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作为我们中国文化发展的一部分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从最初的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现在的简体字。整整数千年,汉字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程,其写字的笔画也在随着人们的不断的精简而越来越适用于现代。

当然其实汉字简洁化对我们来说其实也并非是一件坏事,因为这其实也是它的一种发展趋势。因为古时候的那种字笔画复杂,书写极其困难,因此各个朝代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发展和简约汉字的书写方式,因此才有了现在的简体字。也就是说简体字和我们这个民族一样,从古至今也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从甲骨文金文再到秦国的隶书和小篆再到之后的楷书,它一路变化的同时我们也在变,今天来看看中华文字的变化历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甲骨文的出现造就了之后中华文字的渊源

1898年的清朝,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位清朝官员在无意间在一位药材“龙骨”之中发现了上面有线条刻画的痕迹,学识渊博的他立马发现了不对劲,他凭借着学识的渊博发现了这上面记载着类似“雨”、“日”、“月”、“山”、“水”等象形文字,这就是甲骨文的首次现世。

而这个发现甲骨文的清代官员叫做王懿荣,在发现甲骨文的第二年就爆发了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当时作为京城团练的他看到日暮西山的大清朝,深感无力回天,于是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后和家人投井自尽了。

但是考古事业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死亡而终止,甲骨文的现世让历史的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方向,从清朝末期到现今为止我们总共发现了15万片左右的甲骨,他们分别散布在世界各地,在中国大陆的仅仅只有十万片而已。

甲骨文的现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来说是巨大的:

1.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了商朝之前的历史,以前我们对商朝的历史只能靠书上的记载,但是通过研究甲骨文外加结合书籍让我们对商朝的文化有了更加确切的认识。

2.甲骨文到现世也引起了各国研究者的关注,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种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据了解甲骨文在商朝更多的用途并不是来记录历史,他们更多的则是用来占卜。上古时期的人们对鬼神之说深信不疑,每次遇到重大事情他们便会靠占卜来计算吉凶,比如君主要出征打仗了,甚至打雷下雨这样的小事他们都要靠占卜来判定吉凶,祭祀之后的卦象他们便会用文字记录在兽骨或者龟壳上,这就是“甲骨文”的由来。

从这些甲骨文上面我们可以依稀的知道了当时知道古代商朝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大概情况,这也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但是在甲骨文之前是否还有更古老的文字现在也还没有一个定论,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想不久之后更多的关于上古的资料将会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着甲骨文之后的金文

随着商朝灭亡之后,甲骨文逐渐的退出了这个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则是金文的出现。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的钟或鼎上的一种文字,它产生于商代,盛行于周代。钟多是乐器,鼎多为礼器。铸刻于上面的文字,多为记事或表彰功德的内容,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做金,所以金文也由此而来。

金文上所记载的内容大多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事件都记录,和甲骨文一样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的活动习俗。

随着平王东迁,周王室衰落,诸侯都开始自制青铜器,因为受到周王室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路诸侯都开始在青铜器上记录所发生的事件,东周时期可谓是金文盛行的鼎盛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原,秦始皇废除六国文字,诏令书同文,且不在刻字于铭文之上,由此金文退出了历史舞台。

秦始皇一统天下有利于促进了后世文字的发展

随着秦始皇一统天下,金文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随之而来的则是秦国小篆

虽然秦始皇在历史上因为他后来做的一系列事件被人塑造成了一个“暴君”,但是无论后人怎么样评价秦始皇,在笔者看来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这一系列的事情就可以说是功盖千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诸侯国争斗了几百年,并且由于存在地区上的差异,所以各国的文字都大不相同,这种状况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同时也不利于秦帝国对全国的有效控制,所颁布的法令不能有效的实行。

因此针对此种情况,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把统一文字也定为首要任务,他命令相国李斯着手解决这件事,而李斯则根据原先六国的文字在此基础上发明出了一种新的字体,那就是我们后人所讲的“小篆”,当然为了便于书写在“小篆”的基础上,“隶书”也开始脱颖而出,这两种文字作为官方的规定文字。

在我看来,秦始皇对在这件事实至少有两大功绩:

1.“书同文”让秦国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统一,统一的文字,统一的文化,统一的领土。这项措施极大的提高了秦帝国对全国的控制,使得法令的颁布更便捷,指令下达至地方更省事。

2.秦之后的汉朝大部分都沿用的是秦朝的体制,而且汉朝的官方用字也是隶书,而后世很多的字体也都是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演变。

而后世的很多字体也都是从这个基础上不断的演变而来的,因此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这个政策对于后世的我们同样是受益无穷。

汉字的发展衍生出了一群特殊的艺术家:书法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文字的高度发展,在中国古代也衍生出了一群特殊的艺术家:书法家。

他们将写字看成了一门至高无上的艺术,但是他们的书写方式并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随便写写,他们写作时候会把甚至会把当时的意境也给描写进去,比如我们经常会说这幅字里面包含了某种悲伤或者怎么样的心情。

比如那书圣王羲之大家肯定知道,他从七岁就开始练字,每天都勤奋好学。

十七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取来阅读,觉得看熟了就练着写,他就这样每天坐在池子旁边练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不知写烂了多少的笔头,终于有一天他将池塘的水都洗成了墨色,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的刻苦才造就了后世的一代书法名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论

汉字能走到今天其实也是不容易的,它其实也经历了很多,不断的从各种复杂的字体脱胎而出,最终演变成了现如今的简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