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必须奏响昂扬旋律;启航新征程,必然坚定精神力量。

回眸近年来潮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主基调更加鲜明、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

一场场接地气、聚人气的理论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催人奋进;

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的宣传报道,让主流强音更加响彻,鼓舞人心;

一次次有看头、火出圈的文化活动,让市民游客的文化生活精彩纷呈,提振精神……

守正创新,气象万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扛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为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繁荣美丽、奋力谱写现代化潮州新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广济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济桥。

高扬旗帜凝心铸魂真理光芒照亮凤城

历史总在重要的节点,标注时间的分量,铭刻前行的坐标。

2020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潮州视察,为新时代潮州发展把脉定向、加温鼓劲。殷殷嘱托言犹在耳,谆谆话语鼓舞人心。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从中汲取着不竭的精神动力,并将之化为不懈奋斗的工作动力。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潮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常态长效、常学常新,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以上率下,理论学习持续深化。新时代以来,全市上下高举思想旗帜,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充分发挥领学带学作用,组织专题学习180多场次,引领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16000多场次,有效凝聚起全市上下“乘势而上、起而行之”的强大力量。

——入脑入心,理论宣传广泛深入。群众在哪里,理论宣传就要跟进到哪里。2023年9月15日,全省首批基层宣讲示范队伍“潮州工匠”百姓宣讲队在金山书院开启首讲,6名宣讲员代表结合自身经历,深情讲述潮州人匠心传承、赓续文脉的故事。此次专场后,宣讲员们还深入到全市各级各单位,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着力打通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潮州市发挥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的优势,从宣讲员队伍、宣讲阵地、宣讲方式等方面发力,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打造“潮州工匠”百姓宣讲队、“客栈民居微讲堂”、“理论+非遗”等宣讲品牌,建强“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百姓讲故事”三大宣讲矩阵,把“冒热气”的理论变成“接地气”的群众语言,不断提升全市理论武装的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

——加强阐释,理论研究成果丰硕。潮州市在全省率先建立“潮州市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家库”,在理论宣传、社科普及、决策服务方面主动发声、正确解读。同时建立省级智库“潮州文化基地”,组织社科规划课题立项319项,2项成果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潮州落地生根提供学理支撑。

欲事立,须是心立。随着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思想根基更加牢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加昂扬。

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潮州声音乘势远扬

去年11月,CCTV-1大型系列纪录片《文脉春秋》聚焦潮州,广获好评。潮州凭借令人惊叹的文脉印记,在142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脱颖而出,成为首季摄制呈现的城市之一。

CCTV-1大型系列纪录片《文脉春秋》聚焦潮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CTV-1大型系列纪录片《文脉春秋》聚焦潮州。

事实上,潮州早已多次登上央视黄金时段。《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非遗里的中国·广东篇》等多档节目落地潮州拍摄,向全国展示这座秀美之城的独特魅力,潮州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攀升。

近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饱满的热情触摸时代脉搏,以生动的笔触记录时代变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持续讲好潮州故事、传递潮州声音。

紧扣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潮州市“一大引领、三大战役、六大提升”工作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等工作大局,推出“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聚焦高质量发展”“寻找新质生产力”和“百千万工程”记者镇街行全媒采风等专栏专题专版近700个、新闻报道超12万篇次……

各种形式的宣传作品与时代同频、与城市共振,生动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面貌,全面展示了潮州市干群牢记嘱托、起而行之的新作为新成就,凝聚起全市上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信息化时代,如何让潮州的声音传得更远?上级主流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潮州市坚持跳出潮州宣传潮州,做大潮州城市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省级主要媒体共刊发我市主题报道超5500篇次。2023年,人民日报要闻版刊发潮州非遗文化专题报道;新华社推出《工夫潮州》长篇通讯,被全国18家党报头版采用,全媒体传播打破新华社单篇报道传播记录;央视多个大型节目落地潮州拍摄,2020年10月以来,潮州亮相《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央视黄金栏目49次;潮州花灯首次亮相央视元宵晚会,触达人数超3.32亿次……一篇篇稿件、一张张图片、一段段影像,展现了独特的潮州、奋进的潮州,潮州声音乘势远扬。与此同时,潮州市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持续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全面筑牢社科理论、新闻出版、文化文艺等重要阵地,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不断提升。

文明新风浸润心田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对一座城而言,文明是最好的标签、最美的底色。

4月14日,2024潮州半程马拉松赛热情开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14日,2024潮州半程马拉松赛热情开跑。

4月14日,2024潮州半程马拉松赛热情开跑。赛道上,参赛选手尽情挥洒汗水;赛道外,一抹抹橙色的身影格外亮眼。他们为大赛提供物资发放、路线引导、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以真诚的笑容传递凤城温度,展现潮州良好城市形象。志愿者的笑脸,是潮州这座城市最好的名片。

志愿者为参赛选手发放饮用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者为参赛选手发放饮用水。

近年来,潮州始终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灵魂工程和根本任务,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让文明之花倾城绽放。

——这里,崇德向善的基因代代传承,凡人善举不断涌现。

5月初,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广东省候选人推荐名单公示,广东12人入选。其中,饶平县汫洲镇汫北小学原校长麦思齐榜上有名。汫洲镇是战斗英雄麦贤得的故乡,麦思齐不仅自掏腰包在校内开辟了“英雄事迹相片展室”,还义务讲解英雄事迹、创作剧本《沧海英雄》等,将毕生岁月都倾注于传播英雄事迹和青少年教育事业。

从平民英雄到道德模范,再到“感动潮州”“最美人物”,这些年来,潮州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发现了一批又一批默默无闻的先进典型。他们虽然是普通人,但身上却彰显着人性的美丽与光辉。目前,潮州市共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名、“中国好人”5名、“省道德模范提名奖”1名、“广东好人”60名、省“新时代好少年”9人、“潮州好人”176名、“感动潮州”人物53名(组)、各类“最美人物”448人。

——这里,文明实践活动长盛不衰,文明新风处处劲吹。

在湘桥区桥东街道卧石村,修缮一新的老祠堂摇身变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成为融合乡村大讲堂、农家书屋、潮绣传承工作室、剪纸工作室、农家农耕文化展览区、志愿服务站“六位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建设传播阵地。除了老祠堂,潮州市还充分利用民宿客栈、农家书屋、侨史馆、非遗传承室等场所,扎实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延伸服务触角,丰富形式载体,不断拓展“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目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实现县、镇、村三级全覆盖。同时,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制”,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5万多场次。

文明创建活动也在不断深入,潮州市稳步推进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获评全国文明单位8个、省文明单位34个,全国文明校园1个、省文明校园4个;全国文明镇2个、省文明镇1个,全国文明村6个、省文明村13个;全国最美家庭6户,省级最美家庭26户。

如今的潮州,文明号角吹拂大地,文明之花竞相开放,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显著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也随之攀升。

延续文脉守正创新文化建设蹄疾步稳

潮州大地,目之所及,皆是文化。

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就像一颗在时光长河里努力发光的星辰。如今的她,更加熠熠生辉,吸引世人眼光。

从上榜中国十大秀美之城,到成为中国第六座、广东第二座获得“世界美食之都”称号的城市;从潮州工夫茶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人类非遗名录,到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从成为全国首届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到《广东潮州大力实施古城提升行动 加快建设“文化潮州”》案例入选中宣部《新时代文化改革发展案例选编》,潮州奋勇争先的脚步从未停歇。

延续城市文脉,推动潮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使命如磐、重任在肩。近年来,潮州市深入实施潮州文化大传播大发展工程,潮州文化的“一池春水”被彻底激活,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

——文化保护走向深入。“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潮州古城格局完整,拥有唐宋明清以及民国时期古建筑,是目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保存最完整、文物最丰富、业态最活跃的府城。古城区内古桥、古牌坊、古井、古府第、古民居随处可见。潮州以打造“古”的典雅、彰显“古”的美丽为目标导向,深入实施古城提升行动计划,大力推进“百家修百厝(祠)”工程,双忠庙、真武宫、海阳县儒学宫等重现古韵风华,普通破旧老宅也重拾人间烟火。而正在实施的镇海楼、廖厝祠、百花台等文化地标工程,将再现“潮州府治”历史风貌。

潮州文化大学堂“品‘潮’寻踪”第五期活动在潮州日报社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潮州文化大学堂“品‘潮’寻踪”第五期活动在潮州日报社举行。

近年来,潮州深入实施潮州文化探源工程,加快潮州文化研究基地建设,推出《潮州文化丛书》、《红色潮州》丛书等研究成果,打造潮州文化大学堂、潮州文化论坛等特色文化活动品牌;推送潮州非遗精品入选“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目前,潮州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7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7个;洪灵菲旧居等21处红色革命遗址列入省保护对象得到妥善修复。

——文化创作百花齐放。1月18日,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传来喜讯,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潮州剪纸“山花朵朵开”创作团队创作的剪纸作品《潮风百韵·一剪千华》,获得中国民间文艺领域最高奖——山花奖。这是潮州市获得的第4个“山花奖”。

潮剧《茂芝星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潮剧《茂芝星火》。

潮州这块丰厚的文化沃土,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灵感和素材。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推出一大批扎根本土、深植时代的文艺精品,彰显潮州原创力量。潮剧《茂芝·星火》、红色小说《惊潮》、纪录片《人民英雄麦贤得》等一批精品力作接连推出,潮剧《赠梅记》入选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和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剧目,潮剧《韩江纸影人》《韩愈治潮》等荣获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暨慰问演出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暨慰问演出现场

——文化惠民硕果累累。气势磅礴的潮州大锣鼓、余韵悠长的戏曲联唱、声声动人的歌曲……今年年初,2024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暨慰问演出在潮州市举办,来自五湖四海的文艺工作者为潮州人民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潮州始终坚持以文惠民,潮州美术馆、湘桥区博物馆、湘桥区文化馆等文化场所接连落成开馆,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超10万场,“文化古城·乐享名街”等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开展,“读书月”“护苗”等活动逐步成为全民阅读品牌,2021至2023年潮州先后荣获年度“南国书香节”7个奖项。

潮州首个国家级展“剧透——潮剧题材艺术特展”在潮州美术馆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潮州首个国家级展“剧透——潮剧题材艺术特展”在潮州美术馆开幕

去年,潮州首个国家级展“剧透——潮剧题材艺术特展”在潮州美术馆开幕。该项目系2023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十大入选项目之一,不仅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国家级艺术特展,也让更多人认识和关注到潮剧的美学魅力。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潮州留住了这座城市的文脉,如今,文化也正反哺着这座城市。今年春节,潮州作为文旅部2024年“古城过大年”活动全国五个分会场之一、广东唯一分会场,文旅市场持续火爆,文化产品供给丰富,上榜央视《新闻直播间》全国假期旅游热门目的地前50名。据大数据监测,春节假期,潮州市共接待游客513万人次。潮州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古城核心区)人流量达到165.06万人次。在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潮州作为文旅部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倒计时活动全国六个城市之一,以“美食+文化+旅游”为主线,多元融合潮州非遗、工艺美术等旅游文化元素,全方位、沉浸式带领大家体验潮州文化魅力,推动潮州文旅高质量发展。

旧日潮州底处所,如今风物冠南方。踏上新征程,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守正创新、锐意进取,为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繁荣美丽,奋力谱写现代化潮州新篇章贡献宣传思想文化的澎湃力量!(文/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燕芳图片/黄春生 吴育杭 陈宏文 郑新培 央视一套)