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祖先养蚕种桑在新石器晚期就开始了,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近日,渝中区优秀少先队员代表、渝中“通远小记者”走进西南大学,参观家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渝中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供图

活动中,西南大学生物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丝国传奇”副主编、科普组组长陈玉琳给孩子们带来一场主题为《听劳模故事,学科学家精神——桑蚕科技古与今》的讲座。讲座上,陈玉琳生动地讲述有关我国蚕桑文化的历史与典故、蚕的进化之路、“丝绸之路”与“21世纪丝绸之路”的传承等内容,分享了在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中我国科学家迎难而上奋斗拼搏的真实故事,让在场的青少年了解身边的科学家和科学故事,深刻感受到科学家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陈玉琳还号召青少年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家精神。青少年们听了讲座之后,纷纷被科学家的故事所感动,并表示,将学习他们的家国情怀和不慕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本次走进西南大学是渝中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举办“科技融入理想 创新点亮人生”科技体验系列活动之一。连日来,渝中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还以渝中区青少年交通消防安全教育基地为阵地开展科普体验活动,带领青少年进行科学趣味小实验,学习伯努利原理;在多个社区陈列“磁绷锁”“手摇发电机”“导杆机构”“莫尔条纹”等科普设备,邀请青少年及家长体验科技的魅力,营造浓厚科学氛围。截至目前,各类活动已服务辖区青少年1500人次。

渝中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将持续创新开展科普活动,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渝中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