供应升级、责任担当等多个层面,详细解读了推进战略落地、打造新质动力、实现价值提升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2023年以来,国内消费回暖不及预期、原奶周期下行叠加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乳制品行业增速明显放缓。但新乳业仍实现超过行业大盘的增长,去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109.87亿元,同比增长9.80%;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19.27%。今年Q1,营收、归母净利润各录得26.14亿元、8974.82万元,同比增长3.66%和46.93%。

业绩逆势增长,主要是新乳业紧抓行业变化趋势,持续做深“鲜战略”,优化低温产品矩阵的结果。

凯度消费者指数中国北区总经理赵晖先生在现场指出,食品饮料消费正呈现购物篮精简、品质消费的特点,消费者在选购食品饮料时更加谨慎、精挑细选,精细化健康需求提升,高品质牛奶快速增长。席刚也表示,当前用户心态倾向于向外探索,希望有更多精神悦己和松弛治愈,与此相应,消费趋势也呈现出“审慎精明”、“品质至微”、“价值重构”的新动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乳业董事长席刚)

凯度数据显示,全国低温鲜奶渗透率从2018的18%上升至2023年的39%,高端奶渗透率与上年相比提升5.9%。

根据新乳业现场分享的数据,2020年-2023年,公司低温鲜奶销售额高双位数增长,全国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成为拉动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24小时”高端系列产品同比增速近40%;“今日鲜奶铺”高钙升级“浓”牛乳,同比翻番;唯品整体取得了超过25%的营收增速。

“从行业未来趋势看,乳制品依然处于从‘营养品’到‘必需品’的转型过程中,中国乳制品市场面临着渗透率还不够高、一线城市以外的较多城市消费量未达预期、消费方式和场景仍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等挑战。”新乳业总裁朱川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谈及行业趋势,中国乳制品市场未来的持续增长值得期待。

对于未来如何提升盈利水平,朱川表示,“新乳业将继续立足低温鲜奶产品,未来将推进在渠道的占比提升,同时推动成本优化和效率提升,促进公司的经营能力加速提升。”

具体到产品上,新乳业表示,公司今年将把“24小时”高端系列鲜奶落地到更多子公司,进一步提升高端系列产品占比,带动整体产品结构的优化。

以“乳品+AI”重构一杯牛奶的价值与想象

当然,业绩稳增推手之一还有新乳业持续的迭代和创新。2023年新乳业的新品收入占比12%,连续三年占比保持双位数。

比如,以“308”极致新鲜供应链为支撑,新乳业实现了24小时敢为人先的品类创新,在24小时品牌矩阵下不断迭代创新,先后推出多款新品,目前24小时高端系列占比超过35%;在常温奶领域,公司发力有机赛道,全年新增常温有机产品7支,常温有机产品全年同比增长超过50%,常温高端品牌“澳特兰”有机系列产品全年同比增长近40%。

作为“快速转换的科技力”的重要组成,新乳业把科技创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包括新包装、新技术、新设备等在内的生物科技,着力推动包装绿色发展,通过控糖技术、菌种开发应用、乳糖不耐受应对策略等重点课题研究,提升产品创新的科技价值;另一类是包括AI应用转换、智能化与自动化改造在内的数字科技,通过数字化升级进行供应链创新和效率提升。

据新乳业副总裁张帅介绍,目前新乳业已经建立了科技双轮驱动,科技研究院负责生物发酵、酶工程、精准营养等基础科研、应用研发、创新与法规研究,新成立的分子力量公司主要负责具体科研服务、成果转化、品类开拓与创新孵化,形成科技创新平台与成果转化平台的有机结合。

“新乳业将着力‘活性物质保留’研究,加大设备柔性定制与国产替代力度;着力控酸、控稳、控甜的生物工程定向调控,塑造健康美味的‘真零’酸奶。”张帅谈到,在被誉为乳业“芯片”的益生菌科技领域,新乳业将打通已有2000多菌株的菌种库、省重点实验室支撑的科研平台以及产业链全链路建设核心知识产权保护的产业转化平台。”

数据显示,2023年,新乳业研发投入9323.49万元,同比增长1.62%;取得专利授权共40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在生物发酵、酶工程、精准营养、优质乳加工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及食品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也正是在不断的研发投入下,新乳业先后推出中国第一款多维晶球酸奶活润、中国第一款气泡酸奶“酸奶生汽了”以及中国第一款提出“一罐双效”的益生菌“菌小方”等差异化产品,形成驱动业绩增长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AI高速发展,新乳业积极拥抱新技术。席刚在会上提到,AI应用转化与新乳业生产企业的实践过程完美结合,在研发、设计、编程、内控管理等方面助力效率大幅提升,全年可节约4380工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乳业与爱莫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会上,新乳业还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爱莫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AI技术将在产品开发、客户体验、生产效率和决策优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共同预见下,双方将在关注人工智能技术迭代的同时,积极拥抱新的技术变革,通过拓展AI应用场景,推进数智化转型,以“乳品+AI”重构一杯牛奶的价值与想象。(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苏启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